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今年2月6日,德国联邦总理施德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将不再担任社民党主席职务,并推荐该党议会党团主席明特费林为即将于3月底召开的特别党代会选举党主席的候选人.

  • 标签: 施罗德 社民党 德国 政党制度 联盟党
  • 简介:理解《情歌》一诗主题的关键在于解读诗中的美人鱼意象。《情歌》的叙述者带着调侃的口吻中流露出无奈和怯懦,描绘出杂乱的景象和人物荒芜的感情世界。然而出现在诗歌结尾部分的美人鱼意象却骤然改变了诗歌的意境,从现实转入虚幻,人物的内心从世故变为浪漫,字里行间也不再语带讥诮。而透出脉脉温情。更为重要的是,《情歌》所描写的各个场景处于跳跃变幻之中,现实与幻想相互交错.看似散漫无章,但美人鱼意象却赋予了诗歌清晰严整的结构,诗歌不仅表现出现实与梦幻的巨大反差,更与《奥德赛》第十二章处处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表现出爱的缺失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荒芜状态,也即在《荒原》中得到传承与发展的荒原主题。

  • 标签: 美人鱼 意象 主题
  • 简介: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火语,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火罗文的年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语中的吐火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为汉语和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接触提供了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和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汉语-印欧语关系 吐火罗语残留词借源词
  • 简介:《安德鲁的大脑》是多克托2014年推出的一部文学新作。本文主要着眼于小说对如今流行的“历史终结论”思想的批判,分析小说借以主要人物安德鲁对过去充满负罪感和灾难人生经历的思考,来隐喻如今人们思维受到既有知识世界的束缚而导致思想僵化,最后安德鲁在政府的经历更是批判了西方将自由民主视为“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的思想。

  • 标签: E.L.多克特罗 安德鲁的大脑 历史终结论
  • 简介:在其"9·11小说定义之作"《坠落的人》中,美国文坛名宿德里将"9·11"恐怖袭击阐释为对男主人公男性气概的阉割,并推而广之认为是对整个美利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阉割去势。本文认为,通过表征男主人公所受创伤,小说有效地回应了恐怖主义给美国男性身份认同与男子气概建构带来的危机。以德里为代表的美国作家颠覆男性气概神话的书写作为一种文学范式,为"9·11"叙事提供了新的维度,使得危机时期的美国文学界免于简单英雄叙事的泛滥。

  • 标签: “9·11事件” 男性气概 反叙事 《坠落的人》
  • 简介:作者:RosalindGill书名:GenderandtheMedia出版社:PolityPress出版时间:2007年ISBN:0745612733性别研究理论方法和途径很多,从批评理论到文化研究,从结构分析到民族志观察,从形象分析到阅听人研究,从文本分析到行动研究,从质性研究到量化研究,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到后殖民主义,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运用的理论方法都在这里各有其领地。

  • 标签: 性别研究 大众传媒 女性主义 符号化 后结构主义 罗萨
  • 简介:在研究外语学习的有关文献中,人们对学习者策略、学习策略、过渡语、错误分析、对比分析及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颇为关注,也颇有收获。许多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理论层出不穷,各有千秋。然而,总结和探讨成人外语学习失败的根本归因的理论似显冷清和匮乏。本文着重介绍罗伯特·布莱乌

  • 标签: 成人外语学习 普遍语法 根本性 儿童语言习得 认知系统 假设
  • 简介:尊敬的校长女士、校务委员会主任先生、尊敬的教授们、亲爱的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我为今天诸位给予我的崇高荣誉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将这一表彰视为首先是对中德两国之间以及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极好关系的高度评价.这种关系是我们共同合作的成果,也是我们将来所必须继续为之努力的.这种关系不仅对两国的政治家来说是重要的,尤为重要的则是它可以促进我们两国人民携手共进.大批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这一点使我非常高兴,我认为这对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德国总理 格哈德·施罗德 同济大学 名誉博士 讲话
  • 简介: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尔奶奶》和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探究两部作品中因社会地位不同造就的个性和对爱的态度不同的两位女主人公韦瑟尔奶奶和艾米丽相同的悲剧命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部作品,获得不同的美感并产生共鸣。

  • 标签: 韦瑟罗尔奶奶 艾米丽 社会地位 悲剧命运
  • 简介:一、与安东尼·布莱尔教授的访谈问:布莱尔教授,您好!今年正值《逻辑的自洽》(LogicalSelf-Defense,1977)一书①出版40周年,今天有幸参加这个纪念活动。这本书实际上承载了很多的历史意义,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端,从北美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兴起到InformalLogic(《非形式逻辑》,A&HCI入选期刊)的创刊,从温莎大学推理、论辩及修辞研究中心的成立,再到温莎大学跨学科论辩研究博士点的设立等,可以说都与此书有关。首先请教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北美非形式逻辑运动发轫于《逻辑的自洽》的出版?

  • 标签: 非形式逻辑 历史意义 修辞研究 布莱尔 安东尼 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