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心脏永久起博器植入囊袋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囊袋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实施前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感控措施;将实施后的20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由HFMEA分析出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感控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囊袋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HFMEA有利于心脏永久起博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使感染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 标签: HFMEA 心脏永久起博器 囊袋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3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护理安全管理(治疗组),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常规组),选择实施前后各1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手术室医生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剂结合生理盐水在128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颅脑颈部CTA检查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碘海醇组、碘帕醇组和碘克沙醇组,每组分两小组,分别给于低剂量(50mL对比剂+20mL生理盐水)与常规剂量(70mL对比剂+20mL生理盐水),每组各为30例,对两组的血管成像显示情况评分及CT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三种不同药物低剂量组颈动脉与颅内动脉显示情况评分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显示评分低剂量组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低剂量组患者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分叉等CT值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低剂量对比剂结合生理盐水在128层螺旋CT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能够确保图像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剂量对比剂 生理盐水 128层螺旋CT CTA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福利效应,为价格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各省出台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eneralmethodofmoments,GMM),对9个样本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所带来的福利效应进行估计。结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于降低门诊人均费用的效果在当期不明显,而对于降低住院人均费用的当期和长期效果均明显,但价格调整引起的费用下降幅度较小。结论加强医药费用的监督与控制,制定基于患者感知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建立完善的价格调整评价体系。

  • 标签: 公立医院 福利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25ml;Fasudil组,每日腹腔注射含法舒地尔(Fasudil)浓度为10mg/Kg?d的4.25%腹透液25ml。实验第28天,取壁层腹膜组织行HE染色,并测定壁层腹膜ROCK-1的表达情况及SOD、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asudil组不同程度腹膜厚度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减轻,腹膜组织ROCK-1表达减少(P<0.05),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激活了腹膜透析大鼠腹膜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腹膜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了腹膜纤维化的发生,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能通过抑制此通路减少腹膜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延缓腹膜纤维化进展。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氧化应激 Rho/ROCK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针对脑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收的30例脑胶质瘤及脑膜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咪定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及术后24小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清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手术完毕及术后24小时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均降低,而清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在针对脑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要优于异丙酚复合麻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脑肿瘤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糖酸红霉素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作为二元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药物,考察了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的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值对对映体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对考察的手性药物,在选定的条件下,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相比单一乳糖酸红霉素体系显示了更好手性选择性。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呈现正协同效应

  • 标签: 乳糖酸红霉素 羟乙基-&beta -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二元体系 手性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后穿刺部位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FMEA后我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行TIPS的57例患者,以及2015年—2016年未实施FMEA时收治并行TIPS的37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施FMEA后的患者为研究组,未实施FMEA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FMEA实施前患者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MEA实施后患者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FMEA可以减少TIPS后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穿刺部位 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方法将100例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和异丙酚总量、术中、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脉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在宫颈锥切手术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平稳,是较好的麻醉药物方法。

  • 标签: 利多卡因 宫颈锥切手术 血流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