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两年来,柳州地区在农村结构调整方面,着力于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的生产,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并以规模化经营打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柳州地区统计局结合2000年农业生产年报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种养项目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规模种养业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柳州地区 农村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规模种植项目 规模养殖项目
  • 简介:分别利用结合环境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2011年的合成效率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则强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相对于"十五"期间无显著变化;中、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相对"十五"期间显著下降,而环境效率并无显著变化。结合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环境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应对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而中、西部地区为应对"十一五"期间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不得不控制其经济增长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自然可处置 管理可处置 径向DEA 经济效率 环境效率
  • 简介:为了解桂林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户口性质群众对银行网点转型的满意度,探究其潜在的影响因素,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基于PLS结构方程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收入,职业,常用银行,用户体验,客户期望,感知价值,客户满意度及客户忠诚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银行网点转型客户满意度,并根据结论给出建议,促进银行更加快速有效地完成网点转型.

  • 标签: 银行网点转型 桂林地区 描述统计分析 PLS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以沿海11省市的风暴潮灾害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与粒子群混合算法对投影寻踪动态聚类(PPDC)模型进行优化,将粗糙集理论(RST)与修正的PPDC模型组合运用,对中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与区域等级划分。实证结果表明:广东和福建两省是中国风暴潮灾害的高风险区,风险评估值超过2.5,山东、浙江、海南和广西属于风暴潮灾害的中风险区,风险评估值处于[1.8,2.2]之间,江苏、天津、辽宁、河北和上海属于风暴潮灾害的低风险区,风险评估值低于1.5。研究结论为国家实施差异化的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 标签: 风暴潮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 投影寻踪动态聚类
  • 简介:为了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全国各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变动规律和存在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组织各省(区)统计局、有关单位编写出版了《2009年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该书设综合篇、地区篇、重点城市篇、专题报告篇和统计资料篇等5部分。局统计研究所在任务重、时问紧、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所报稿件及时、资料完整,

  • 标签: 国家统计局 地区经济 研究所 监测工作 表彰 经济运行状况
  • 简介:3月16日下午,铜仁地区地区统计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铜仁地区统计局局长张运祥作动员讲话,地委学习实践活动第9检查组组长谯思花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地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地委第9检查组全体成员和统计局全体职工参加会议。

  • 标签: 学习实践活动 科学发展观 铜仁地区 统计局 动员 检查
  • 简介: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统计,1998年全球贸易总量达6.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其中,商品贸易额为5.2万亿美元。1998年世界各国商品贸易出口额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出口额达6830亿美元;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德国和日本,商品贸易出口额分别为5397亿美元和3880亿美元。世界各国商品贸易进口额最高的国家也是美国,进口额达9446亿美元;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德国和英国,商品贸易进口额分别为4666亿美元和3161亿美元。1998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额达18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占世界商品贸易出口总额的3.4%,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上升为第九位;中国商品贸易进口额达1402亿美元,比上年

  • 标签: 商品贸易 进出口额 1998年 进口额 中国商品 商品贸易额
  • 简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均呈现集聚经济特征,城市化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对集聚形态下的产业层次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同时城市化集聚对相邻城市的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阈值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600km以内时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超出600km之后转为负向空间溢出,同时城市化发展中其他结构性因素对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效应,空间效应方向和趋势由于各结构因素的特征而有所差异。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升级 空间计量 空间阈值 西北地区
  • 简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反映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系统协调状态测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地区也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统筹城乡发展对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 西部
  • 简介:本文根据2000至2015年河北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历年统计数据,通过对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合理运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具有单边Granger因果关系,即地区经济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及建议。

  • 标签: 城镇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协整 GRANGER因果检验
  • 简介:基于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2000-2014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9个国家(地区)的信息通讯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国别空间差异.研究发现:经对数化处理后的ICT与经济增长均有良好的平稳性,表明ICT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ICT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但贡献弹性集中在0-1之间,属于缺乏弹性状态;因特网的投入产出弹性要高于移动电话,相对而言,经济增长对因特网的依赖程度要高于移动电话,但近年来移动电话发展迅猛,从长期来看,该区域移动通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超过因特网;从国别区域来看,中东、中亚、南亚国家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低于东欧、东亚国家.

  • 标签: 信息通讯技术 经济增长 丝绸之路经济带 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铜仁地区统计局认真按照地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布署,积极开展“四联四帮四深入·身体力行八个一”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的党性作风、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紧紧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联四帮四深入·身体力行八个一”结对帮扶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亲身体验农村的生产活动。

  • 标签: 铜仁地区 统计局 帮扶活动 体力 学习实践活动 党性修养
  • 简介: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法,证明了长三角地区FDI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滞后期为1~2时,长三角地区FDI变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不是江苏省FDI变化的原因。从产业结构看,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FDI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没有因果关系;从长期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FDI的变化是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估了江苏省与浙江省高耗能行业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两省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 标签: 长三角 外商直接投资 二氧化碳排放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