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小儿呼吸感染痰液中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住院的小儿呼吸感染患儿中选取1200份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致病菌株进行对应的药敏实验研究。结果在1200分痰液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228株,阳性率为19.00%(228/1200),其中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格高菲肠杆菌,其次是流感嗜血菌、副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格高菲肠杆菌均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度较高,而对呋喃妥因耐药性较高。结论我院小儿呼吸感染痰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和格高菲肠杆菌,且不同细菌对抗生素药耐药性不同,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用药。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痰液培养 细菌分布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呼吸感染病原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对其痰液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并观察疗效。结果院外感染患者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比例达到56.9%,而院内感染患者则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达到78.6%,包括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氏菌等。经治疗,院外感染患者总有效率87.4%,院内感染患者总有效率71.4%(p<0.05)。结论通过确定下呼吸感染的致病原因及耐药性,能够有效地对症下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普通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重症患者 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分析该护理措施对呼吸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感染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护理 急性左心力衰竭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收治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发生呼吸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ICU2016年—2018年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纳入研究对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诱发出现下呼吸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护理后下呼吸感染发生例数得到严格控制。结论有创呼吸机是当前对ICU收治老年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其诱发下呼吸感染因素有多种,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健康。

  • 标签: 有创呼吸机 下呼吸道感染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引发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类型、分布及相应的耐药性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痰液细菌培养物阳性样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分布位置与相应的耐药性情况。结果(1)120例样本中总计分离得到156种致病性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的种类最多,有118种约占整体的75.6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与克雷伯氏菌三类各占35.2%、24.3%与7.2%;而革兰氏阳性菌只占16.67%左右;(2)革兰氏阴性菌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药物的耐受比率在0.0%~30.0%范围内,但是对氨苄青霉素的耐受比率均超过70%,部分达到完全耐受。结论作为呼吸呼吸引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的革兰氏阴性菌,其耐受程度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有针对地加强检测以及规范合理地应用抗菌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菌谱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呼吸感染患儿200例参与研究,将其中100例小儿反复呼吸感染视为反复组,将100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视为急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反复组疾病诱因中有明确接触史率高于急性组,有明确受凉史率低于急性组;致病原因中反复组维生素A缺乏、免疫抑制剂长时间应用、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率均高于急性组;反复组鼻塞流涕发生率低于急性组;反复组门诊治愈率为74%,急性组治愈率为94%。结论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点,同时临床治愈率不高,因此应该加强重视,探讨综合治疗方法,以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卫生所收治的上呼吸感染的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的患者进行静脉用药来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晚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低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及不良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用药对于上呼吸感染症状的缓解效果较好,但治疗疾病的花费高,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静脉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草分枝杆菌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反复呼吸感染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在呼吸感染发作时采用常规抗炎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给予草分枝杆菌注射液1.72μ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观察中未发现毒副反应,草分枝杆菌在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感染效高,安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儿童 草分枝杆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呼吸感染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358例,回顾性分析医生为其开具的药物处方。结果全部抗菌药物处方中,单联用药的比例为77.12%,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的比例22.88%;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比例为84.95%,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比例15.05%,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最高的使用率,其次分别为青霉素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结论在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与具体治疗方案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对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治疗过程进行进一步规范。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感染的疗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64例诊断为上呼吸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0.2—0.4ml╱kg肌注或静滴,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在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中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喜炎平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患儿的呼吸进行综合护理,同时观察和分析患儿的病情。结果显效患儿有45例,占60.0%;有效患儿有28例,占37.3%;无效患儿有2例,占2.7%;治愈率为97.3%。结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进行综合护理之后,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进而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道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66例)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54例)治疗,记录首次给药后0.5、1.0、1.5、2.0、3.0、4.0、5.0和6.0h的体温变化。结果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降低1.5℃所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0±78)min、(119±82)min,比例分别为84.9%和85.1%(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0±76)min、(124±78)min(P>0.05),比例分别为85.5%和70.2%(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疗效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退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78例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患者为研究目标,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较对照组相比,护理组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护理组较好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感染对患者影响较大,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实施预防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体会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而获得性CMV感染大多数无症状或一般症状轻,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感染CMV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CMV感染,有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的危险性。人是HCMN(hurrmancytomegalovirus,HCMV)的唯一宿主,儿童是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近几年来,关于CMV感染与小儿呼吸疾病的关系已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呼吸感染患儿CMV的检测,探讨CMV相关性呼吸感染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进入我院的国产头抱吡肟治疗下呼吸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促进临床对头抱毗肟的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药效学分析依据。方法对68例下呼吸细菌性感染患者采用头孢毗肟1.0—2.09/次加入5%G.S或0.9%N.S100mL中静脉滴注.q12h。7天~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头孢毗肟的临床有效率为94.12%、痊愈牟为55.88%、细菌清除率为91.67%。结论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细菌性感染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

  • 标签: 头孢毗肟 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4.08—2015.08期间进行诊治的94例全麻手术患者,应用计算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47例患者进行常规化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47例患者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遗忘、呼吸分泌物聚积等并发症的概率6.38%(3/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10/4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术后复苏期时,加强呼吸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 标签: 全麻 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及预后。方法我院74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儿童反复呼吸感染患儿。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组则采取常规西医+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疾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功能改善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相比较常规西医组好,差异显著(P<0.05)。中医辨证治疗组和常规西医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医+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反复呼吸感染效果好。

  • 标签: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治疗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控制或减少下呼吸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60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加强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通畅,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下呼吸感染。结论气管切开后充分湿化气、严格消毒物品、合理使用药物、优化病房环境是减少下呼吸感染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下呼吸道感染 病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常见呼吸病毒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病毒感染患者62例,从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RNA/D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对目的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采取电泳检测。结果对62例呼吸感染病人的标本进行多重PCR扩增检测后,发现阳性29例,总阳性率46.8%(29/62),其中以流感病毒为主,占病毒阳性检出48.3%(14/29),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例。结论运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病毒感染病例的呼吸标本,检出多种呼吸病毒和合并感染情况,初步验证了该多重PCR技术能用于快速检测该类病例的呼吸标本,能够为急性病毒性呼吸感染的常规监测、应急处理及临床诊断提供快速检测手段和更多的病原学依据。

  • 标签: 多重PCR方法 呼吸道病毒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呼吸综合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4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给予密切的呼吸综合护理措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呼吸症状,控制患儿病情发展。结果46例患儿显效的30例,有效的8例,无效的8例。结论通过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轻患儿的不适症状,降低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小儿 毛细支气管 呼吸道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