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使用1979-2005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北半球平流中低层(300hPa至10hPa)纬向风的季节转换规律,并采用二维空间场相似性方法确定了平流的季节过渡日期。分析表明,平流大气环流基本为冬夏二元状态,冬夏转换具有突变性;其季节过渡在纬向是接近同步进行的,而在经向则有时间差异,无论是冬夏转换还是夏冬转换高纬都要早于低纬。在平流中部(10-70hPa)季节过渡是自上而向下进行的;而在平流下部(100-200hPa)季节过渡的上下传递关系则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有不同的表现。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平流中部东风期的起止日期与相似性方法计算得到的平流季节过渡日期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东风期之前和之后往往各存在持续10天左右的零风一弱风期。

  • 标签: 平流层中低层 纬向风转换层 零风层 平流层季节转换
  • 简介: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巴肯组是威利斯顿盆地中广泛分布一套硅质碎屑岩地层,该组地层可以细分为三个地层段,上段和下段是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段是白云质、粉砂质和砂质沉积。虽然这套地层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最活跃的石油区带之一,而且也已开展了大量的沉积学研究,但有关巴肯组中段的沉积环境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观点。有关巴肯中段的沉积和序地层,前人通过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型,例如低位域滨外一临滨沉积、正常海退滨外一临滨沉积、下切的河口湾沉积和海面下降期临滨复合沉积模型等。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沉积和序地层模型,并把它与前人的一些模型进行了对比。这个新模型包括底部海进体系域(TST)陆架沉积、高位体系域陆架到下临滨沉积以及上部海进体系域半咸水海湾复合沉积和滨外一陆架沉积。沉积相的岩石物性描述结果表明,储物性比较好的岩性包括具交错层理的湾口相细粒砂岩、浪控潮萍相压扁层理(flaser-bedded)极细粒砂岩、生物扰动强烈的临滨一过渡相极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互以及具有常见的泥盖(muddrape)的潮萍相极细粒砂岩。在巴肯组中段识别出局限海湾相沉积,对石油勘探和生产都有重大意义。储物性比较好的海湾相沉积发育地区是局部地区良好的石油勘探目标区。这里完全的海相沉积可能是区域分布范围比较广的有利勘探目的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型 储层描述 遗迹学 细粒砂岩 石油勘探
  • 简介:试油、压裂、酸化等井下作业中排不彻底或不迅速,将加大对地层的二次伤害.本文统计了大量资料,对气井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弹性能量的利用情况、地层能量及改造措施是影响地层排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气井 井筒排液 影响因素 酸化压裂
  • 简介:在美国北达科他州西部地区,石油公司已经在积极地通过钻水平井勘探开发巴肯组油藏,而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切温省,石油公司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公司都在致力于勘探开发广阔的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中段的油藏。这个盆地有三分之一分布在加拿大,而四分之一分布在萨斯喀切温省。

  • 标签: 加拿大 成藏层带 威利斯顿盆地 石油公司 勘探开发 西部地区
  • 简介:在综合研究岩石地层资料和测井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阜阳地区古生代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层层序作了进一步的的划分.整个古生界的沉积演化可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巨型海进海退旋回,由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两个超层序组成.下古生界超层序以频繁的海侵和高水位沉积体系发育为特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6套三级序,整体为碳酸盐岩台地.上古生界超层序在缓慢抬升的区域构造背景下,表现为一个逐渐海退的沉积序列,缺失下石炭系,可划分为4套三级序,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在上述三级序中,早古生代第一、第五序和晚古生代第一序为Ⅰ型序,其余皆为Ⅱ型.

