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设备管理中精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450台为研究对象,成立手术室腔镜设备管理小组,将精准管理模式应用管理中,比较管理前后腔镜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腔镜设备的使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满意度情况也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腔镜设备管理中采用精准管理,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设备管理 精准管理
  • 简介:随着基因组学、影像诊断和外科技术的发展,胃肠肿瘤的外科治疗开始逐步迈向“精准医学时代”。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是在标准根治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影像学和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对肿瘤类型及分期进行精确判断,术前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术中运用现代外科技术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脏器功能,快速促进患者康复。本专题中我们将探讨精准医学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内涵与实践,旨在进一步推广精准治疗理念,推进我国胃肠肿瘤防治事业的进步。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精准医学
  • 简介:  摘要:目的 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就诊的 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 WBC、 RBC、 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 PLT的值相反,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 6h检测结果中的 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 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精准度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肝尾叶切除中精准外科理念的指导价值。方法以精准外科理念指导手术切除的肝尾状叶肿瘤7例患者,对血流控制方式,肝切除方式,出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个体化的血流控制方式,5例病灶整块切除,2例分别切除,中位出血量800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0~5U,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随访0.5~7年,5例肝血管瘤患者情况良好,1例肝细胞癌患者已无瘤生存半年,1例肝囊腺癌患者因严重抑郁于术后7个月病故。结论以精准外科理念为指导,可以达到肝尾叶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及微创化的理想统一。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精准外科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医疗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肩负着“生命的寄托”的使命,如何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效率,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精准护理的来临,也给职业院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该对教师队伍进行强化,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并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提高,从而推进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精准护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 标签: 精准护理理念 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对进展期胃癌精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探查组与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种探查方法对于T分期、N分期以及各类转移情况的探查准确率。结果:腹腔镜探查对于T分期的探查准确率为84.00%,更高于传统方法的60.00%(P<0.05);腹腔镜探查对于N分期的探查准确率为80.00%,更高于传统方法的56.00%(P<0.05);腹腔镜探查对于腹膜转移、隐性腹腔转移、隐性脏器转移的探查准确率分别为88.89%、83.33%、90.00%,均更高于传统方法的50.00%、60.00%、57.14%(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对于进展期胃癌精准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并可有效探查出各类转移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探查 T分期 N分期 进展期胃癌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病(CVD)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对我国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和死亡风险产生深刻的不利影响。据《概要》报道,预测我国CVD现有患病人数2.9亿,CVD患者死亡人数占居民疾病死亡人数的40%以上,CVD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我国GNP的增速。在对CVD愈加关注的同时,精准医学领域亦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学者对基因研究领域的兴致愈发浓厚;另一方面,云计算和计算生物学的新技术的开发、电子病历的广泛出现及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极大提高了疾病信息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精准健康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临床进行输血前通常需要常规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等,以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血液达到免疫血液学的相容性,使得所输入血液能够在受血者体内存活且不会造成受血者产生不良反应,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精准度与安全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将RhD强抗原性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查项目以确保RhD同型输注,有效抑制输血引发的抗-D抗体,同时也能够减少输血相关不良反应。Rh系统除D抗原外还存在具有较强抗原性的C、E及c、e等抗原,其中,以E抗原抗原性较强,仅次于D抗原。近年来,关于抗-E抗体引发的输血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是,现阶段国家尚未将Rh E抗原检测尚未成为输血前检查必要项目。本文特就1例输注红细胞混悬液并出现E抗原双群与抗筛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患者实施常规常规RhE抗原检测对指导临床进行精准输血所发挥的作用。

  • 标签: 常规RhE抗原检测 临床精准输血水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医疗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动力,所以每一项医疗技术、理论的出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精准医学模式下临床与预防医学整合的必要性,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重点说明了两者整合存在的耦合性,以及分析了两者整合的现实意义,以期与广大行业内人士分享及交流。

  • 标签: 精准医学模式 临床 预防医学 必要性
  • 简介:摘要: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与发展,其在神经内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精准医学的神经内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首先,介绍了精准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现状;其次,分析了神经内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框架与关键技术;再次,探讨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及效果评估;最后,总结了研究的意义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精准医学 神经内科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光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光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影像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及其在疾病诊断、治疗计划制定、介入治疗和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概述了影像学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精准度和效率的贡献,揭示了不同影像学技术在早期诊断、病情严重度评估、风险分层以及指导精准治疗策略中的重要性,讨论了影像学技术在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管理和改善治疗结果中的潜力。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心血管疾病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光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光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辟了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新里程。1991年,我国云南曲靖的荀祖武医生开展了国内首例LC。我国的外科医师敏锐地意识到腹腔镜这一新技术的巨大价值,抓住机会,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使得我国腔镜外科快速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了微创技术的新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外科手术技术及理念的发展进步。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甘肃省 外科手术技术 腹腔镜技术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门诊的工作流程与成效。方法:医院建立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门诊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管理后。MTM药学门诊管理前后,评估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改善情况,调查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差异。结果:管理后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管理前。结论: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门诊的建立与应用,能明显提高临床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工作质量,减少药学相关风险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诊疗用药安全,医患满意度高。

  • 标签: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质量发展 医院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持久美蓝染色法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8月解放军总医院对21例肝癌患者采用美蓝染色后行精准肝切除的临床资料。首先在肝门部解剖出拟切除肝段的肝蒂,然而在Glisson鞘内门静脉远端注射美蓝后结扎该段肝蒂,使拟切除肝段染色,按染色的界限行肝段切除。结果Glisson鞘内注射美蓝染色的成功率为100%,美蓝在拟切除肝段的肝实质内停留(80±23)min。21例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其中右半肝2例,左半肝1例;右后叶2例,右前叶3例,左外侧叶1例;肝Ⅷ段2例,肝Ⅶ段3例,肝Ⅵ段1例,肝Ⅳ段2例;联合肝段切除4例。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6±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2±3)d。结论注射美蓝后结扎肝蒂的染色方法成功率高,染色时问持久,对肝实质离断过程中的切面选择具有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解剖性肝切除的精准性。

  • 标签: 肝肿瘤 美蓝染色 精准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