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常规微波烧结法制备WC-Co硬质合金时,表层区域出现严重的脱碳现象,导致表层和中心区域的组织显著不同,即产生核壳结构,对合金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作者以WC粉和Co粉为原料粉末,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88%WC-12%Co(YG12)和94%WC-6%Co(YG6)硬质合金,在混料时添加炭黑,避免合金中脱碳相的生成。检验表明:当炭黑添加量(质量分数)接近0.2%时,YG12和YG6的抗弯强度(TRS)分别达到3109和2642MPa;硬度(HRA)分别为88.7和89.8。此时,合金表面和中心区域具有一致的显微组织结构,没有发现脱碳相η(W3Co3C)。但当炭黑添加量超过0.2%时,大量析出的石墨相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对硬度产生不利影响,当炭黑添加量为0.4%时,YG12和YG6的抗弯强度分别只有2465MPa和2213MPa。

  • 标签: 微波烧结 WC-CO硬质合金 粗晶 力学性能
  • 简介:乾嘉间著名文言小说家屠绅宦滇期间,曾三次领运斤入京,其行程却并不为学界所知。本文梳理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屠绅三运京的朱批、录副奏折和题本,将这些原始记载排比归纳,勾稽出屠绅三运京的详细行程。屠绅作为运官,奋勉急公,允称能吏。本文同时考辨了屠绅在滇宦迹,认为屠绅乾隆五十四年九月始抵寻甸州任。乾隆五十三、五十四年间,屠绅以从五品的寻甸知州,接署正七品的广通知县,有遭排挤的因素。

  • 标签: 屠绅 三运京铜 抵寻甸州任 生平事迹考
  • 简介:研究了双环已酮草酸二腙(BCO)与(Ⅱ)的显色反应,建立了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的光度分析方法。在氨性缓冲溶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CTMAB作用下,(Ⅱ)与BCO形成蓝色的配合物,配合物在606nm处有最大吸收,(Ⅱ)的含量在0~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9×104L·mol^-1·cm^-1。该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铝合金中的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双环已酮草酸二腙(BCO) 光度法 铝合金
  • 简介:浮雕的材质、构思创意与制作工艺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的材料特点、构思创意与制作工艺并重。同时也要兼顾构思创意必须遵循的原则、制作工艺简述与注意事项、构思创意与制作工艺的关系等。一副完美的工艺品必须是三者的最完美、最优化组合。

  • 标签: 材料 构思创意 制作工艺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隆间骨折在康复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人股骨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并与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较,评价人性化护理前后的综合评价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评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康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隆间骨折是一种老年人较常见的下肢骨折。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活动的增加,该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11年2月至6月应用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20例,获得满意效果。以往治疗多采DHS治疗,但出现内固定物失败情况及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较多。现介绍小切口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隆间骨折的疗效。手术时间约45min~70min平均60min,出血量少,约150ml~300ml,平均200ml。20例全部达到临床愈合,关节优良率达到91%。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隆间骨折20例。结果术后X线片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或骨不连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肢无短缩。全部病例获随访,平均愈合时间2月。结论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隆间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优良。

  • 标签: 股骨粗隆间 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小切口
  • 简介:股骨隆间骨折是一种外科常见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占全身骨折的1.4%[1]。以往股骨隆间骨折的治疗以牵引为主,由于长期卧床,使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上升,因此,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其中动力髋螺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治疗股骨隆间骨折的"金标准"[2]。近年来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动力髋螺钉 解剖型钢板 疗效满意 坠积性肺炎
  • 简介:我有幸曾跟随俞振飞先生做“俞学”的记录整理及史料研究、理论探索达十四年之久,曾经尽心竭力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我应该、也有必要为“俞学建构”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俞振飞 大师 纪念 鉴别 史料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价应用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隆间不稳定骨折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71-92岁,平均81.3岁。骨折类型Evans分类Ⅲ型26例;Ⅳ型20例。结果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9.5d。住院时无死亡病例,发生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0例获随访,随访6月-5年,平均12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7例,良25例,差8例,优良率80%。结论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隆间骨折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双动股骨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例65岁以上股骨隆间骨折后行DHS内固定手术后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给予处理,其中8例行切开复位DHS再次固定,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13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经过平均时间为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6.7%。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隆间骨折失败与患者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及术后功能锻炼有关,对于DHS内固定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 标签: DHS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60例,都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3±0.12h和632.62±150.65ml。治疗后随访3个月,60例患者中优32例,良2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可减少创伤,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髋部骨折
  • 简介:对用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时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只要严格地控制操作过程中的溶液pH、显色温度和时间、冷却温度,并且在配置缓冲溶液时一定要调制pH值到9,在检测时就会收到准确度精密度都较好的测定结果.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影响因素 准确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力髋部螺钉(DHS)和Gamma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隆间骨折的差异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DHS组和Gamma钉组,分别对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颈干角丢失度等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患部髋关节进行综合评分以判断疗效。结果术后随访,Gamma钉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DHS组(p<0.05)。结论Gamma钉和DHS内固定方法均是治疗股骨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在控制手术创伤方面Gamma钉内固定更优于DHS内固定.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Gamma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3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3~7天。结果随访12—84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关节脱位。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良15例,中4例,差l例。优良率86%。结论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粗隆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水泥长柄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尽量降低围手术期的各种并发症。方法对2010年06月至2011年06月我科收治的33例老年股骨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所有老年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期间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结论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较高,但只要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能取得满意效果,使其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股骨隆间骨折患者81例,分别接受动力髋螺钉(DHS)、Gamma-nail、股骨近端髓内钉防旋螺旋刀片(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指标。发现Gamma-nail组、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三组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对EvansⅠ、Ⅱ型骨折,应用三种内固定皆可;对EvansⅢ、Ⅳ、Ⅴ型骨折,宜选用Gamma-nail和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尤其适用PFNA。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Gamma-nail PFNA
  • 简介:通过不同含量的金合金的取样试验,确定具有代表性铜合金的取样量。将取样用王水分解定容后,经试验,分取适量铜合金溶液加活性炭分离富集,过滤并洗净活性炭,灰化灼烧。金颗粒用王水溶解,用盐酸赶硝酸并蒸发至无酸味后,在pH2~3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里,用氢醌标准溶液滴定金,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在1.5%~3.5%,金的加入回收为98.0%~100.5%。

  • 标签: 铜金合金 氢醌容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丛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5~2010-1在我院就诊的54例实施股骨隆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腰丛阻滞与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监测麻醉前后各种指标,记录麻醉前后患者感受,及不良反应次数和程度。结果显示腰丛阻滞组和硬膜外阻滞组麻醉后15min,30min,60min,SBP,DBP,HR,SPO2较麻醉前下降,硬膜外阻滞组比腰丛阻滞组麻醉后15min,30min,60min,各指标下降更明显。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隆骨折手术腰丛阻滞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腰丛阻滞 硬膜外阻滞 股骨粗隆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B组22例各,A组采用Gamma钉治疗,B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多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隆间骨折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相似,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早,降低了老年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 标签: 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