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以下简称ICP患者)实施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产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5例ICP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2例患者实施单纯腺苷蛋氨酸的治疗,针对治疗组33例患者实施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的治疗,比较两组ICP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ICP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及治疗有效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ICP患者实施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减少一系列羊水污染、早产及胎儿窘迫等产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在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常出现肝功能、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已恢复正常,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却持续高值的状况。由于目前还无有效降低GGT的特效药物,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GGT持续高值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去氧胆酸)和对照组(单用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14年1~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乙型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直接胆红素 活动性肝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建立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并研究灌胃给药熊胆粉提取物后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乙酸乙酯和甲酸(50∶50∶1)混合溶剂处理,以双氯芬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150mm×2.0mm,5μm),流动相为水(含1mmol·L-1醋酸铵和0.01%甲酸)-甲醇(76∶24),等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岛津LC-MS2020质谱单四极杆检测器,负离子模式。大鼠灌胃100mg·kg-1的熊胆粉提取物,LC-MS法测定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0.078~10.0μg·mL-1,定量限为0.078μg·m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大鼠血浆中2种胆酸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考证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并成功用于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熊胆粉 大鼠血浆 LC-MS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伴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去氧胆酸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伴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44例患者采用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4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去氧胆酸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住院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P<0.05。结论 伴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去氧胆酸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糖皮质激素 熊去氧胆酸
  • 简介:江夏,地处华中腹地,交通便捷,是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北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接壤,西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极具产业吸纳辐射功能,素有“楚天首县”之称,境内丘陵起伏,湖泊纵横。24年创卫,24载艰辛。江夏人民用创卫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

  • 标签: 国家卫生城市 创卫 江夏区 经济开发区 自主创新 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