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了在电子胃镜检查术中,应用电子胃镜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电子胃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92.00%比68.00%, =7.481,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8.00%比24.00%, =7.481,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96.00%比76.00%, =7.481,P<0.05)。结论:在电子胃镜检查术中,应用电子胃镜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电子胃镜护理 电子胃镜检查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研究现状,为推动我国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发展,有效提高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从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模式以及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国外对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研究较丰富,在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研究、量表编制、干预方法有较详实的理论支持。国内对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的研究以调查性研究为主,且研究内容较为局限,缺乏干预性研究及全面性、特异性的测量工具等问题。结论 推荐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 ,在青少年电子健康素养标准化评估工具、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 测评工具 影响因素 电子健康素养 青少年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院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它们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医院的器械电子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水平高低。不过,这些电子设备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因此,对于其的维修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医疗器械 电子设备 维修 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也逐步走向电子病历管理时代。在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中,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电子病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是业内管理者及信息安全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提升电子病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本文主要从当前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作为切入点,探讨电子病历档案管理防范的有效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医院 电子病历 档案管理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 。 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从 我院 选择100名 全喉切除患者,将使用助讲器( 电子喉)前 和使用助讲器( 电子喉) 后发声 效果的对比来分析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言恢复 的作用。结果: 10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在使用 助讲器( 电子喉) 前发声评价等级均为四级,当使用 助讲器( 电子喉) 两个月后只剩七人属于四级其余九十三人的发声效果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能够在方圆 3 米及以上的范围内听清楚 助讲器( 电子喉) 使用者讲话的比例占到 93%。 结论: 助讲器( 电子喉)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后 患者 的 语言恢复能力有效果。

  • 标签: 助讲器(电子喉) 试验对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电子无痛胃肠镜诊疗术中的效果进行探究,为电子无痛胃肠镜诊疗护理实践提供有益指导。方法:将 120例选取对象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组(优质护理干预),通过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不良情绪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结果:各项观察指标比较,优质组显著强于常规组(P< 0.05)。 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电子无痛胃肠镜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缩短检查时间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诊疗术应用下的不良反应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干预 电子无痛胃肠镜诊疗
  • 简介:摘要:智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给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医学信息处理也应用了这一技术,有效提高了医学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医疗多个方面,实现了医院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加快医疗工作迈向规范化的脚步,实现医疗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对于医疗科学领域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医学信息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 2961 例患者与 22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病房巡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综合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可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有助于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医护团队的凝聚力。

  • 标签: [ ] 信息化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 疾病 防控期间我院在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整合了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监控系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安全。方法 应用互联网医院实现视频面对面诊疗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实现“无接触送物”,以及全程实时监控患者行为及病情变化。结果 系统既能保障患者安全,缓解焦虑的情绪,减少护士反复进入病房的次数,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便捷就医的流程,使医护不再局限在病房内。结论 智能信息化及监控系统节约了医疗防护资源,为职业防护及患者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更精细、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智能信息化 监控系统 隔离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信息化支撑下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模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自 2017年 6月开始用信息化设置多重耐药菌预警信息,预防控制流程、手机 APP私人订制,实施持续改进等一系列在信息化支撑下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措施。结果 信息化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后,感染控制措施的各项执行率较精准管理前有明显好转 (P<0.05),多重耐药菌的发现率下降 (1.33%降至 1.11%)。 结论 通过信息支撑下多部门精准管理多重耐药菌,有效地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较好的预防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交叉传播,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暴发。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信息化 精准管理 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