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8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应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出7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3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程序管理,组二3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转运时间、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转运时间及家属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适用于院内危重病人转运护理,可明显缩短转运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 院内危重病人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62例则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有效缩短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耗时,对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循证 院内转运实践 急诊危重症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应以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60例,根据转运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观察组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结合转运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交接用时比对照组用时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级转运,保证转运安全,缩短时间,提升交接护理人员满意度,可以借鉴。

  • 标签: ISBAR交接模式 优化分级转运 急诊介入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ICU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的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只有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制定完善转运工作流程,才能确保患者转运安全。

  • 标签: ICU患者安全转运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2014年6月~2014年11月半年内所有就诊病人进行分析,探讨需入院或行检查的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急诊科患者在就诊者中属于一个特殊的人群,而妇产科急诊就诊的产妇更是特殊人群中的特殊,无论是从急诊科前往住院部还是需到其他检查部门例行检查,中间的转运过程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选择恰当的转运方式,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陪同转运,把产妇转运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增强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转运 妇产科急诊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及整合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据循证"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及相关专业协会网站,纳入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的临床决策支持、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由4名研究者对指南进行评价,2名研究者对其余类型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翻译、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0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从转运人员资质及责任、转运设备及技术、安全文化与培训、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护理、转运后交接6个方面汇总49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整合了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订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循证护理 术后 危重患者 转运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及时转运危重新生儿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转运评分用于评估转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死亡率指数评分、转运生理稳定指数评分、转运相关死亡评分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这些评分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新生儿转运评分方法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方法。

  • 标签: 转运评分 新生儿转运 转运医学 危重评估 危重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安全转运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4.76%<11.50%)、并发症发生率(2.38%<11.50%)相对更低,转运时间(11.42±2.46)min<(15.23±3.18)min相对更短(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24%>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护理,减少安全风险,为临床急救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至我院,转运前物品准备,病情稳定处理,途中生命体征监测和救护。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560例,转运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有540例、恶化20例、死亡0例。结论转运前稳定病情、转运途中监测与救护,是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护理
  • 简介:摘要转运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是一个连续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只有做好充分必要的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的监护和交接,才能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 标签: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转运策略,体现“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0转运前在医院的诊治情况、120的转运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安全从下级医院转运到上级医院治疗,途中无病情恶化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强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转运要以综合治疗为主,120的医生应加强与转出医院及接收医院的交接,以保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连续性,对于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提高救治水平,努力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转运 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转运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15分转运患者369例,其中重症医学科参与转运158例。确定转运不良事件标准为到达目的地时:心率变化≥30%;收缩压<90mmHg,调整治疗5min后血压仍不能恢复者;出现严重缺氧并经皮氧饱和度≤80%者;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者;入科30min内死亡者。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良事件出现13例,发生率为3.5%。主要为缺氧、循环不稳定、不适宜搬动状态下转运等因素导致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而重症医学科参与转运未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包括空中转运3例(飞行时间>2h)、长途转运(路程10h以上)3例。结论转运前必须经过认真评估,做好充分转运准备,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要有处理预案。经过转运培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转运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重症患者 转运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国外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我国新生儿转运起步较晚。本文综述了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处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急救过程汇总,安全转移急诊危重患者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病情特殊且危机,危重患者往往在抢救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院内转运工作既是救治机遇又是救治风险,其关键在于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对指证及禁忌症的了解、转运人员及药品器械设备、转运全过程中的防范、观察及抢救工作等,诸多环节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危重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抓住宝贵的急救时机。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取了准确的处理措施。结果50例病人中有8例途中出现危急情况,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被安全转运。结论机械通气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院内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我科参与安全转运与否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危重病人转入、外出检查及转院共145例次,分析我科参与转运与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45例患者中我科转运参与患者共82例次,未参与转运患者共63例次,参与转运患者死亡率为26.83%,未参与转运患者死亡率为39.6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由ICU专科医护人员积极的进行安全转运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室转运过程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2010年6月~2010年12月共转运术后病人6120例患者转运过程的意外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并对2010年1月~2010年6月共转运术后病人6823例患者进行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意外发生情况。结果呼吸系统意外,循环系统意外,低体温等发生率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坠床患者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未发生。结论手术室转运过程时间短,但是仍然存在发生意外的危险,但是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手术室 转运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