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PICC导管有2个管,为5Fr型号,导管较粗。在置入双PICC导管时,其末端与导管为一体,不能剪裁,因此使用时多对导管前端进行剪裁。以往,我们都是用无菌剪刀进行剪裁,每次都需使用一个拆线包,若需要剪裁的导管过多,则会出现拆线包不够用而需要护士临时去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操作、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医疗卫生用品的消耗。我科自2011年2月开始使用扩皮刀进行剪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 双腔 医疗卫生用品 拆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68例三二囊管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应用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恢复期保健等,认为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防止三二囊管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达到止血目的。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止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护理
  • 简介:静脉综合征(SVCS)是由于肿瘤本身或其转移的淋巴结病灶压迫到上静脉,甚至在上静脉内部形成栓塞而引起的阻塞综合征,97%为恶性肿瘤引起,以肺癌最为常见,约占75%,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3月—2009年8月应用OPEN式KLF-A型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的上静脉综合征68例,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全身伽玛刀治疗 上腔静脉综合征 护理经验 恶性肿瘤 阻塞综合征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三两囊导尿管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46例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三两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期间利用其外气囊和无菌纱布进行导尿管外固定;对照组使用双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24h、72h、120h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三两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适用于女性患者留置导尿。

  • 标签: 三腔两囊导尿管 导尿 护理管理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主要威胁是突发性破裂或夹层累积重要分支血管而造成供血脏器缺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为开胸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其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而老年患者多有严重并存病,常不易耐受.1994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Dakc[1]利用内隔绝术(endovascularexclusion,EVE)治疗StanfordB型夹层获得成功,我院自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该手术[2].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护理
  • 作者: 罗超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11-09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年 第6卷 第3期
  • 机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湖北 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期间,收集100例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为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参照组的生活质量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症;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干预在羊膜穿刺介入性产前诊断工作中,对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作为探究方向,分析改善措施。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收治的100名孕妇,所选孕妇检查时间在2018-3月~2020-4月中,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区分方式为应用于护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并不包括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为确定护理效果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探究护理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带来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两组孕妇使用不同护理方案后,在生各项指标数据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在护理干预下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负面情绪,有利于羊膜穿刺介入产前诊断的实施,保证穿刺的穿刺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羊膜腔穿刺介入性产前诊断 作用
  • 简介:蛛网膜下出血伴发癫痫的观察与护理杨香霞张冠琴(山东省立医院,250021)蛛网膜下出血常伴发癫痫,其发生机制,为蛛网膜下出血发病时,引起弥漫性脑血管痉挛,使同侧乃至对侧脑血流降低,脑缺氧性刺激引起癫痫发作,同时,由于血液对大脑皮层的直接刺激,也...

  • 标签: 下腔出血 蛛网膜 癫痫持续状态 再出血 观察与护理 癫痫发作时
  • 简介:单心室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左右心房经两组房室瓣或一个单房室瓣与单一心室连接,流出可有可无,且80%~85%伴大血管转位.此类手术的成功率较低.我院于2000年5月21日成功地为1名左旋心患者作了全静脉-肺动脉吻合及右侧上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护理配合 心脏病 手术治疗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蛛网膜下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当做观察样本,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及研究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4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既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又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联合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开始,对80例确诊的PICC置管患者建档并展开实验,将患者分组并实施不同穿刺定位措施,研究于2022年2月结束。实验期间,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接受超声下PICC置管;而另外40例患者则接受的是超声联合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记录为观察组。结合观察两组患者的尖端定位率、尖端异位率。并对患者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中出现脱管、移位、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中尖端定位率、尖端异位率分别是95.0%和5.0%,对照组患者的尖端定位率、尖端异位率则分别是70.0%和30.0%,进行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随访显示,在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对照组中4例导管移位,4例导管脱落,还有5例导管堵塞,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PICC置管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尖端定位的准确率,避免出现尖端异位的情况,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的情况,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超声 腔内心电图 PICC尖端定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期间长期留置双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80例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血液透析期间长期留置双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两组行不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以及全程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5.00%)低于参照组5(17.50%);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生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患者总满意度,研究组40(100.00%)高于参照组31(77.50%);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长期留置双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调查,患者对全程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高,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备推广条件。

  • 标签: 血液透析 留置双腔静脉导管 全程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50例行腹腔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外科学 胆总管结石/护理 腹腔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心电定位对PICC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作用。方法:通过组建品管团队,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及实施

  • 标签: 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穿刺成功率
  • 简介:蛛网膜下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脊液 置换疗法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作者: 苗丛胡凤琼杨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紊乱损害了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是心内科治疗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部分患者虽然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自1958年首个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应用到临床以来,起搏器治疗发展迅猛。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也在40余年来不断扩大,目前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某些晕厥和严重的心力衰竭。三腔起搏器同步化治疗(CR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非药物治疗手段,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病死率。三腔起搏器在治疗顽固性心衰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目前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护理现状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