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集的尿液样本1825份,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尿液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结果全部尿液样本中,检出质量缺陷标本432份,占23.67%;标本受污染104份,占24.07%;采集标本不当89份,占20.6%;标记不清78份,占18.05%;容器不合格56份,占12.96%;样本量不足43份,占9.95%;送检延时32份,占7.4%;其他30份,占6.94%。其中标本受污染、采集不当、标记不清排位靠前,显著大于其他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尿液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各部门相互合作,能有效提升检测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 标签: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选取进行入学前体检的120例儿童进行分析研究, 120例体检儿童分为实验 1组,实验 2组,对照 1组,和对照 2组四组,每组患儿有 30例,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检测。 结果:对照1组的白细胞为( 5.3×109) L,血小板为( 149×109) L,红细胞为( 4.0×1012) L,血红蛋白为 137g/L,实验 1组的白细胞为( 6.2×109) L,血小板为( 188×109) L,红细胞为( 4.4×1012) L,血红蛋白为 126g/L,两组相比有较大差异, 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对照 2组的白细胞为( 4.9×109) L,血小板为( 112×109) L,红细胞为( 3.6×1012) L,血红蛋白为 140g/L,实验 2组的白细胞为( 6.1×109) L,血小板为( 163×109) L,红细胞为( 4.2×1012) L,血红蛋白为 125g/L,两组相比有较大差异, 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患者采取常规的血液检测,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血液样本检测,血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或抗凝剂比例异常都会影响检查结果。

  • 标签: 血液细胞检测 检测质量 相关因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临床化学检验标本8972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检验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8972份标本中,临床检验不规范采集样本差错率为2.00%,在分析前缓解差错比例为63.40%,分析过程中缓解差错比例为24.69%,分析后环节差错比例为12.41%,分析前缓解差错比例高于分析中、分析后(P<0.05)。重新按规采样标本K+、Na+、Cl-检验结果异常率显著低于不规范样本(P<0.05)。分析前影响化学检验的因素主要为样本采集不规范、样本送检时间过长、患者未按照规定做好样本采集准备、样本不合格等。结论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临床化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寻找探究各种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来有效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是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归纳出各种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在根据实际灵活的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之后通过在本院中设置对照实验来判断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完成本院100例病患的对照实验后发现在标本属性、洗液调整、试剂稳定时间、相关操作人元素质方面都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保证在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时能够严格按照规则制度进行是保证结果有效的关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检验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迅速提高,人们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判断以及治疗效果的检验,就需要进行医学临床的检验,根据不同的疾病来收集患者不同的检验标本,通过专业性的检验方式来得到医生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检验的过程非常繁琐,在检验中一不留神就会影响整个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并且在实际的检验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就要科学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地控制措施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本文就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控制对策探讨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医学临床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控制率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共选择400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血压控制达标和不达标的患者均为200人,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为A组,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为B组,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用药情况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情况等,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的重要因素是按时按量服药,多参加社会活动,根据症状调整药物剂量,限酒,增加活动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未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重要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的效果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不达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对其开展医学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占大部分,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高血压知识欠缺2.没有按照医护人员叮嘱配合治疗3.没有进行监测随访血压4.自身身体素质药物副作用影响5.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合理治疗6.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符合控制血压的相关要求7.患者自身情绪原因。结论:通过观察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相关因素,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来说意义重大,为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依据和安全保障。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不达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2017年1月~2018年1月符合研究条件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则应用规范化管理模式,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规范化管理模式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均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常规管理模式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可辅助降低患者血压,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患者 血压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医疗水平建设发展迅速,各大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已经发生了本质改变,机构规模、仪器数量、实验室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这也体现出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速度。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尤其是分析前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和识别、原始样品采集、运送等。这些因素影响检验质量的同时也制约了临床检验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医学检验 检验质量 分析前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影响因素原因。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对其开展医学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占大部分,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七种,分别是:1.高血压知识欠缺2.没有按照医护人员叮嘱配合治疗3.没有进行监测随访血压4.自身身体素质药物副作用影响5.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合理治疗6.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符合控制血压的相关要求7.患者自身情绪原因。结论:通过观察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相关因素,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来说意义重大,为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依据和安全保障。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 血压不达标
  • 简介:摘要:医院是生命健康的保护神,病例到医院就医是为了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医学检验是通过各种手段查验病例的临床病征,为后续诊疗提供准确依据。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医学检验的质量带来了很大干扰,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有效排除。本文着重分析了医学检验期间造成不利影响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仅供医务工作者参考借鉴,错漏之处还需共同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方式,于2022年1月~7月在我市随机选择一个区域,随机抽取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点,以在调查期间到该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体检且年龄超过36周岁、患病时间超过1年并且在社区内参与高血管健康管理的464名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时期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参与探究的高血压患者随访率为52.7%,时期血压控制优良率为56.7%。结论:在我市某区内健康管理血压患者的随访率和时期血压控制优良率均不高,这表明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重视程度,积极及时改善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尽早将高血压患者纳入到规范化健康管理中。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管理 常规随访 血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且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结果 在12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有效控制例数为77,有效控制率为64.17%。在77例血压有效控制例数中,有21例为农村高血压患者,56例为城市高血压患者,从中可以看出城市高血压患者控制情况要好于农村高血压患者(p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送检时间下、不同存储时间下血常规结果。结果:4h内送检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24h内送检(P<0.05);4h内送检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均低于24h内送检(P<0.05)。末梢采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静脉采血(P<0.05),末梢采血的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采血(P<0.05)。结论:不同送检时间以及不同存储时间均会影响血常规结果,应监督、监测检测质量,避免外界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液检验质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时间围绕2020年7月开始,到2021年7月结束,1年时间,随机在我单位尿常规的检查样本中抽调1000份样本,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0份,首先分析影响样本质量的相关因素,然后予以处理措施,前者遵循常规检验流程,后者实施则予以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结果:污染、采集、标记、容器、送检、检验等都是导致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再针对性予以管理措施后,研究组的误差率更低2.6%vs15.0%,送检时间也更及时,送检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检查中,检验质量容易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人为因素也是其中一种,而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应严格把控检验流程,方可减少误差,促进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检验 质量影响因素 改进方案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食物的安全性已经成了各行业协会所关心的焦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多种,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通过对影响检测精度的几个因素的研究,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应对策略。方法 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检验科收检的400份尿液样本,开展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尿液检验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400份尿液检验标本,其中29份样本出现偏差,占比7.25%。结论 尿液检验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应当重视控制尿液检验质量,尽可能降低相关因素带给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提升尿检质量。

  • 标签: 尿液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方法
  • 作者: 蒋忠良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3-13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2期
  • 机构: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为临床检验中较为基础性的诊断方式,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借助血常规检验结果确定后续治疗方向。但临床血常规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医护工作人员应积极寻找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并予以相应干预,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辅助诊疗工作开展。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

  • 标签: 血常规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