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前置胎盘产妇有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整理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66例,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2组护理效果及对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孕周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发生产后感染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前置胎盘 护理干预 产科护理 妊娠结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1月期间的分娩产妇,对200例产妇通过随机分组,产生两个不同护理方式的组别,即增加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护理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最终实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妊娠结局和各自对护理措施认可度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结论:综上,对分娩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对应治疗护理效果,更可以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故值得参考。

  • 标签: 分娩 优质 产妇 产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孕前优生健康健康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等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出本院妇产科于2020/10-2021/10期间接收的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00对夫妻,结合随机法将其分成两小组,即:观察组(夫妻两方均接受相同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n=50对)与对照组(对妇女实施妇科筛查,n=50对),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结果 通过相应地临床检查之后能够发现:观察组有7例产妇发生自然流产、1例产妇是早产兼有新生儿缺陷,对此,其不良妊娠结局率是16.00%;对照组有9例孕妇出现自然流产、3例产妇是早产兼有新生儿缺陷,其不良妊娠结局率是24.00%,2组对比发现差异突出,均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通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大大减低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对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 不良妊娠结局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时发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报告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时间区间,以我院接收的80例产妇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发热症状分成发热组和无发热组,40例/组,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并拟定护理对策。结果:发热组产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产后出血率均更高,P<0.05。结论:产妇产时发热会对妊娠结局带来不良后果,需要针对性实施相关护理对策,以改善分娩结果。

  • 标签: 产时发热 护理 妊娠结局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取61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60例足月胎膜未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产率、剖宫产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引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病例,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组(39例,行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的时间,对比 产妇最终的分娩结局,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最终自然分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转破宫产率低于(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护理中助产士采取导乐分娩陪伴策略,可以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其并发症概率,值得临床思考和借鉴。

  • 标签: 助产士 导乐分娩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三孩政策的推行,导致高龄孕产妇数量增加。需注意的是,高龄孕产妇生殖功能衰退,骨盆可塑性降低,生产期间多伴有宫缩乏力,极易延长试产时间,增加阴道试产失败风险。因此,研究高龄孕产妇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龄孕产妇 阴道微生态状况 妊娠
  • 简介:摘要由牙周致病菌增多和共生菌减少导致的口腔微生态失衡是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病的病因,也是众多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学研究发现,妊娠期的牙周炎是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死产、早产、低体重儿等的危险因素。虽然口腔微生态失衡和牙周病原菌被认为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但其中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如何通过改善妊娠期口腔微生态环境预防不良妊娠结局一直是牙周医学的研究目标。为制订干预措施,了解孕期口腔微生物组的变化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妊娠期口腔微生态变化,妊娠期牙周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相关机制,胎盘微生态与阴道及口腔微生态的关联证据,妊娠期开展口腔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归纳新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有效防治妊娠期牙周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牙周病学 牙周炎 口腔微生态失衡 妊娠期牙周疾病 牙周致病菌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以下简称SCH患者)32例设为研究组,将同期孕检的健康孕妇32例设为参照组,对两组孕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血清样本检测后明确两者区别,分别观察两组观察对象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剖宫产发生率、流产及早产发生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会对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等产生严重影响,要求临床中对患者实施孕期指导干预及治疗,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

  • 标签: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结局 围产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胰岛素治疗下的实际疗效。方法:在本院产科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入院待产,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选出54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27例观察组产妇(孕早期注射胰岛素)、27例对照组产妇(孕晚期注射胰岛素),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血糖指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治疗后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3.70%、22.22%,新生儿不良结局率22.22%33.33%;FBG(5.32±0.35)mmol/l、(6.09±0.41)mmol/l,PBG(7.85±0.33)mmol/l、(9.17±0.35)mmol/l,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保持新生儿健康。对此,应将孕早期注射胰岛素作为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新生儿 胰岛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时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共同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参选患者均为在我院治疗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应用硫酸镁的对照组(n=34)和应用硝苯地平的实验组(n=34),评价用药对孕妇血压(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孕妇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孕妇的血压情况较对比组孕妇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均高于实验组,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治疗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配合降压治疗对帮助孕妇调节血压的效果更佳,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硝苯地平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运动指导和饮食干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PG(4.1±1.1)mmol/L、2hPG(5.7±0.8) mmol/L,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6±1.0)mmol/L、(8.4±0.9)mmol/L(P

