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患者入院情况、治疗情况、全身情况、基础疾病、预后等影响因素。结果11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1例,占63.4%,后遗症严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35例,占31.3%;死亡6例,占5.4%。其中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包含严重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术后并发症、基础疾病、以及受伤后就医时间长短以及处置措施等。结论影响颅脑外伤预后因素为多方面的,应就各个影响因素均给予积极以及正确的干预措施,以充分改善颅脑外伤患者预后,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基础疾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施行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抽取80例为对照组,为其提供常规护理,余下80例为研究组,为其在原有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将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施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最终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又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提升技能和沟通水平,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3月-2014年3月在医院神经外科中选择13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患者格外强调护患沟通。护理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总满意率为95.59%,在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总满意率为79.41%,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当中,着重强调和实施护患沟通,能够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取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发生护患纠纷的机率更低,在神经外科中应用,有着很理想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患沟通 神经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麦克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输液 集束化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具体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对问题因素进行评估,实施改良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观察组有1例跌倒患者,对照组有8例跌倒病例,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的17.7%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护理纠纷仅发生1例,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7例,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显著性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神经外科的管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避免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途径,是医院神经外科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项问题。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化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我院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上增加细节化管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较少,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两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结论通过细节化管理干预可将神经外科护理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细节化管理干预 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疼痛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价值,为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患者(n=90),随机分为常规护理以及加行疼痛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神经外科患者疼痛情况、情绪评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外科患者疼痛轻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以及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外科患者疼痛感受、生活质量以及心理情绪,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生活质量 情绪状态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神经外科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神经外科患者,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97.25±2.05)、(98.50±1.00)、(96.80±2.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9.55±3.00)、(87.25±3.65)、(90.3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细节化护理,能明显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7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55例)和对比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225例,为研究组提供护理安全管理,为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对比其满意度。结果常规组中,有32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14.2%;研究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2.2%,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常规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84.0%,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护理安全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神经外科患者为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均34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而B组则加以使用细节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开展袭击护理,效果显著,利于并发症的减少,值得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诊治的190例小儿神经外科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95例患儿中,3例并发肺炎;对照组的95例患儿中,5例并发肺炎,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其中190例中110例为男性,80例为女性,年龄在1到14岁,其中90例意识正常,40例意识嗜睡,60例意识昏迷。两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有效减少治疗所需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神经外科 护理措施 整体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临床上护理人员关注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神志瞳孔的观察、压疮的预防、有效地吸痰等方面,对其眼部护理缺乏重视,本文将从国内外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护理的比较中寻求护理证据来源,分析眼睑闭合不全的成因和危害,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一参考。

  • 标签: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 眼睑闭合不全 护理
  • 简介:摘要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种对机体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镇痛是临床面临的重要任务,在不影响对病情观察的前提下,医护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消除疼痛。国际疼痛协会指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药物的进展及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6年12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B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组)和C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七氟醚组),每组40例。其中每组麻醉方式分别采用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麻醉性镇痛、局部麻醉药各1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中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等参数值;观察3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观察记录麻醉恢复期是否有恶心呕吐发生。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做相关性分析,对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麻醉性镇痛、局部麻醉药及肌松药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和影响。结果A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抑制明显,但能很好地抑制手术应激反应;B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组)和C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七氟醚组)术中循环相对平稳。A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多种药物能更好发挥药理作用,达到理想的神经外科麻醉的效果。3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 标签: 神经外科麻醉 麻醉药物 麻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