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考察气质(意志控制、愤怒挫折、感觉寻求)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主效应,气质与教养方式(权威、专制、纵容)对烟酒使用的交互效应以及气质问的交互效应。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660名青少年为被试,匿名完成气质问卷、教养方式问卷和烟酒使用问卷。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后,气质对青少年烟酒使用具有预测作用,低意志控制、高愤怒挫折、高感觉寻求正向预测烟酒使用;(2)教养方式调节部分气质因素与烟酒使用的关系,具体为:权威和专制教养缓冲感觉寻求的风险作用,符合风险缓冲模型;纵容教养增强感觉寻求的风险作用,符合风险增强模型;(3)气质内部在影响青少年烟酒使用时也存在交互作用,愤怒挫折增强感觉寻求的风险作用,符合风险增强模型。因此,烟酒使用是气质与教养方式及气质间交互作用的产物。

  • 标签: 烟酒使用 青少年 气质 教养方式 交互效应
  • 简介:本文首先运用预期效应和供给的正向冲击两种作用机制理论诠释了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然后利用三种财政调整时期定义对1979-21309年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在紧缩时期产生了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而且由于非凯恩斯效应此时处于支配地位,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总效应也表现为非凯恩斯影响;但是在正常时期和扩张时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均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且凯恩斯效应在扩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财政政策 产出增长 非凯恩斯效应 作用机制
  • 简介:文章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进行研究的标准、理解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理解的客观性是作为理解活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做一个包涵各方面内容的“复杂事件”或“综合性问题”,分层次地为其设定评判标准,才有助于科学地解决其检验标准问题,才能有效克服把实践作为唯一标准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解的客观性 检验标准 认识论 解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