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肢多处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100例患者,将本次选取的肢多处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本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周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肢多处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程度,有显著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干预 四肢多处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氧吸入疗法对法洛联症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住的78例法洛联症(tetralogyoffollot,TOF)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术前未进行鼻导管吸氧,实验组术前行鼻导管吸氧支持治疗。比较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术后机械通气撤离时间。结果术前实验组患儿鼻导管氧疗后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4.44,P=0.00;t=10.27,P=0.0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21,P=0.04)。结论术前氧吸入疗法可提高TOF患儿SaO_2、PaO_2,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进而减少TOF患儿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氧吸入疗法 法洛四联症 通气机 机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运用于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2月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 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97.96%)高于对照组患者( 87.76%),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四肢创伤性骨折 术后疼痛护理
  • 简介:法洛联征(TOF)是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年龄增长是法洛联征手术死亡和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有研究^[1]报道,其手术的死亡率为16.0%~21.5%。相对于小儿侧支循环少、手术易做,而且心肌继发性改变少,心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来说,成年时期右心室肥厚,纤维组织增生,

  • 标签: 法洛四联征 呼吸道护理 根治术后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死亡 纤维组织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运用于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7.96%)高于对照组患者(87.76%),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四肢创伤性骨折 术后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对例无陪护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儿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8日至2020年2月7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隔离病区住院的4例无陪护COVID-19患儿,应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采用具体化的护理内容和多元化的护理方式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4例患儿住院期间,工作人员清洁消毒、所有人员个人防护及人员管控等防控措施到位,无医源性感染;所有患儿能较好地适应住院环境。3例已出院,住院时间6-9天,还有1例住院患儿病情稳定。患儿及家属均对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各项防控实施到位,患儿很好的适应住院生活,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 目标管理 儿科护理 COVID-19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患者78例,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外科术后护理常规等,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并统计其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针道感染、引流管堵塞及负压值过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其护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VSD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肢创伤骨折后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肢创伤骨折术后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VA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VA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2.43±0.52)分,比对照组(4.36±0.79)分低,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100.0%,比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于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疼痛感的减轻,及满意度的改善。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四肢创伤骨折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肢骨折儿童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平均将34例肢骨折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7例,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关节功能评分、痊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为髓内钉治疗期间的肢骨折患儿展开优质护理对于缓解疼痛提高、预防并发症、促进肢关节功能恢复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四肢骨折 弹性髓内钉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肢动脉血栓患者围手术期介入医治成效。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肢动脉血栓病患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介入医治,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医治成效。结果 研究组医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介入医治急性肢动脉栓塞病患有着无法比拟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急性四肢动脉血栓 围手术期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性肢骨折手术患者施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取得的效果。方法:择选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入我院骨科治疗的13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对象,以就诊先后时间将其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每一组中均纳入66例,其中分析组行手术室护理,比较组行传统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干预价值。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当实施分组干预后,分析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优于比较组,P<0.05,呈现临床统计学价值;分析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比较组,且分析组患者感染率为0.60%;比较组患者感染率为15.15%,即P<0.05。结论:开放性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 手术室护理 心理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所有标本均进行TEG、凝血项和血小板计数检测,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TEG检测的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现出线性相关(P<0.05);血栓弹力图检测出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Angle)分别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α-Angle、MA、K和血小板计数(Plt)间存在一致性(P<0.05)。结论:TEG检测和凝血项各参数之间显著相关,但是一致性较弱。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肢骨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术后4h、8h、12h等时段NR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肢骨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骨疾病 优质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肢长管骨骨折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入选的78例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先后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5.80±1.69)分、(36.47±2.03)分,均低于对照组(45.97±2.34)分、(44.06±2.34)分,对比两组护理后数据,P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骨 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开放性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细微优质手术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开放性肢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时采取随机单盲法,每组3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优质护理和细微优质手术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所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微优质手术护理干预对开放性肢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明显,提升安全度,要重视。

  • 标签: 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 细微优质手术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川省专业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护理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内容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了适用于该群体的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本文旨在为川省专业运动员在急性运动损伤发生时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护理。

  • 标签: 专业运动员 急性运动损伤 现场急救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对肢骨折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QOL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HAMA评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肢骨折围术期采用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疼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四肢骨折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