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用9-cis-RA处理前后肺腺癌细胞株PG和A549维甲酸受体RXRs不同时相表达变化.方法:将两细胞株分别分为9-cis-RA组和对照组,应用细胞计数方法统计每组各时相细胞数,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加药前后RXRs各亚型在不同时相表达变化.结果:加入9-cis-RA后,PG和A549细胞RXRSmRNA转录水平检测结果显示:(1)RXRγ在两细胞株中均有一定水平基础转录,而RXRα、RXRβ均无基础转录.(2)应用luM9-cis-RA后,两细胞株RXRγ有短暂增高,其余受体转录无明显变化.结论:RXRγ可能参与介导9-cis-RA对两细胞株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

  • 标签: 9-顺维甲酸 维甲酸受体 RT-PCR 肺癌
  • 简介: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A)对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STZ组和ALA+STZ组(ALA组),各10只。后2组以STZ(70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诱发糖尿病,ALA组在注射前8d开始给予ALA(50mg·kg^-1·d^-1,强饲)直至实验结束(4周)。STZ注射后每3天监测血糖、体重一次。测定胰腺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水平。结果STZ使大鼠血糖明显升高,STZ和ALA组制模成功率分别为90%(9/10)和70%(7/10),相差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NC组、STZ组和ALA组平均体重分别为(368±3)g、(301±2)g和(341±26)g,3组间相差显著(P〈0.05)。STZ组胰腺组织内MDA水平为(1.22±0.14)nmol/mgprot,NC组为(0.57±0.04)nmol/mgprot,相差显著(P〈0.05);STZ组胰腺组织内GSH含量为(16.54±1.10)mg/gprot,NC组为(25.46±0.62)mg/gprot(P〈0.05);STZ组胰岛细胞呈退行性变。ALA组血糖较STZ组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匀浆MDA含量为(0.72±0.23)nmol/mgprot,较STZ组明显降低(P〈0.05),GSH含量为(35.33±2.66)mg/gprot,较STZ组明显升高(P〈0.05),胰岛胰岛素分泌增强,较STZ组显著(P〈0.05),胰岛β细胞损伤减轻。结论ALA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来保护胰岛β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 标签: 硫辛酸 链脲菌素 β细胞 胰腺 氧化性应激
  • 简介:目的分析长径≤0.5c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特点,探讨其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长径分为40.5cm组和0.5~1cm组,分析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0.5cm组胛M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PTMC患者1414例。≤0.5cm组315例,占同期PTMC患者22.3%,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76例(24.1%),大量淋巴结转移者9例(2.9%)。与0.5~1cm组比较,≤0.5cm组更少出现被膜侵犯(14.3%vs.25.0%,P〈0.05)、淋巴结转移(24.1%vs.39.8%,P〈0.05)及大量淋巴结转移(2.9%vs.7.9%,P〈0.05)。在≤0.5cm组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淋巴结转移率较年龄≥40岁组显著升高(38.0%vs20.1%,P〈0.05),男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女性有升高趋势(32.4%vs21.9%,P=0.073).但未发现各研究因素与大量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多灶性肿瘤、年龄〈40岁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82和2.899,P〈0.05),男性是潜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OR=1.807,P=0.058),但未发现大量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PTMC手术患者中,长径≤0.5cm患者占了一定比例,其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不高、尤其是大量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对其采取观察治疗策略是一种可考虑选择,特别是年龄≥40岁单发病灶女性患者。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胰腺癌发生模型并观察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群变化。方法利用致癌剂二甲基苯葸(DMBA)胰腺内原位包埋方法建立从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胰腺导管内瘤变(pancre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ma,PanlN)到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PC)发生模型。共建模60只,8周后处死小鼠。随机选择20只存活小鼠,利用流式细胞计数技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及胰腺病变组织中7个免疫细胞群变化。结果建模8周内共死亡14只(23.3%),存活46只。46只小鼠病变胰腺组织均制备石蜡切片行常规HE染色。46个病变组织中,12例CP(26.1%),11例低级别PanIN(lowgrade—PanlN,PanIN-1,2,LOPanIN)(23.9%),9例高级别PanIN(highgrade—PanlN,PanIN.3,HG-PanIN)(19.6%)及14例PC(30.4%)。随机选择20只小鼠中,PC及HG—PdnIN小鼠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明显高于LG.PanIN及CP小鼠。PC及HG—PanlN小鼠胰腺病变组织中粒细胞、MDSC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mphages,TAM)较LG.PanlN及CP小鼠明显升高,而T淋巴细胞及M1型TAM明显减少。结论利用DMBA胰腺内原位包埋是建立小鼠胰腺癌发生模型简便易行方法。胰腺癌在发生过程中,伴随全身及局部免疫抑制效应,以病变组织内尤为明显,其中MDSC及M2型TAM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癌发生 免疫抑制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Athemsclemsis,AS)动物模型并探讨影响AS形成、发展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机制。方法:10只大耳白兔,高脂饲料喂饲一周后,采用颈动脉为逆行人径,将球囊导管顺行插入并随机至一侧髂动脉远端,使其内膜损伤,(另一侧不损伤,作为对照),高脂喂养6周后建立髂动脉AS狭窄模型,并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分析证实,并观察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动脉造影显示平均狭窄度69.0±19.12%;HE染色示内膜明显增厚至管腔偏心性狭窄,增厚内膜主要由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组成,内弹力膜分离断裂,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人内膜层;电镜示膜结构损伤,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化示NF—κB、IGF-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5)。结论:(1)通过球囊损伤血管内膜加高脂饮食成功建立了兔髂动脉AS狭窄模型,多数为偏心、局限性40%-100%狭窄,模型确切、可靠、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理想动物模型;(2)NF-κB及其靶基因IGF-1激活与AS病变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核因子-Κ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以存在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正常,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临床综合征.由于EF>50%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病人主要症状、体征及胸片表现发生率与EF<50%CHF病人相应各项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故不能基于心衰症状、体征及胸片表现来区分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 收缩性心衰 检测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PMT)临床表现,提高对IPMT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至2008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49例IPMT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比较分析良性、交界性、恶性IPMT临床表现。结果49例IPMT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11)岁。良性19例,交界性9例,恶性21例。3类IPMT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烟酒史、胰腺炎发作史、糖尿病病史,是否存在腹痛、腰背部放射痛、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血CEA、AST、ALT水平,肿瘤位置及肿瘤分型上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黄疸、术前CA19-9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肿瘤直径、主胰管直径、囊性肿瘤内是否存在隔膜、附壁结节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IPMT术后5年有1例病死,1例复发;交界性和良性IPMT有1例复发,1例因其他疾病病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IPMT临床特征存在一些差异,需综合判断进行鉴别。

