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6年5B8日发生在闽北的一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环流作用下,江淮流域的MCC东移加上高空弱冷空气的南下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低层的低空急流辐合、近地层的暖式切变和地面的低压环流引起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这次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同时通过对卫星云图扣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具有中气旋特征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

  • 标签: 冰雹 T-LogP图 MβCS 中气旋 超级单体风暴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C气象卫星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8-08-20发生在渭河下游的对流性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和贝湖冷槽分裂南下冷空气在渭河流域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低层切变线、涡、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卫星云图上有圆形暴雨云团特征,tBB值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暴雨发生前自动气象站地面要素特征表现明显,地面能量锋区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对暴雨的监测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性。

  • 标签: 渭河下游 暴雨 自动气象站
  • 简介:介绍了MICAPS本地化改造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方法,包括建立合理的时间表文件DATATIME.TAB和WS.DAT,修改不适应业务需要的批处理,建立各类地理信息的地图线条数据和综合图,修改MICAPS系统外观,以及本地数据在MICAPS的应用经验.

  • 标签: 二次开发 MICAPS 气象通信 9210工程 气象资料 地理信息
  • 简介:介绍了SYBASE数据库系统和Sybase数据库在9210工程中的应用,并阐述了9210数据库系统的二开发方法,以充分发挥9210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 标签: SYBASE 数据库 开发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发生在通辽市的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烈发展的高空槽是触发暴雪的动力机制;低空急流与地面西南气流在低层积聚大量水汽辐合,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条件;涡度和散度、能量与比湿等与暴雪关系密切;自动气象站逐时风场中“逆切变”的存在与强降雪发生时间和影响区域有较好的对应;雷达产品特征对暴雪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标签: 暴雪 动力机制 低空急流 物理量
  • 简介:根据GOES-9(GeostationaryOperationalEnvironmentalSatellite)可见光卫星云图和韩国济州岛探空资料等,利用RAMS(RegionalAtmosphericModelingSystem)模式(6.1版)对2009年3月17—18日发生在黄海海域的一大风条件下出现的海雾天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卫星云图所显示的雾区范围相比,模拟结果对海雾的生成、发展、移动都有较好吻合;云水混合比是影响大气水平能见度分布的主要因子,云水混合比大值区主要集中在距地面300m以下的低空;雾区存在几个云水混合比大值区,并分布在不同的高度,说明海雾的团状不均匀结构;海上平流雾常发生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RAMS模式对此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 标签: 海雾 三维数值模拟 水平能见度 卫星云图
  • 简介:由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组织的中国北极第二科学考察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考察船赴北极考察。我院卞林根、逯昌贵同志参加了此次考察。我院承担北极大气边界层观测任务,并在

  • 标签: 北极 科学考察 大气边界层 水汽变异 气象探测
  • 简介: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河北中南部地区根据云系特点首次采用多层次水平催化和垂直验证的方式对层状云进行人工催化和探测。本文利用机载仪器所取得的飞机探测资料,结合实时天气、卫星、雷达、探空和雨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北春季层状云增雪作业的技术指标,探讨了航测微物理参量和卫星、雷达、探空等资料在作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云在发展期雷达回波由15dBZ逐步上升到25-35dBZ,卫星反演的云顶高度、云顶温度、有效粒子半径、光学厚度等都有增加;云在中后期有效粒子半径、光学厚度、液水路径迅速下降,雷达回波同时减弱。在高度3177-5723m之间过冷云滴达100-700个/cm^3,含水量在0.01g·m^-3左右,最大0.081g·m^-3,云粒子主要在此增长,形成降水粒子,该区间适宜催化。作业后,影响区内云体发展,雷达回波增强,出现35dBZ强回波,且强回波中心扩大;卫星反演的云顶高度、光学厚度等比对比区有明显增加。

  • 标签: 层状云降水 云粒子 飞机探测 雨滴谱 雷达回波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2005年7月1日晚到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和陕西关中东部的局地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大暴雨过程发生在深厚的上升气流中,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和输送.地面冷空气的堆积触发了低空急流左前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爆发,关中东部喇叭口地形对气流的狭管效应和地形爬升作用增大华山附近的雨强。深厚的上升气流和有利的散度场分布有利于正涡度增长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为强降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 标签: 区域性暴雨 正涡度 辐合 中尺度对流系统
  • 简介:2018年6月24—26日,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召集、韩国国家气象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韩国气科所”)和韩国气象厅承办的季节至季节(S2S)区域研讨会在韩国庆州举行。会议以“亚洲各国在S2S方面的研究活动”为主题,旨在交流亚洲各国和各区域在S2S预测及其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并研讨各国在WMOS2S第2期研究计划下的合作机制。会议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美国等国S2S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专家介绍本国S2S预测研究和业务应用情况.