  • 标签: 运动指导 饮食干预 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影响性。方法:纳入接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3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于2019年8月~2022年3月实施研究,期间对照组(37例)行人工胰岛素治疗,研究组(36例)行门冬胰岛素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期间HbAlc、FPG、2hPG、FINS、HOMA-IR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水平改善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保障患者生育安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临床效果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施以个性化护理,观察对其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因妊娠期糖尿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54例纳入研究中。随机编号并按1:1的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护理中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中施以个性化护理,重点比较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两组血糖水平比较,研究组血糖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结局比较,研究组不良结局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个性化护理 血糖水平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入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早期护理方式干预,利于进行血糖控制、优化妊娠结局,效果确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护理 血糖控制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妊娠和分娩期对高龄产妇施以优质护理对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中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2020.6—2021.9收治的高龄产妇,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31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采取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组间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胎儿畸形(0.00%)、早产(3.23%)、新生儿窒息(0.00%)、巨大儿发生率(3.23%)相较于常规组要低(P

  • 标签: 高龄产妇 优质护理 妊娠结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强化健康宣教,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1.01-2022.02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0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为2组,分别常规护理与强化健康宣教模式施护,统计组间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施护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强化健康宣教,可有效控制产妇血糖水平处于稳定范围内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作用,适宜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健康教育 施护效果 不良妊娠结局
  • 作者: 王晓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04-26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 第10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500
  • 简介: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将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孕妇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剖、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d、7d、20d、40d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有显著改善效果,还能有效减轻孕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对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临床护理有积极影响。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分析

  • 标签: 整体护理;孕产妇;妊娠结局;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及验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HDP患者资料。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发生不良结局,对HDP患者进行分组(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套索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准图等评估预测效能。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法进行内部验证。建立模型后,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HDP患者相关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利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结果(1)纳入2 978例HDP患者进行建模,其中不良结局组356例(12.0%);纳入233例HDP患者进行外部验证,其中40例(17.2%)在入院48 h内发生不良结局。(2)根据LASSO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HDP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最优预测因素,包括入院孕周、是否正规产前检查、症状数目、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清白蛋白、尿素及肌酐指标。据此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3)该模型的AUC为0.878(95%CI:0.858~0.897),界值为0.136,此时灵敏度为0.778(95%CI:0.731~0.820),特异度为0.848(95%CI:0.834~0.86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0.05,校准图的校准斜率为1,截距为0。(4)内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一致性。外部验证的AUC为0.872(95%CI:0.807~0.937)。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05,绘制的校准曲线显示斜率为1.001。(5)同时用R语言构建了该模型的列线图。结论初步建立了预测HDP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准确度,可以作为评估HDP相关并发症的量化工具。

  • 标签: 高血压,妊娠性 妊娠结局 Logistic模型 预测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周期胚胎质量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中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行全胚冷冻治疗并第一次行FET的1233个周期,根据是否为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n=561)和PCOS组(n=672)。比较两组之间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相关指标、妊娠结局,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流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对照组和PCOS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中不孕年限[(3.95±2.01)年比(4.84±2.91)年,P=0.007]、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96±2.52)kg/m2比(23.96±3.50)kg/m2,P<0.001]、基础黄体生成素[(4.71±2.38)mU/L比(8.18±5.40)mU/L,P<0.001]、基础雌二醇[(45.49±31.80)ng/L比(56.67±54.17)ng/L,P=0.032]、基础睾酮[(42.80±13.45)ng/L比(53.45±38.67)ng/L,P=0.001]、促性腺激素起始量[(230.80±54.07)U比(192.11±53.79)U,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T周期中内膜准备方案,PCOS组中更多患者进行了激素替代周期[64.1%(431/672)比26.6%(149/561)],而对照组更多患者进行了自然周期移植[73.4%(412/561)比35.9%(241/67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②实验室相关指标中获卵数PCOS组大于对照组[(23.36±9.53)枚比(20.32±8.81)枚,P=0.002],PCOS组的优质胚胎数[(2.94±3.13)枚]、优质胚胎率[33.3%(2016/6048)]小于对照组[(4.17±3.65)枚,P=0.034;46.3%(2339/5049),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妊娠结局中,优质胚胎移植率、生化妊娠率对照组大于PCOS组[71.0%(743/1046)比59.3%(761/1284),P<0.001;7.3%(41/561)比4.5%(30/672),P=0.033],晚期流产率PCOS组大于对照组[10.3%(43/418)比4.3%(16/326),P=0.002]。④进一步对晚期流产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矫正混杂因素之后,PCOS(OR=2.573,95% CI=1.270~5.212,P=0.009)以及母亲高BMI(OR=1.080,95% CI=0.991~1.176,P=0.031)为晚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PCOS患者优质胚胎数以及优质胚胎率均低于非PCOS患者,PCOS以及高BMI是患者晚期流产的危险因素。在助孕治疗之前,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以及控制体质量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胚胎质量 冻融胚胎移植 晚期流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