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的检测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患者的葡萄糖检测。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行葡萄糖检测,其中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7例,己糖激酶速率法5例,氧消耗率法6例,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12例,检测结果均正确。结论对患者行葡萄糖检测,可为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葡萄糖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尿碘的检测结果,为合理指导辖区儿童碘营养缺乏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尿液碘测定试剂盒,半定量目测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碘的浓度。结果受检的309例儿童中,碘缺乏总检出率为44.98﹪,其中男童检出率42.13%﹪;女童检出率48.85﹪,女童略高于男童,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碘缺乏呈偏态分布,0岁组、1岁组儿童碘缺乏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1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碘缺乏呈下降趋势。结论2岁以内儿童是碘缺乏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 尿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QFT和T-SPOT.TB两种法分别检出的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在诊断结核病时的灵敏度。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000例结核病患者同时用QFT和T-SPOT.TB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QFT法的阳性率为82.3%,T-SPOT.TB法的阳性率为64.0%,TQFT法的阳性率大于T-SPOT.TB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对选择检查方法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核 QFT T-SPOT.T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6957例HIV初筛检测结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以36957例HIV检测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住院输血前的患者、门诊患者以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入编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并分析初筛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36957例对象中,经HIV检测,34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092%。其中,33874例住院患者,25例有反应,约占0.0738%;1751例门诊患者,6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343%;1332例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入编人员体检,3例有反应,所占比例为0.2252%。结论HIV检测,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筛查,为住院医师掌握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可靠依据,为及时给予隔离治疗奠定基础,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事件;针对门诊患者、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入编人员,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 初筛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送件时间、采血部位、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因素,探讨其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3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血常规检测后,观察不同送检时间、不同采血部位以及不同保存环境温度下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除送检5min和12h的血小板检测值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不同送检时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低温和常温环境下保存的血液样本,其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相仿(P>0.05)。静脉血液样本与末梢血液样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血方式、送检时间是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并称临床医学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初步反应临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在反应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脏病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往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尿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然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让尿常规的检查进入可以全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某些指标检测中,自动化检测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沉渣镜检有助于对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能够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再说尿沉渣镜检样本方便采集、容易掌握等优点。尿液干化学分析凭借准确性好、高度灵敏、简单操作等一些优点,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尿沉渣分析法相比于尿液分析,不仅可以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还能够对尿中一些细胞形态定性分析,这样就为临床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对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两者的优劣叙述如下。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玩乐式注意力吸引在提升小儿静脉输液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输液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操作方法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自制的玩乐式注意力吸引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服务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静脉输液服务满意度为90.2%,研究组为9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玩乐式注意力吸引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可减轻患儿对穿刺的恐惧感,提升患儿对静脉输液操作的配合度,提高护理人员一次穿刺成功率,提升家长对静脉输液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玩乐式注意力吸引仪 小儿 静脉输液 服务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药物治疗结合特定穴位按摩及复合脉冲磁性治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莱芜市妇幼保健院自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特定穴位按摩及复合脉冲磁性治疗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90%和84.62%(P<0.05);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特点穴位按摩和复合脉冲磁性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缩短病程,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药物治疗 穴位按摩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PCR定量检测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0%,HBVDNA的对数值为7.2±1.8;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4.5%,HBVDNA的对数值为4.9±1.3。结论HBVDNA是HBV感染后病毒血症最直接的标志,是判断病毒复制最灵敏的指标,同时也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是否具有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 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但未并发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1组,选取6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随机抽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3组,分别抽取3组人群的血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并对3个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1组及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明显高于对照3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高于研究1组,结果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肌酐对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尿酸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方法参照晨间护理质量的标准,结合科室情况制定评价表,查找我科晨间护理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并进行评价。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我科护士落实晨间护理的意识及主动性,病区环境较前整洁,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到96%,医护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护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晨间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尿沉渣检查中能看到其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精子及析出的结晶物质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 检测项目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血凝四项指标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3例临床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收治的104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四项血凝指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血凝四项指标中,对照组患者的TT、APTT和PT指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但FIB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产前和产中阶段,对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凝四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对其功能变化予以动态监测,能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异常出血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妇 血凝四项指标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值异常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中,157例患者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总发生率为31.40%。其中14例患者检测结果降低,占8.92%;143例患者检测结果升高,占90.08%。继发性原因是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重要原因,以肝脏病变、糖尿病、药物原因、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慢性肾炎和甲减较为常见。结论医务工作者要明确可能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及早发现异常结果,并及早采集血样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检测结果 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各80例。a组患者采集末梢血液,b组患者采集静脉血液,c组患者采集动脉血液,将三组的血液采集进行相同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红细胞等差异。结果b组与c组体检者血液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体检者的WBC、RBC、HGB、MCV等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采集方法对检测结果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静脉采血能够明显表现出血常规的变化。

  • 标签: 血液采集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2016年某县区梅毒检测情况。方法对2011—2016年某区梅毒检测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并探究影响梅毒发生的因素。结果在此次试验研究中,共检测2000人,检测出患有梅毒感染72人,临床检出率为0.36%,其中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和婚史是影响梅毒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梅毒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和婚史存在紧密关联,而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查,对于梅毒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梅毒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漳州市医院临床用血中检测合格的血液报废情况,探讨如何将这一部分血液制品充分利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漳州市医院报废的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调查分析其报废原因,按报废原因及品种将其分为几组,比较这几组数据的大小,分析主要报废原因及对策。结果报废的血制品中最主要的是红细胞制品,其次是血浆。血浆制品主要报废原因是过敏反应、血袋破裂,血细胞制品报废的原因则主要是过期和剂量原因,也有部分是过敏原因引起的。报废原因还因用血科室而异。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充分利用血液,从而节约血源。

  • 标签: 血液报废 检测合格血液 节约血源
  • 简介:摘要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在临床中,血脂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而临床中常见的脂质异常就是通过血脂检测得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异常。在血脂检测中,多项检测指标对于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样本资料,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完成血常规检查;比较这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显微镜检验的PLT、RBC、WBC阳性率分别为99.17%、98.20%、99.97%,显著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LY、NE、EO、BA的γ值分别为0.861、0.931、0.864、0.821、0.565,表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LY、NE、EO、BA的分类结果较好,而对MO的分类结果较差。结论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细胞形态具有一定局限性,将其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