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对腰椎滑脱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腰椎滑脱的诊疗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滑脱 诊断 治疗
  • 简介:多平面椎板切除减压中26%因术中减压不理想,对有症状的腰椎管狭窄多主张行早期手术治疗,2.6 手术疗效 腰椎管狭窄行手术减压的疗效普遍认为较好[1.5.12]

  • 标签: 治疗进展 狭窄治疗 腰椎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腰椎爆裂骨折所诱发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性。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及腰段爆裂骨折后椎管狭窄程度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胸腰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脊柱CT横断面椎管正中矢状径测量、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椎管占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T12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高(rs=0.87、P〈0.001),T11节段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低(rs=0.59、P〈0.001);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相关(OR=3.82,P〈0.001)。提示脊柱胸腰段骨折椎管狭窄程度、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爆裂骨折 椎管狭窄程度 后方韧带复合体 神经功能损伤 胸椎 腰椎
  • 简介:摘要腰椎黄韧带囊肿合并腰椎不稳并发急性足下垂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极为少见,本文介绍了1例腰椎黄韧带囊肿并发急性足下垂病例,患者以“右下肢麻木、无力2周”为主诉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黄韧带囊肿,给予腰椎黄韧带囊肿切除减压融合手术,术后足下垂得以明显改善,建议并发急性运动障碍的腰椎黄韧带囊肿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腰椎 黄韧带囊肿 腰椎不稳 足下垂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腰椎节段动脉/lumbar segmental artery”“腹膜后血肿/retroperitoneal hematoma”“医源性损伤/introgenic injury”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1996年1月—2021年8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153篇文献。剔除内容不符合、无法获取原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计缺陷的研究,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3篇中文、37篇英文。总结腰椎节段动脉的解剖特点,重点阐述腰椎节段动脉在前方及侧方融合手术、椎体成形术、椎间孔镜手术等腰椎微创手术中的损伤风险以及预防和处理策略。结果腰椎节段动脉常由4对成对的动脉(L1~L4)及/或L5动脉构成,L5节段动脉来源的变异性较大,存在率较低。腰椎节段动脉损伤会造成出血、腹膜后血肿、脊髓缺血梗死等严重后果。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区域内节段动脉的解剖结构及走行,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操作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如不慎发生动脉损伤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对策。结论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在微创手术中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而手术者要引起关注。为预防和减少术中腰椎节段动脉的损伤,了解和评估其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处理策略至关重要。

  • 标签: 腰椎节段动脉 腰椎椎间融合术 椎体成形术 腹膜后血肿 医源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20例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CT表现,对比分析腰椎小关节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以提高对椎小关节病的认识。方法120例椎小关节病均行CT平扫,层厚及层间距均为2mm,并且同时摄骨窗和软组织窗片。结果单纯椎小关节病51例(42.5%);腰椎小关节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7例(30.8%);单纯腰椎间盘突出32例(26.7%),以上都不包括椎间盘膨隆改变。结论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腰椎CT表现为椎小关节病者居多,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其发病率远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应该重视该病。

  • 标签: 腰椎 小关节病 腰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 放射线照相术 诊断
  • 简介:我院近2年采用自动间歇牵引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  腰椎牵引是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1.2 对照组 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 标签: 治疗老年人 牵引治疗 突出症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对4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Cage植骨融合组(A组)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两组的优良率均为90%。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所丢失,A组丢失量少于B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和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良好方式,临床疗效相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6年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最终诊断为腰椎转移肿瘤的患者,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明确原发灶的患者有4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的患者有5例。43例明确原发灶患者中,有16例肺癌,8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6例肝癌。5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之后,提示为腺癌3例,转移性肺中低分化腺癌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现象,应尽量避免腰椎CT检查结果,而应全面分析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仔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询问病史,通过综合方式分析疾病,以避免腰椎转移瘤误诊现象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转移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2.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3例反应性脊髓水肿,4例肩部疼痛。观察组患者有1例肩部疼痛,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 老年腰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将58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为6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优良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 老年腰椎管狭窄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腰椎滑脱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总数的5%。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符合腰椎生物力学,融合率高,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中较传统的后外侧植骨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2例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72例采用腰椎间孔镜实施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总结经验。结果通过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的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手术效果,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腰椎间孔镜实施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椎间孔镜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