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滇桂诗坛在“学杜诗”方面,有三个特点,比较显著:题材上多写时事;文体上多用歌行体;诗论上坚持雅正、质实,普遍推崇杜甫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批判精神与“会通”“求新”“杜诗有法”“转益多师”的诗学观。时事诗、歌行体、唐宋互参、诗史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推崇但不盲从的学杜观念反映了滇桂诗坛在接受杜诗时的深度与高度,其背后所彰显出来的“师古”与“自立”结合的理路以及致力于传统诗文创作的追求和实践,既是清代滇桂文学创作与诗论趋于自觉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其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表现。在清代滇桂诗坛杜诗接受研究比较薄弱,以及滇桂地区位居中华文化与越南等东南亚文化圈交汇处的背景下,上述探析具有比较重要的诗学意义和认识价值。

  • 标签: 清代 滇桂诗坛 杜诗接受 诗论 师古 自立
  • 简介:子弟书作为一种极具文学价值的诗赞体曲艺,其对《红楼梦》的接受与重构呈现出世俗化与诗化两种倾向。在主题上,《红楼梦》子弟书既表现出对“公子与红妆”传统言情范式的回归,又或多或少寄寓了创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喟叹;在人物的改造上,既突出了宝玉的多情和对爱情的坚贞,又赋予了他金貂公子的调笑与轻浮,而睛雯的温柔和顺、贞节贤德,也与原著大不相同;在情节上,既有对原著琼花碎玉式的小情节搬演,又有独立主脑的大故事重构;在语言上,浓烈的赋笔抒情、华艳多姿的文辞反映出子弟书创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及其对《红楼梦》诗美特征的传承。

  • 标签: 子弟书 红楼梦 接受 重构
  • 简介:文学作品在网民中的接受情况可从其在网络媒体中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公众参与的自发性以及话题的活跃程度等角度来观察。《红楼梦》不仅拥有众多专题网站和论坛、贴吧,在微博、微信群等公众选择话题的社交媒体中保持着热度,也是许多网络作者竞相模仿的对象。以知名作品人物为对象进行再创作的“同人小说”是网络文学中一个热门类型,“红楼同人”即在网民的活跃参与中诞生。作为一种情感产物,同人小说不讲究与原著情节或逻辑的契合,而突出情感和态度,因而,《红楼梦》丰富且具有超越性的主题被简化为最通俗的爱情和事业。红楼同人的趋同特性一方面与网络流行小说的通俗文学本质有关,一方面也反映出网络读者的情绪强度和集体阅读偏好。

  • 标签: 红楼梦 同人小说 网络文学
  • 简介:朝鲜是最早输入儒家文化的国家,也是极其遵从儒家文化的国家。因此,朝鲜文人在接受与批评明代文学时也体现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具体表现为:以维护儒家政治统治、道德教化为最高标准,以能够美颂和适度讽刺者为优秀之作,更倾向于认同儒者的作品。这种儒学化特色符合传统儒家文学批评的主流,有利于朝鲜的文学批评向着儒学正统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文人自我道德、社会道德的完善和政治的稳定。但是,这种儒学化的接受、批评标准也有负面影响,比如过分强调作品的教化、美颂作用而忽视了文学的艺术性,过高评价儒者的作品也使得朝鲜的部分文艺批评有失客观和公正。

  • 标签: 朝鲜文人 明代文学 接受 批评 儒学化特色
  • 简介:台湾国民党文宣机构1950年代组织了“战斗文艺”运动,一时间“反共文学”辅天盖地,乃至成为台湾战后文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但是,台湾文坛的主流话语、台湾本土派的文化立场和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史”著述对此却做出了不同的阐释。由此所形成的“文学场域”,在两岸关系不断发生变动的语境下,其彼此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表现出话语结构重组的流动。其间既是缘于政治力的强势运作乃至审美心理的迷失,又是缘于各种政治力存在着话语和力量的角逐及其“过程”的复杂性与流动性,更是缘于一个同宗同源的“文化共同体”。

  • 标签: 1950年代 台湾“反共文学” 传播与接受
  • 简介:<正>蓝星诗社成立于1954年3月,它以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等为核心,其主要成员有夏菁、蓉子、罗门、周梦蝶、向明、方莘、黄用、吴望尧、琼红、邓禹平、史徒卫等。蓝星诗社是个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主义诗社,它没有社长,没有统一的宗旨和美学纲领,主办的诗刊也变化多样。最初有覃子豪和余光中借《公论报》副刊先后主编的《蓝星周刊》(1954

  • 标签: 蓝星诗社 象征主义 余光中 蓝星周刊 覃子豪 周梦蝶
  • 简介:"齐梁体"虽毁誉相参,但自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齐梁体是指自永明迄于唐初以"声病"为主要特征的诗歌总和,它上承"古体"、下启"沈宋新体"(即律诗),具有过渡性质.齐梁体还有藻绘、艳情等特征.历代对"齐梁体"的关注颇有消长.明代的杨慎欲以"含蓄蕴藉"救"齐梁体""秾丽"、"绮靡"之失,提出"风致"说,由此领引明代学习六朝诗歌的思潮,"齐梁体"始真正进入学人的视阈.