  • 标签: 古生界 层序 体系域 测井曲线 阜阳地区 沉积相
  • 简介:针对目前序地层分析软件中不能进行井震联合分析的缺陷,自主研发了井震联合序地层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单井序地层分析、井震综合标定和井震联合序地层解释等应用模块.通过实际资料测试与应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井震联合序地层分析解释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井震联合 层序地层 系统设计 软件研发
  • 简介:摘要矿物含量高;成岩成熟度高,毛管压力高,孔半径小;沉积物成熟度低等是我国低渗透砂岩储的地质特点,如果进行开采、钻井以及完井的工程,就会引起巨大的危害,通常来说,低渗透砂岩储测井反映的都是低电阻率,所以,对这个类型油藏的开采与认知难度系数较大。本文先对低渗透砂岩储几个主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然后讨论了低渗透砂岩储是怎样形成的,最后介绍了裂缝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 标签: 低渗透 砂岩 储层类型 地质特征
  • 简介: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顶的高度、温度以及出现频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高度在1月最低,7月最高;温度在3月最低,8月最高。第二对流顶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温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第一对流顶在各个月份温度都随高度增高而降低,降幅1月最小,7月最大,4月和10月居中。第二对流顶温度随高度变化只在7月显著递减;第一对流顶高度在10月显著降低,降幅为453m/10a,其他月份变化趋势不明显。第一对流顶在7月显著降温,降幅为1.8℃/10a,10月增温显著,升幅为2.0℃/10a。第二对流顶高度在不同月份都表现出弱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月和10月的降温和升温显著,降幅和升幅分别为1.7℃/10a和1.2℃/10a。

  • 标签: 对流层顶 高度 温度 气候特征
  • 简介:令人惊奇的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成藏带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石油开发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这似乎还只是一个开头。

  • 标签: 成藏层带 石油开发 威利斯顿盆地
  • 简介: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和重要的建筑形式,高层建筑在功能和应用方便上有显著优势,但在施工时高度相对较高。因此,整个大楼的结构要求将相应增加。在高层建筑中,转换是主要的转换结构。利用转换,可以有效保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结构受力平衡。 本文首先对转换特点进行了阐述说明,之后着重对其施工中存在问题及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以确保其安全实用性。

  • 标签: 高层建筑 转换层 施工技术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高空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站各类对流顶的时空分布、季节变化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对流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温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对流顶在各站的位置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南北进退,因此,出现频率各异;两类对流顶的高度不仅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极地类对流顶高度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热带类对流顶高度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最高对流顶与低温相对应,最低对流顶与高温相对应;热带类对流顶年平均高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对流层顶 统计学 时空分布 气象资料
  • 简介:牛9井区在地质上是一个长期困扰研究人员的地方,虽经过了多次常规地震资料处理,其储分布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运用分频反演、小波分频成像、时频三原色地震综合处理解释新技术,得到了比较清晰、合理的储解释结果。

  • 标签: 分频反演 小波分频成像 时频三原色 储层预测
  • 简介:石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生物沉积构造,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沉积岩中都有分布.叠石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应用价值而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虽然叠石不是实体化石,无所谓演化或进化问题,但它却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进化一样,随时间和地球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丰度和分异度上的变化.现在已知地质历史中共发生了5次重要的叠石衰减事件,分别为2000Ma,1450Ma,1000Ma,675Ma,460Ma.对这种地质事件的解释主要有后生动物竞争和沉积环境变革两种解释.综合来看,叠石衰减是全球大环境和整个生物圈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叠层石衰减 机制 后生动物竞争 环境因素
  • 简介:应用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扬子地台西缘陕西宁强-四川广元地区的志留系剖面进行了重新研究,识别出9个三级序。三级序均发育TST和HST,而缺乏LST和SMST。通过区内沉积序的对比,建立了扬子西缘专留纪序地层格架。最后探讨了该区馨留纪的海平面变化规律。

  • 标签: 层序地层 志留纪 层序对比 扬子地台西缘
  • 简介:在储发育带,通常地震波波形会变复杂,所以关联维会变小。但由于地震波是有一定带宽的信号,波形受这个带宽内所有频率成分的影响,如果直接进行关联维的计算,其结果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储。鉴于这种情况,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关联维相结合的方法,利用EMD对地震波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平稳的固有模函数(IntrinsicModeFunction,IMF)分量进行关联维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有效的IMF分量进行储预测。利用该方法对xx区三叠系中油组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经验模态分解 关联维 固有模函数 储集层
  • 简介: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有不同的敏感地震属性;同一工区、同一储不同预测对象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有差异。为此,引入了地震属性优化及属性体解释方法。文章论述了地震属性优化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了其优化方法,给出了两个地区、两种预测对象、4种优化属性体解释的实例。

  • 标签: 储层 地震属性 属性体解释 优化方法 地震勘探 物理属性
  • 简介:基于GPS对流模型,对几种模型进行实际应用的对比,通过GAMIT软件对CORS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几种模型在GPS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应用中的精度。

  • 标签: GPS气象学 对流层延迟 GAMIT软件 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