  • 标签: 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症状和体征 放射学 外科治疗
  • 简介:气道插管是抢救患者一项非常重要技术手段,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气道插管有助于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同时增强医生抢救成功信心。可视喉镜可将患者咽部结构清楚地展示在显示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在可视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检查操作。可视喉镜比普通喉镜检查刺激小、暴露清楚、操作简单,利用其进行气道插管成功率高、需时短、患者并发症少,其在不同患者检查及治疗应用中优势显著。

  • 标签: 可视喉镜 气道插管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否能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之间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125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恶性组。分别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组62例,其中男23例,女39例,平均年龄49(19~78)岁,肿瘤平均直径(3.400±1.374)(0.1-5.5)cm;恶性组63例,其中男13例,女50例,平均年龄46(15—79)岁,肿瘤平均直径(3.140±1.143)(0.3~7.0)cm;术前Tg水平,恶性组为(299.73±495.02)ng/ml,良性组为(48.20±43.68)ng/ml。2组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定于100ng/ml时,对恶性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和90.0%。结论Tg可作为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辅助诊断指标,术前Tg水平高应高度怀疑FTC可能。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 甲状腺滤泡状癌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体外细胞模型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雨蛙素处理大鼠胰腺外分泌细胞株AR42J细胞建立AP体外模型,再用雷帕霉素(RPM)及AG490干预。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JAK1、磷酸化JAK1(P—JAK1)、STAT1、P—STAT1及TNF-α、IL-16、IL-6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TNF—α、IL-1β、IL-6mRNA表达;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未经雨蛙素处理AR42J细胞JAK1、P—JAK1、STAT1、P—STAT1及TNF-α、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9±0.04、0.14±0.08、0.21±0.09、0.12±0.12、0.10±0.02、0.08±0.03、0.02±0.02。雨蛙素处理后,AR42J细胞上述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24h时表达量分别为0.53±0.09、0.53±0.13、0.56±0.09、0.55±0.10、0.25±0.04、0.25±0.09、0.27±0.07,均较雨蛙素未处理组显著增加(P〈0.05)。再分别应用RPM和AG490抑制24h后,细胞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到0.17±0.03和0.17±0.01、0.15±0.05和0.14±0.07、0.19±0.04和0.19±0.05,它们mRNA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值均〈0.05);RPM和AG490抑制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4±11.2)%、(69.7±9.8)%,均显著高于单用雨蛙素处理细胞组(42.2±12.3)%(P〈0.05)。结论JAK1/STAT1信号通路早期参与雨蛙素诱导AP细胞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早期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有利于控制AP炎症反应。

