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该研究应用MRI观察晚治苯丙酮尿症(PKU)患者治疗前后脑白质病变。方法确诊为经典型PKU患者19例,进行低苯丙氨酸(PHE)饮食治疗随诊8~16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头颅MRI及智商检查。头颅MRI采用常规矢状面、轴面T1W和轴面T2W扫描,对脑白质他高信号病变按Thompson6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并评分。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脑白质病变的改变。结果9例晚治PKU患者头颅MRI均存在脑白质病变,其病变主要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及三角区白质等区域存在孤立性斑片状异常他高信号,治疗前后的平均MRI脑白质他高信号分级分别为2.59和1.76,治疗前后MRI分级按分数计算,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他高信号等级改善。19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在智商改善与他高信号等级改善可见部分一致关系。血PHE浓度与脑白质病变间有关。结论晚治PKU患者脑白质病变及智力发育落后具高发生率,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降低血苯丙氨酸浓度后脑白质病变及智商均有部分改善,提示PKU患者脑白质病变及智力损害是部分可逆的,PKU患者脑白质改变可能是导致晚治PKU患者智能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磁共振成像 智商 儿童 脑白质病变
  • 简介: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痢疾杆菌不断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为观察氟嗪酸对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我们将先以利福平治疗无效的患儿,改用氟嗪酸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氟嗪酸 细菌性痢疾 治疗小儿 痢疾杆菌 疗效 常见
  • 简介: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经肺俞靶向给药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仪经肺俞穴靶向给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桑白皮、黄芩等组成)治疗,疗程为6周.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免疫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末梢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等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经肺俞穴靶向给药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有治疗作用,优于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

  • 标签: 哮喘 热哮 肺俞穴 中药离子透入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取得该领

  • 标签: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试管早产儿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22例试管早产儿与183例自然妊娠早产儿(对照组)母亲围产期情况、出生一般情况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母围产期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25.4%)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3.3%)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组病死率(9.0%)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管早产儿与自然妊娠早产儿相比,更易患RDS,且畸形率及病死率均较自然受孕儿高,故仍应慎重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方式,并加强孕产期监护。

  • 标签: 并发症 治疗转归 试管婴儿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TOF)患儿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32例小儿TOF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34例;年龄4个月至12岁,平均12.85岁。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造影检查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性手术,部分病例以自体心包或带瓣自体心包扩大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对合并畸形作相应处理。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4例(3.03%),其中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随访129例,随访时间12~90个月;失访3例。6例残余微量分流,生长发育正常,无不适。结论对症状显著的TOF患儿应尽早手术矫治,提高手术水平,加强术后监护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法乐四联症 外科学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浴热净搽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外感高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35%乙醇擦浴;观察组予小儿浴热净搽剂擦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降温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1h后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3h后对照组体温有回升趋势。观察组体温呈渐退状态,维持时间长;对照组体温呈骤降状态,维持时间短。结论小儿浴热净搽剂降温效果较好,患儿体温呈渐退状态,维持时间长,副反应小,给药途径适宜。

  • 标签: 热证 外治法 浴热净/治疗应用 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 儿童
  • 简介:小儿脓胸大多数继发于肺部感染,若就诊不及时、脓液黏稠、引流效果差易形成包裹性脓胸,最终形成慢性脓胸,需要开胸行纤维板剥除术,严重者导致胸廓畸形。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小儿急性脓胸,采用胸腔灌洗、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急性脓胸 持续负压吸引 胸腔灌洗 吸引治疗 纤维板剥除术 包裹性脓胸
  • 简介: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60例有呕吐表现并除外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及颅内病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在洗胃、上半身抬高、鼻饲喂养、补液支持等处理基础上予吗丁啉止吐;观察组(n=28)加服复合凝乳酶胶囊(内容物),连用5d。统计两组3d及5d临床有效率;观察口区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3d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治愈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及鼻饲喂养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凝乳酶治疗新生儿功能性呕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呕吐 复合凝乳酶/治疗应用 婴儿 新生
  • 简介:1病例摘要患儿女,10个月。以“周身红斑,水疱,脱皮伴发热5d”为主诉入院。患儿给予退热剂后肩部,前胸初起散发红点,次日晨起出现红点处变为水疱,粟粒大小至中午发热达38.5℃,水疱变大(在当地用药1d,不详)第4d出现手臂及躯干表皮大片脱落呼吸气促,哭闹无力,状态差,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手臂处糜烂面色暗,可见散在薄壁松弛水疱有破溃,尼氏征(+),血液及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入院诊断:中毒性大疱表皮松懈症。患儿入院后3h转入儿科抢救室,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一般状态差,呻吟状,双上肢不自主抖动,末梢凉,右下肢血压98/71mmHg,心率144次/min,入院后予盐水扩容,镇静,吸氧,万古霉素与马斯平联合抗炎,甲基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免疫反应,丙种球蛋白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入院第3d精神状态好转进食有力,对症给予口服补液盐。入院第6d面部有结痂无新鲜水疱形成。入院第8d面部及双下肢结痂及坏死表皮脱落露出粉红色皮肤。入院第9d患儿转入外围继续治疗,第20d痊愈出院。2护理2.1病房要求室温控制在23℃~26℃之间,湿度在55%~65%,房间早晚用紫外线消毒2次/d,室内物品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

  • 标签: 大疱 水疱形成 糜烂面 下肢血压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静脉留置针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对23例经X线、CT、MRI诊断明确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介入治疗技术,即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行旋髂内动脉、旋骼外动脉或闭孔动脉DSA血管造影,并灌注溶栓性药物、解痉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结果23例儿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儿经介人治疗1—2次,3个月复查,疼痛消失,跛行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侧股骨头塌陷变凸,死骨吸收,新骨形成。结论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于骨质生长旺盛期,采取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灌注药物浓度高,作用强,改善血供快,关节功能可望完全恢复。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儿童
  • 简介: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已成为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该文旨在总结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而探讨合理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其治疗后的生存状况。结果1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接受全程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5~74月)。9例无瘤存活,1例死亡,1例肿瘤转移,1例未发现肿瘤残留但术后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结论手术及规范化疗能有效提高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化疗 手术 甲胎蛋白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手术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对5例确诊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于全麻下行腹腔镜Ladd’s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0±1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2.8d,无并发症,远期疗效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创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
  • 简介:脓毒症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国内普遍采用2012年更新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包括快速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原发病灶的清除、抗生素的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镇静镇痛治疗等,在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保护各脏器功能。

  • 标签: 脓毒症/治疗 休克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Rex分流术及Warren分流术治疗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作者采用分流手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8例,其中Rex分流手术5例(2例为断流手术后出血复发),Warren分流手术3例。Rex分流术选取自身门静脉Rex窦与扩张的胃冠状静脉等做吻合,并在血管吻合前后测量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不同程度地降低。Warren分流术将游离脾静脉与左肾静脉相吻合,吻合前后均测门静脉压力。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如同龄儿,均未出现门脉高压性脑病;1例于术后16个月再出血1次,后未再出血,7例无再发出血;1例术后出现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痊愈;1例行脾动脉结扎术患儿术后出现脾梗死,间断发热1个月。结论分流手术治疗门脉海绵样变,预防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

  • 标签: 门静脉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院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口服中药及静滴利巴韦林;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手足口病/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柯萨奇病毒 肠病毒 传染病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