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本刊一律采用全文连续计码脚注制。二、体例(一)著作类①武步云著《法与主体性原则的理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334页。②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366页。(二)论文类①孔祥俊《论连带责任》,载《法学研究》1992年第4期。(三)译作类

  • 标签: 主体性原则 法学研究 连带责任 注释体例 民法学 论文类
  • 简介:本刊设“综述”、“论文”、“评论与回应”、“专辑”和“书评”五个栏目。“综述”栏目发表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某一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计量和经验研究文章,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15,000字;“评论与回应”栏目发表对已在本刊发表过的论文的评论和原作者的回应;“专辑”栏目发表特定主题或专题研讨会的论文;“书评”发表通俗、可读的中文经济学新书的介绍和评论。本刊投稿以中文为主,海外学者可用英文投稿,但必须是未发表的稿件。文章在本刊发表后,作者可以继续在中国以外以英文发表。以下为投稿体例

  • 标签: 经济学 投稿 论文长度 季刊 专题研讨会 学术动态
  • 简介: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三、引用同一文献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及参考文献范例(一)著作、教材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255页。

  • 标签: 人大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举例

  • 标签: 注释体例 文献信息 法律史 连续编号 古文献 直接引用
  • 简介:摘要方书的体例自秦汉时期确立以来不断发展完善,至两宋方书体例的创新达到一个高潮。《普济本事方》在方剂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叔微的临床医案及其"所得新意",因此以"本事"为名。从《普济本事方》编撰伤寒内容的体例出发,以方剂、医案、医论3种要素的编排体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术重点的表达与著作体例结构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全书以方为纲,通过医案、医论对方剂进行解释说明,并勾连方剂之间的关系,扩展相关内容,将方、案、论合为一体,结合临床实际与理论分析,进一步解释、证明所载方剂的疗效,并结合历代方书体例的变迁,阐述案论结合佐证方剂有效性是方书类编撰体例的重要特征。

  • 标签: 许叔微 《普济本事方》 编撰体例 方剂疗效
  • 简介: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三、引用同一文献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及参考文献范例(一)著作、教材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255页。

  • 标签: 法律评论 比较宪法 法律出版社 文中 中外法学 LEGAL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举例。(一)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2]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 标签: 文内注 法律评论 中国宪法 胡锦光 韩大元 原始出处
  • 简介:一一般体例(一)本刊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注码样式为[1][2][3]等;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二)正文中引文超过100字时,不加注引号,直接将引文部分左右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

  • 标签: 法学注释 注释体例 研究生法学
  • 简介:本刊设“综述”、“论文”、“评论与回应”、“专辑”和“书评”五个栏目。“综述”栏目发表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某一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计量和经验研究文章,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15,000字;“评论与回应”栏目发表对已在本刊发表过的论文的评论和原作者的回应;“专辑”栏目发表特定主题或专题研讨会的论文;“书评”发表通俗、可读的中文经济学新书的介绍和评论。本刊投稿以中文为主,海外学者可用英文投稿,但必须是未发表的稿件。文章在本刊发表后,作者可以继续在中国以外以英文发表。以下为投稿体例

  • 标签: 经济学 投稿 论文长度 季刊 专题研讨会 学术动态
  • 简介:就《文心雕龙》撰著体例而言,刘勰依据汉易象数原则及马融对“大衍之数”的解释,原本只将全书定为五十章并分为上下两篇;依汉易对“太极”及“三才”说的解释,由《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构成总论,《原道》则相当于“其一不用”的“太极”。由《辨骚》至《书记》为上篇文体论,依“取象”原则,旨在论文体渊源与流变;下篇旨在论“问数”,而《神思》至《总术》又是集中阐述“驭文之术”;上篇《原道》以下及下篇《神思》以下各篇篇第次序都是依取“两两相偶”的解易体例排定的,故《文心雕龙》通行本各篇篇第次序当为原貌。依象数不离及八宫卦原则,上篇与下篇又存在着对应关系。总之,刘勰《文心雕龙》的撰著体例是依取汉易象数学的解易体例而确立的。

  • 标签: 《文心雕龙》 汉易象数原则 撰著体例 刘勰
  • 简介:本刊设“综述”、“论文”、“评论与回应”、“专辑”和“书评”五个栏目。“综述”栏目发表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某一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计量和经验研究文章,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15,000字;“评论与回应”栏目发表对已在本刊发表过的论文的评论和原作者的回应;“专辑”栏目发表特定主题或专题研讨会的论文;“书评”发表通俗、可读的中文经济学新书的介绍和评论。本刊投稿以中文为主,海外学者可用英文投稿,但必须是未发表的稿件。文章在本刊发表后,作者可以继续在中国以外以英文发表。以下为投稿体例

  • 标签: 经济学 投稿 论文长度 季刊 专题研讨会 学术动态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后注采用"某某书,第×页。"或者"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同上注,第×页。"四、注释举例(一)著作:

  • 标签: 注释体例 法律评论 人大 马克思恩格斯 资料 中国民法典
  • 简介:1.文档标准:正文使用Word文档、五号宋体;引文超过120字(外文5行)(引诗超过10行)另起、用五号仿体。注释用小五号宋体。

  • 标签: 人文研究 WORD文档 稿件 德语 宋体
  • 简介: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三、引用同一文献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书,第X页'。四、注释及参考文献范例(一)著作、教材类:

  • 标签: 人大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

  • 标签: 文内注 法律评论 原始出处 法律史 比较宪法学 中国民法典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同上,第×页"。四、注释举例(一)著作: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 标签: 法律评论 人大 注释体例 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民法典 法律史
  • 简介: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三、引用同一文献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及参考文献范例(一)著作、教材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255页。

  • 标签: 人大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正>一、来稿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后注采用"某某书,第×页。"或者"某某

  • 标签: 注释体例 法律评论 人大 马克思恩格斯 资料 中国民法典
  • 简介: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二、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三、引用同一文献的,如果两个注释并非相邻,分别列出完整的文献信息;如果两个注释相邻,则采用'同上注,第×页'。四、注释及参考文献范例(一)著作、教材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 标签: 人大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