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PD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其激发红细胞增多症对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观察COPDII级患者及IV级患者血常规、血沉、血液流变、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除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无差异外(P>0.05),其他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的进展可使红细胞增多症加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血液流变

  • 标签: COPD 继发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血脂指标以及血液流变检查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其中43例非糖尿病患者纳入在参照组中,剩余43例糖尿病中纳入在观察组中,均给予血脂以及血液流变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数据显著优于观察组,p值<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血脂以及血液流变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脂指标 血液流变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本组对116例头痛头晕患者的血液流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数头痛头晕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的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全血粘度(包括高切、中切、低切)增高(P<0.01),血浆粘度增高(P<0.001),这些患者的头痛头晕可能与血液粘滞性参数改变所致的脑缺血有关。

  • 标签: 血流变学 头痛 头晕
  • 简介:摘要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临床上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特别是对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和血液流变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是广泛而明显的,由于脂质代谢失调而导致血脂升高,由此可以判断糖尿病与高血脂症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脂症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了解淫鹑方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临床收集了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检测、治疗对象,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液流变,应用淫鹑方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液流变。比较治疗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或P〈0.05);CD8+淋巴细胞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用药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与用药前相比较明显上升,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流阻,全血中切流阻,全血低切流阻,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用药前,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或P〈0.05)。结论:淫鹑方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

  • 标签: 淫鹑方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健疗养对高原官兵血液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疗养的高原官兵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疗养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人员在常规疗养的同时接受保健疗养活动,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疗养,对比两组疗养人员的血液流变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疗养对象的血液流变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高原官兵进行保健疗养有利于改善其血液流变指标,促进其身体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保健疗养 高原官兵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与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和80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均空腹测定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及彩超下肢动脉检查。结果(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TC,TG,VLDL,ApoB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2)血流变改变,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痛患者(P〈0.01)(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超声显示动脉血管壁回声欠均匀,内中膜增厚,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狭窄。结论脂代谢和血流变异常可能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基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痛变之一,下肢动脉超声检查能及早准确的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预防和保健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动脉 高脂血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56例孕产妇,其中48例为妊高征患者,108例为正常妊娠者,分别测定其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妊高征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变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比正常妊娠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血液流变检查对妊高征患者病情观察非常有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液流变学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变化.方法对病例组30例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与对照组25例进行血糖、血脂、血液流变检测.结果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检查明显异常于对照组(P<0.01).结论控制高血糖、高血脂症、高粘血症,是预防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学 血糖 血脂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和脑保护剂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特性,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P=0.0008)、全血低切黏度(P=0.0009)、血浆黏度(P=0.0008)、红细胞压积(P=0.0351)、血沉(P=0.0093)、全血高切还原黏度(P=0.0007)、全血低切还原黏度(P=0.0008)、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75)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87.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庄河地区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正常值,对我地区900名20-75岁的正常人,分五个年龄组,分别检测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七项指标。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并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这间,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粘度商切、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血粘度中切、低切、血沉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反映出庄河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正常人血液流变特点及七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界限。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纤维蛋白原 血沉 红细胸压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糖尿病人与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特点和血脂变化的情况,以更好的诊断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100例糖尿病人的血液样本,以及100例健康人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流变及血脂的相关指标的检测,根据其结果,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结果糖尿病人的血液流变检测可见,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全血还原黏度和健康人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血脂检测中的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而红细胞压积的比较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意义。结论糖尿病病人大多数会伴随血液流变及血脂状态的变化,通过改善血流情况,加强微循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其病情恶化及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血脂检测
  • 简介:血液流变是研究血液、血细胞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手段.许多学者认为血液流变的变化是妊高征的重要病情变化之一[1],或是最早出现的征象.为了阐明妊高征血液流变变化的特征,对248例正常妊娠和132例妊高征患者分别进行血液流变指标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流变学变化 患者 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病情变化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作为糖尿病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者作为对照组。待检者采血前1d禁食高脂饮食,妇女应尽量避开月经期。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ml存放于肝素抗凝试管,2h内送检。采用北京众驰伟业ZS-9200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指标,红细胞压积采用温氏法测定。HbAlc检测采用微柱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糖尿病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5.01±0.52)、(5.13±O.73)、(5.13±0.73)、(1.64±0.23)mPa·s、(19.48±8.28)mm/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随HbAlc水平升高而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而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的异常改变,且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进行研究与意义分析。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 28例作为观察组,正常人 28例作为对照组,然后都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性( P<0.05)。结论:血液流变指标检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意义分析
  • 简介:对比不同粒径小麦胚芽粉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其面团流变特性,并做馒头感官评价试验,确定其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两种粒径的小麦胚芽粉对面团的粉质特性都有一定的恶化作用,但过60目胚芽粉添加量为2%和过200目胚芽粉添加量为4%时,面团的粉质特性恶化不明显。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小麦胚芽粉 馒头品质 添加量 粉质特性 评价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影响。方法:26例全麻醉期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血液稀释组。Ⅱ组在诱导前采集自体血400-800ml,同时输注平衡血液,使血液送到中度稀释状态。结果:两组血液流变有显著性差异,Ⅱ组的全血粘度、血样粘度、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均较I组为低。结论:中度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术中血栓形成与栓塞。

  • 标签: 血液稀释 全髋置换术 血液流变学 全身麻醉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