  • 标签: 齐梁体 声病 风致说 六朝派 诗歌 中国
  • 简介: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前的早期译介和传播、建国后50-70年代的“反苏反共作家”、80年代的“解禁作家”、90年代的“反极权主义作家”、新世纪以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世界经典作家”。这一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较长时间受到了国际冷战对峙和国内极左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总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和现实指向。其发展趋势是作品本身的经典性因素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乔治·奥威尔 中国大陆 传播 接受
  • 简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在当下历史与文化语境中聚讼不已的阐释焦点。因此,了解和分析当下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对于认识目前中国社会不同人群的文学趣味与思想立场乃至探索全社会精神实践的取向与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鲁迅作品 接受状况 文化语境 阅读 调查 中国现代文学
  • 简介:传统的翻译研究或从译作与原作的关系出发,或从译者的文化态度出发,但都忽视了文本接受的主体——读者的存在。本文借鉴文学理论中接受美学的有关思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史上有关"读者关照"的现象和特点进行探讨。

  • 标签: 接受美学 读者关照 审美距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8
  • 简介:以电子化传播的全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传播体制,网络技术不仅影响网络文学创作的形式,网络文学传播拥有这样一些明显的传播优势或特点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8
  • 简介:作为鲁迅对于中国小说的,鲁迅杂文中确实包含了大量关于古代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论述,的鲁迅(注

  • 标签: 分裂趣味 学文体 抵抗立场
  • 简介: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进入“跨国转向”以后,人们的注意力随之转移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身上。欧阳昱是中澳文学交流中不容忽视的双语作家,“跨国书写”是他创作最典型的特征。无论是澳洲还是中国,在欧阳昱这面镜子中看到的都是“他者”。文章以欧阳昱的双语诗歌和英文创作为例,从文化身份、文本策略、文体风格三个方面梳理欧阳昱创作中的跨国书写特征,并分析其作品在中澳双边接受中的“他者化”遭遇的原因。

  • 标签: 欧阳昱 跨国书写 文学对话 摒弃 挪用
  • 简介:“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在戏曲史上是一个创举,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从传统“唱对台戏”反观“同城汇演”现象,剧种特色是关键,也是看点所在,是观众审美期待所在。从移植改编审视剧种特色和“戏保人”现象,“戏保人”的剧目,易于移植改编和流传,在移植过程中要根据行当特色和剧种风格进行改编,使之彰显本剧种特色。中国戏曲是求“美”的艺术,美是它的极致,要从舞台装扮重塑戏曲的“美”。

  • 标签: 桃李梅 传承 接受
  • 简介:本文选择若干日耳曼学者为个案群体,即区分作为北大出身的冯至(通过纵向的时段线索)和清华背景的季羡林、李长之、杨业治等,来探讨现代中国荷尔德林接受史的一个面相,进而从荷尔德林的中国结缘讨论德文学科史的深层问题,强调学者学术趣味形成受到学术语境和生性选择的双重制约;学术传承的代际迁变、中外激荡氛围里的刺激成长和中国日耳曼学传统的初步建构的关系;中国日耳曼学的建构形成最终和本土问题引发的主体意识之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荷尔德林 冯至 季羡林 李长之 杨业治 接受史
  • 简介:曲亭马琴在金圣叹评点的影响下,对《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持否定态度,并对其中的残忍血腥描写深感不满。然而,曲亭马琴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垒圣叹评点的缺陷,即前后观点往往摇摆不定甚至自相矛盾。而且,马琴还对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的真伪问题提出质疑,并断定古本《水浒传》中施耐庵的序言也为圣叹伪作。

  • 标签: 曲亭马琴 金圣叹 《水浒传》评论 辩论无定 真伪
  • 简介:《聊斋志异》中聂小倩的故事由香港电影人从上世纪60年代至2011年导演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由于时代背景、大众审美的变化等原因,三版《倩女幽魂》呈现了不同的主题与特色,但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大众审美情趣与情感的变化。

  • 标签: 倩女幽魂 接受美学 主题 特色
  • 简介:奈保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在翻译领域,奈保尔作品译介的选择性受到了作家宗教观念和历史政治观念的影响。在研究领域,国内学界回避了对奈保尔政治立场的探索,而专注于研究奈保尔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同时又将奢保尔置入中国语境,进行比较研究。在对奈保尔的接受上,国内作家和普通读者倾向于将奈保尔塑造成文学大师和风流才子,而学界则更青睐奈保尔的文化流散者身份?,

  • 标签: 奈保尔 译介 接受特征
  • 简介:会议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落实一视同仁政策,推动城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纳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并对严重欠薪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逐步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范围;

  • 标签: 农民工子女 劳动保障权益 接受教育 权利 平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简介: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生动地描写了张大民一家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在艰苦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其中带有幽默意味的对话是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之一,本文将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运用接受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简要地分析小说中对话修辞信息的接受类型。一、信息减值接受在修辞活动过程中,接受者对表达者的修辞信息接受减值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即接受者没有充分领略表达者话语信息的全部内容,或是仅仅片面地接受了其表面信息,而未

  • 标签: 小说语言 接受者 话语信息 接受修辞学 信息接受 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