  • 标签: 韩国 季节 世界气象组织 预测理论 科学研究所 研究活动
  • 简介: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各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州南部地区一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中高纬度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北部下滑的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玉树南部区域时,容易触发玉树州南部地区大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大降水过程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是此次大雨天气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A〈-16g/(hPa×cm2×s)时,有利于降水天气出现;玉树南部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密集带,且其值大于80℃(76℃),并存在高能舌,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 标签: 玉树南部地区 降水 成因 分析
  • 简介:1概述2003年6月7~10日呼伦贝尔市全市持续低温,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7~11℃,是40年来同期极值,属历史罕见,特别是6月7日夜间到8日凌晨,新巴尔虎左旗降鹅毛大雪,雪量达4mm,出现了6月飞雪天气,导致部分羊羔和已剪毛的羊冻死,全市在遭受严重干旱同时又有百万亩农田遭霜冻袭击.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冷涡 极地冷空气 高空槽
  • 简介:1概况由美国气象学会和法国气象局联合举办的第10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变化中的南半球气候”国际大会(10ICSHM0)于2012年4月23—27日在地处大洋洲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首都努美阿市(Nou—mea)召开。

  • 标签: 南半球 气象局 海洋 美国气象学会 国际大会 大洋洲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区域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21~22日罕见特大暴雨和2011年7月24日大暴雨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中尺度影响系统。分析发现:这2暴雨过程都是槽冷锋类暴雨过程,中尺度影响系统也基本相同,降水效率相当,但降水极值和暴雨范围相差很大;充足的水汽输送、强的动力条件和高降水效率是2012年7月21~22日极端降水的原因之一,河北中部长达6h列车效应是这次极端降水的关键原因;低层θse锋区和切变线南侧急流的有利配置是造成河北中部列车效应的关键原因,是槽冷锋类暴雨强降水持续时间和能否出现极端降水的预报着眼点之一;锋面前侧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主要中尺度影响系统,强降水落区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分布,根据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演变预报暴雨的落区比依据低层涡东南象限预报暴雨落区更精确。

  • 标签: 特大暴雨 中尺度 锋生 对比 预报着眼点
  •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对2007年7月21日发生在湛江的一强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强对流的气流结构、垂直涡度、雷达回波及含水量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回波最大强度与雷达实测结果较吻合。模拟的强对流发展阶段气流结构的典型特征为下层水平辐合,上层水平辐散,气流在5km高度发生转向;处于成熟阶段的底层辐合比发展阶段的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地层气流先辐合后辐散,下沉辐散气流一直持续到冰雹云消散。模拟的风暴云高含水量中心与强回波中心相对应,出现在上升气流最大区域附近,这说明该风暴云的动力场与物质场配合较好。

  • 标签: 强对流 流场 回波强度 要素场
  • 简介:采用NCEP逐日4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3月发生在新疆中天山城市暴雪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诊断计算包括中尺度分析、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水平散度、垂直速度、高低空风场、螺旋度、假相当位温等。结果表明:暴雪是南北两支锋区在中亚地区交汇后东移发展造成的,降雪前乌鲁木齐城区出现东南大风,地面强烈减压升温为暴雪天气触发不稳定能量提供了热力条件,500hPa有〉30m·S-1的西南急流,700hPa存在低空切变,散度和垂直速度表现为明显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对称结构。降雪强盛期整层呈现上负下正的垂直螺旋度对,θse低能舌伸至200hPa,700hPa至400hPa维持θSe高能舌区,湿层厚度高达300hPa。这种物理量场的配置有利于低层湿空气聚合及向上的抬升运动,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此次冷空气以偏西路径影响城区,在冷空气明显的条件下,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强降雪容易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城区,同时降水中心倾向于出现在锋区的位置。

  • 标签: 暴雪 螺旋度 水汽通量
  • 简介:1概况亚太经社会(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48会议于2016年2月22—25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出席会议的60多位代表来自委员会的10个会员国(柬埔寨、老挝、新加坡和朝鲜缺席)、ESCAP和WMO。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率领由中国气象局和水利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雷小途研究员随团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委员会 台风 WMO 中国气象局 世界气象组织 夏威夷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二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

  • 标签: 全会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召开
  • 简介:2017年4月14日至15日,青海省大部受北方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出现了一强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门源出现了暴雪天气过程,12h累积降水量为16.6mm,雪深12cm。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及常规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式进行分析,得出对流层上部东亚大槽偏浅、高原及其以东地区形势分布为西东高型,500hPa高空场上巴尔喀什湖附近有一深槽,南支槽较浅,冷空气主力从北疆入侵;并且门源地区处于短波槽前,造成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充沛的水气输送、深厚的湿层为此次强降水天气提供了良好的触发条件。物理量场中的散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为此次降水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 门源县
  • 简介:利用Micaps常规实况图、EC客观分析场及T21300时的物理量场,从寒潮冷空气的酝酿、堆积、爆发3个阶段分析了2009年2月11~13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强寒潮天气过程,重点分析强降温及降水原因。分析表明:此次强寒潮冷空气来自新地岛和泰米尔半岛的超极地强冷空气,强冷空气沿乌拉尔山脊前东北风带和北风带南下堆积到西西伯利亚上空。由于乌拉尔山脊西北部冷空气的侵袭,使该脊向东南跨,推动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从而造成这次强寒潮天气。形成强降水的原因是北方冷空气与南支槽东移北上的暖湿气流在该地区汇合,并配合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共同造成的。

  • 标签: 强寒潮 环流形势 物理量分析 阿勒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