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有很多的检验报告单需要粘贴在专用的空白检验报告单纸上,现在这项工作在很多医院由护士来执行。传统的粘贴报告单的方法:报告单由上向下,这样粘贴医师既不能看见报告单上的内容,也不能看见报告单的时间。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报告单 护理学 护理实践
  • 简介:留置针是一种外周静脉短导管,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被推广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许多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

  • 标签: 留置针 贴膜 敷料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总结了30例鼻镜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认为鼻镜鼻中隔手术治疗创伤小,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术后合理护理对患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鼻内镜检查 护理
  • 简介: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对8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行急诊溶栓后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血栓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动静脉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患者50例,其中前臂瘘48例、上臂瘘2例。随机分为扣眼穿刺组25例和绳梯穿刺组25例,透析后瘘止血方法均为弹力绷带压迫法。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瘘止血时间、闭塞、感染和动脉瘤等情况。结果扣眼穿刺组患者6个月后瘘止血时间较6个月前减少下降,而绳梯穿刺组前后止血时间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6个月后瘘横径显著增大,而扣眼穿刺组前后横径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瘘发生闭塞6例,形成动脉瘤9例,显著高于扣眼穿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瘘发生感染分别为2例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技术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瘘止血时间,降低瘘闭塞、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延长瘘使用时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绳梯穿刺
  • 简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人,由于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薄,钉骨界面连接不牢固,在过去被认为是椎弓根钉固定的禁忌证。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内固定 骨水泥加强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并行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EMR治疗及其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后达到完全切除率95.3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隆起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简单便捷的治疗方式;镜治疗前为患者做好评估、胃肠道准备,治疗中准确做好手术配合、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治疗后对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饮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黏膜切除术 内镜治疗 消化道隆起病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皮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将23384例输液中心皮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年龄及药物类型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11693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与对照组11691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观察组在皮注射前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O.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后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在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假阳性率比较,均P〈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药物过敏试验先采用75%乙醇消毒后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能有效降低过敏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敏感药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内注射 过敏试验 假阳性 75%乙醇 0.9%生理盐水
  • 简介:总结了16例肘部动静脉瘘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穿刺失败,出现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瘘保护能力差等。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包括做好穿刺前、穿刺时透析的护理,拔针的护理,透析后的护理等。认为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可有效提高肘部动静脉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寿命,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 标签: 肘部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总结210例血透患者动静脉瘘成形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手臂的功能锻炼,以及术后的自我护理,瘘的锻炼及监测护理等。患者动静脉瘘成熟良好,手术成功率达93.33%。认为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对于瘘的成形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型肠营养制剂在胃癌术后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胃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d开始便施行肠营养支持至术后第9d,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纤维型肠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型肠营养制剂,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10d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0d,其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较术后第1d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研究组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结论胃癌早期术后患者使用纤维型肠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有利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术后患者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 胃癌 护理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脱落 护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