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治疗45例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术中共行ICG荧光血管造影65次。结果6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经及时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或切断动脉瘤顶部的细小供血血管后,获得理想疗效。术后复查3D-CTA或DSA检查45例,显示2例存在与血流不相关的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余43例结果与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ICG荧光血管造影简便易行,具有理想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帮助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质量,有可能成为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吲哚菁绿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针对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胆管手术中的优质护理进行了探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WBC和NE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 胆管手术 围手术期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重度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进行卡托普利与吲哚帕胺联合中药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之间接收诊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卡托普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吲哚帕胺与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显著疗效10例(31.3%),有效19例(59.3%),无效3例(9.4%),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显著疗效6例(18.8%),有效20例(62.5%),无效6例(18.8%),总有效率81.2%,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重度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卡托普利与吲哚帕胺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进行卡托普利治疗疗效,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中重度老年高血压 卡托普利 吲哚帕胺 中药治疗
  • 简介: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盆炎清栓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方法-以Phenomnex(1una)C18(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1mol·L^-1冰醋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吲哚美辛在0.202—2.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45%(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盆炎清栓中吲哚关辛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盆炎清栓 吲哚关辛 HPLC
  • 简介:采用挤出工艺制备了吲哚美辛缓释系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释放量测定。结果提示,第五天释放量相对平稳,可作为释放量检查依据。

  • 标签: 吲哚美辛 缓释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硝苯地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痛经的患者,从月经第一天起,每一天口服药给药三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三个月经周期,吲哚美辛栓置于患者肛门内,每天一次,用药30min后观察疗效,治疗内发生痛经的次数及1年后观察复发率;结果200例患者30min后痛经症状均消失;6例患者3个月内有再发生痛经;1年后再发生痛经7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复发率3.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原发性痛经用药经济方便,见效快,复发率低,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硝苯地平 吲哚美辛栓
  • 简介:不同采收时期大青叶中吲哚苷含量测定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产地大青叶中吲哚苷的含量 ,不同采收时期大青叶中吲哚苷的含量 

  • 标签: 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 中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直肠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6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5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腹腔镜荧光系统+ICG荧光直肠镜系统双系统评估直肠吻合口血运情况。年龄(62.4±7.9)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体质指数(23.1±4.2) kg/m2,肿瘤距肛门距离(9±1) cm。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4.0±9.6) 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下床时间为(1.2±0.4)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为(1.6±0.6)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为(3.0±0.7) d,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情况,术后淋巴结获取总数为(18.0±1.6)枚。术后病理分期:Ⅱa期3例,Ⅲa期2例,术后30 d门诊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均未再次住院。结论使用荧光腹腔镜+ICG荧光直肠镜双系统可以较好地对吻合口血运进行全面判断,初步效果较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吲哚菁绿 荧光直肠镜 荧光腹腔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其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获得了初步良好的效果。笔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应用于结直肠外科领域的研究文献,并行归纳总结,以综述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不足。

  • 标签: 吲哚菁绿 结直肠外科手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简介:以3-吲哚甲酸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合成3-甲基-1-苯基吡唑-5-基-1H-吲哚-3-甲酸酯(3),用IR、1HNMR、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为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a=1.09090(10)nm,b=1.61893(14)nm,c=1.81911(16)nm,α=β=γ=90.00°,V=3.2127(5)nm3,Z=8,dC=1.312g/cm3,μ=0.088mm-1,F(000)=1328.

  • 标签: 3-吲哚甲酸酯 吡唑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性肝切除术不同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其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实质,理论上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但判断肝段之间的界面仍非常困难。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外科医师对肝段之间界面的识别和肝脏外科医师安全、规范地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吲哚菁绿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吲哚美辛治疗妊娠期羊水过多的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羊水过多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羊水过多孕妇采取吲哚美辛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羊水过多孕妇采用温脾益肾法进行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羊水过多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羊水过多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羊水过多孕妇的治疗,采用吲哚美辛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很好的降低孕妇妊娠期子宫内的羊水量,减少孕妇因羊水过多引发的并发症,提高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指数。

  • 标签: 吲哚美辛 妊娠期 羊水过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在肝胆胰外科围手术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吲哚菁绿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和术中进行微小癌灶的侦测、肿瘤边界界定和左右半肝界定,可使肝切除手术更为精准、安全,尤其是在肿瘤切除术中可以有效减低手术风险,并提高R0切除率;在胆道外科中对肝内胆管癌、胆囊切除和胰腺肿瘤的应用较为广泛,可避免胆道的损伤和提高胰腺肿瘤的诊治效果。故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吲哚菁绿在肝胆胰外科应用的研究成果,如在肝切除术前评估肝脏功能,在肝切除术中用于侦测肝断面边缘残余肿瘤及术中微小癌灶,以及在肝肿瘤边界、左右半肝界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内胆管癌、胰腺外科等中的应用,标题全方位地阐述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 标签: 吲哚菁绿 肝体积 微小癌灶 肝肿瘤边界 肝切除
  • 简介:本文探讨吲哚美辛局部用于软组织火器伤后,在血流和局部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为战伤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吲哚美辛局部用于软组织火器伤后,在组织中的达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药时曲线下面积大,而t1/2则与血清中消炎痛的t1/2近似。

  • 标签: 吲哚美辛 软组织 火器伤 药代动力学 药理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选用InertSustain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6nm,柱温为35℃。结果:吲哚美辛在1.010~202.1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1%。13批供试品检测到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抗风湿镇痛 健康产品 吲哚美辛
  • 简介:摘要随着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近年来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术中肝肿瘤切缘及肝段边界高度可视化成为可能。然而,尽管该技术在肝肿瘤手术领域中应用已渐趋成熟,其荧光成像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现有肝切除ICG染色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ICG给药方案、成像获取、患者肿瘤特性及术前肝功能指标等不同因素对术中ICG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肝肿瘤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3例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经腹膜后腹腔镜肝肿瘤切除的患者资料,探讨经腹膜后入路的腹腔镜肝切除治疗靠近右肾上腺部位的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借鉴泌尿外科腹腔镜右肾上腺切除的手术入路,结合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术中超声,为患者实施了经腹膜后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3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100~12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无并发症;甲胎蛋白均在术后1个月内降至正常;随访至少2年生存状态良好。经腹膜后腹腔镜肝切除对于治疗靠近右肾上腺的肝肿瘤,疗效确切,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为肝脏外科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吲哚布芬治疗对于神经损伤程度的减轻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70例,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纳入35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纳入35例患者,给予吲哚布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神经损伤程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用药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5.18±2.25)分和(15.14±2.17)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2.13±0.76)分,与对照组(5.12±1.20)分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吲哚布芬治疗对于神经损伤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