  • 标签: 胰腺炎 Janus激酶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1 炎症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有这样一个有趣现象,按人体解剖系统分类,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各自独立成章而又统属于系统解剖学之内,但在疾病分类中上述系统唯有神经系统疾病被排除在所有其他按系统命名内科疾病之外,单独归为一类与内科学(internalmedicine)并列学科——神经病学(neurology),随之也就出现了内科医师(internist)和神经科医师(neurologist)这样两个截然不同专有称谓。

  • 标签: 内科疾病 神经病学 多学科合作
  • 简介:目的探究新斯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合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且符合标准42例SAP合并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一股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禁食、胃肠减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镁钠和奥曲肽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明注射液,1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腹内压、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改良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drome,MODS)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4、5天腹内压为(14.25±1.03)、(13.52±1.23)、(12.73±1.14)mmHg(1mmHg=0.133kPa),显著低于对照组(15.14±1.12)、(14.60±1.11)、(13.84±1.08)mmHg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7.24±1.35)d,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11.33±1.51)d、(8.36±1.63)d,腹胀缓解时间均(13.62±2.26)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9.56±1.17)d、(13.42±1.26)d、(10.45±1.54)d、(16.75±3.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改良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MODS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明可显著降低SAP合并IAH患者腹腔压力,改善麻痹性肠梗阻症状,促进肠道排气、排便,但对SAP合并IAH患者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新斯的明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内高压
  • 简介:亚健康是处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一种过渡状态,是从健康到疾病一个量变到质变准备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数据,目前中国人15%是健康者,15%是病人,而多达70%属于亚健康者。在当今社会出现如此高比例亚健康人群,应引起我们重视。

  • 标签: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预防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胰管结石诊断方法及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16例胰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以不同程度上腹痛就诊,1例以不规则腹泻就诊。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例,血糖升高4例。B超、CT、MRI、ERCP和腹部平片诊断率分别为93.8%(15/16)、68.8%(11/16)、57.1%(4/7)、100%(2/2)和50%(3/6)。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胰管支架引流术2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治疗后腹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4例,无结石复发,失访2例,随访率为87.5%,随访时间为1~53个月。结论胰管结石首选B超检查,多种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选择内镜治疗抑或是手术治疗重要依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逐步成熟,ERCP将与外科手术一样成为胰管结石重要治疗手段。

  • 标签: 胰腺管 结石 诊断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外科手术
  • 简介:<正>化学疗法使结核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从50年代异烟肼问世后,结核病控制进入了化疗时代。随着新抗结核化学药物陆续发现,以及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和发展,化学疗法不仅对结核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当今控制结核病最有效武器。化学疗法之所以成为结核病控制中主要武器,在于它显著提高了病人治疗效果,大幅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全程管理 全程督导 化学疗法 化疗方案 结核病防治
  • 简介:目的总结心包疾病病因,拓展临床思路,让心包疾病病人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8例心包疾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疾病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结核性心包炎居首位。结论心包疾病常是全身性疾病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也可作为唯一心脏病损出现,隐袭起病,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 标签: 心包疾病 病因 分析
  • 简介:老年高血压为高血压病一种特殊类型,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其发病率急剧增加。老年人高血压高发率及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人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