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系数法对6个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的虫蛹率、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各经济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差异极显著,且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各品种间的各经济性状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中系品种1193和日系品种1275因强健性好且综合性状稳定,可作为强健性品种培育的亲本素材。

  • 标签: 家蚕 斑纹限性 种质资源 稳定性
  • 简介:2004年,在广西区农业厅和桂林市政府的支持下。资源县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了香港日升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投资建立红阳猕猴桃出口生产基地。示范种植13.33hm2。红阳猕猴桃属中华猕猴桃。是野生猕猴桃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的稀有优良品种。其突出特证是果实横切后沿果心呈放射状,鲜红色,犹如红太阳,十分美观,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味如蜜,香气浓,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

  • 标签: 资源县 猕猴桃产业 红阳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 野生猕猴桃 招商引资
  • 简介:【导读】柑桔除了鲜食、制汁外,还可以作为美食材料,发挥添色、提味、增香的作用。不过目前作为美食食材的柑桔资源开发比较零散,产品研发也不够系统,产业化程度较低。作者通过搜集整理各地美食资料,为推进柑桔美食产业化发展献计献策。

  • 标签: 柑桔品种 食材 排骨汤 增香 饮食文化 色香味
  • 简介:对296份引进桑种质资源的产叶量、饲料品质和抗逆性等数量遗传性状及影响主成分表达的18种微效多基因遗传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评价,对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优良基因环境表现性较好的资源进行了筛选利用研究。筛选出果用资源32份、叶片大资源48份、叶肉厚资源32份、高产桑叶资源26份、叶质优资源19份、抗干旱耐寒资源28份。

  • 标签: 新疆 引进桑资源 评价 利用
  • 简介:通过调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武鸣基地桑树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到武鸣基地桑树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意见能拓展我站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全方面的发展蚕桑业,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抬高蚕桑业的社会地位。

  • 标签: 桑树资源 利用现状 建议
  • 简介:一、概论:韶关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史书《汉书,地理》记载,汉武帝鼎元年(公元前116年),连州的女子已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养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解放后北江沿岸中上游的英德、阳山、连县、翁源、乐昌、曲江等县先后发展了蚕桑生产。1958年有桑地约3000多亩,产茧35吨多。1978年桑地面积才发展到4200多亩,产茧173.3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落实,蚕桑生产也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86年桑地面积达8万6千多

  • 标签: 蚕桑生产 种桑 农村政策 翁源 农业气候资源 桑树生长
  • 简介:目前,世界家蚕遗传资源主要集中保存在中国和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农学研究院基因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家蚕基因开发部门和本研究室,是国际上进行突变系统保存研究的两大机构,二者所保存的家蚕突变系统综合计覆盖世界现存突变系统的90%以上.两方的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本室基因库先期的奠基人蒋同庆教授30年代即在九大留学深造多年.但二战后的近半个世纪,交流不幸被中断.其间,两者通过独自发展,逐步形成了在系统保存、遗传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各有特色的格局.随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两方的交流合作得以继续.尤其是双方1997年实施大学间国际学术合作研究项目,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者的互访和研究情报的交流等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动.现在,强化双方有关研究者、技术人员的交流,特别是青年主力人才的培养,对于妥善保存世界现存的贵重的家蚕遗传资源,以及确保其在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上的利用,促进家蚕遗传学、蚕丝学和蚕丝业的发展,无疑是当前极其重要的措施和面对未来最负责的态度.

  • 标签: 日本 九州大学 家蚕 基因资源 保存特点 遗传
  • 简介:<正>蓖麻蚕原产印度,我国自50年代初引进试养成功,随后逐步推广,生产鼎盛的1965年曾产鲜茧4.2万多吨(折合茧皮6000吨)。年产茧量居世界首位。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曾几经起落,尤经文革十年动乱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几已濒于停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绢丝在国内外市场畅销,蓖麻蚕生产在一些省区很快有所恢复发展。其中恢复较快的是广西,1986年总产茧皮尚不足2吨,至1989年已恢复到129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89年产茧皮约150吨以上。现在,凡开始恢复或试养过蓖麻蚕的省区,多数有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意愿。

  • 标签: 蓖麻蚕 产业资源 茧皮 省区 开发利用 绢丝
  • 简介:税收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材更新不及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税收课程课时安排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微信平台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凸显出微课教学资源主题突出、学习时间自由灵活的特点,可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备学习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税收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设计、制作、调试这四个阶段的紧密配合来实现。

  • 标签: 微信平台 微课 教学资源 税收课程
  • 简介:2008年8月2日,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计划“十一五”重点项目“蚕桑特殊资源引进与利用研究”中期总结会在重庆北碚海宇温泉大酒店召开。

  • 标签: 项目组 蚕桑 中期 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
  • 简介:随着经济的增长,本就土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温岭市,发展大棚葡萄产业还面临着工业发展、城区扩张以及其他农业产业竞争等多重压力。通过提质增效做好本地大棚葡萄产业的同时,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实施积极稳妥的“走出去”战略,是温岭大棚葡萄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和最佳选择。

  • 标签: 葡萄产业 土地资源 温岭市 规模效益 “走出去”战略 市场
  • 简介:珙县地处四川宜宾南缘,全县幅员面积1149.5km^2,辖11镇6乡、262个村。全县桑园面积1.23万hm^2(18.5万亩),年产鲜茧7650t,蚕业综合产值达12.5亿元。近年来,珙县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以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将桑枝食用菌(香菇)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产业抓手,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各类桑枝食用菌制袋点128个,年种植规模达550万袋,产量4700t,产值达7012万元,带动1156户农户种植(贫困户298户),户均种菇纯收入达2.8万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标签: 蚕桑产业 资源优势 食用菌 桑枝 珙县 规模化发展
  • 简介:本刊讯2009年11月13—15日,“中国柑桔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柑桔资源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柑桔学会主办,郴州市人民政府承办,郴州市农业局、永兴县人民政府、宜章县人民政府和国家柑桔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协办。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浙江、云南、上海、福建、贵州、海南等柑桔主产省(市、区)的代表、

  • 标签: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研讨会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郴州市 柑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