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六价铬[Cr(Ⅵ )]亚慢性染毒的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2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Cr(Ⅵ)低剂量组9只、Cr(Ⅵ)高剂量组10只。对照组大鼠饮纯净水,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饮用10、50 mg/LCr(Ⅵ)水溶液(分别为28、140 mg/L重铬酸钾),连续染毒90 d。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Cr(Ⅵ)染毒浓度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Metabo Analyst 4.0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UPLC-Q-TOF-MS/MS仪器检测性能稳定,实验检测数据可靠。对照组、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代谢轮廓差异明显,Cr(Ⅵ)接触致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Cr(Ⅵ)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存在18个差异代谢物,Cr(Ⅵ)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存在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不同Cr(Ⅵ)剂量组与对照组有13个代谢物同时存在差异,分别是3-羟基- 11Z-十八烷基肉碱、鹅肌肽、焦磷酸法尼酯、油酰乙醇胺、亚麻油肉碱、硫胆酸3-O-葡萄糖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20∶2(11Z,14Z)]、溶血磷脂酰胆碱[20∶3(5Z, 8Z,11Z)]、溶血磷脂酰胆碱[22∶2(13Z,16Z)]、磷脂酰甘油[16∶0/22∶5(7Z,10Z,13Z,16Z,19Z)]、磷脂酰肌醇[18∶1(11Z)/20:4(5Z,8Z,11Z, 14Z)]、磷脂酰肌醇[20∶ 3(5Z,8Z, 11Z)/18∶0],5羟色胺。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与葡糖醛酸间转化、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与Cr(Ⅵ)亚慢性染毒相关。结论Cr(Ⅵ)亚慢性暴露可能会导致大鼠血清代谢指纹特征改变,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相关。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法 六价铬 代谢组学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压力的高气压暴露应激对大鼠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减压过程的应激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以0 kPa、175 kPa、350 kPa、700 kPa为空气压力变化条件暴露大鼠,稳压60 min,减压45 min。出舱后立即用动物旷场法和大鼠旷场视频分析系统分析大鼠行为,旷场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含量。结果与0 kPa组相比,其余压力组活动总路程均显著缩短(F=3.354),平均速度均显著降低(F=3.358),站立次数和站立时间均显著减少和缩短(F=3.739,F=33.332);175 kPa及700 kPa组角活动路程显著缩短(F=3.532),清洁时间显著延长(F=4.581);350 kPa组站立次数和清洁时间显著少于和短于700 k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气压暴露后,175 kPa组ACTH质量浓度显著高于0 kPa组和350 kPa组(F=5.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压力暴露组血清中GC浓度均显著高于0 kPa组,700 kPa组显著低于175 kPa组(F=1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压力暴露均能引起机体明确的应激反应,且机体反应与压力梯度不同步。在机体能够承受的高气压生理应激范围内,个体的应激水平可能呈现一定的稳态。个体的行为反应、ACTH和GC浓度有作为应激监测指标的可能性。

  • 标签: 高气压 应激 旷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葡萄糖(GLU)正常而糖化血清蛋白(FRU)增高的原因分析。方法对64例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FRU检测,对照组为35例GLU与FRU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结果64例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血清中TBIL、DBIL、TG、TC、FRU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lc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是导致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高胆红素血症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重度烧伤的麻醉应用保护。方法3O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对照组(A组),重度烧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形成急性重度烧伤模型,B组经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静滴,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乌司他丁静滴。结果B组重度烧伤4小时后肺体重比值及肺水含量较A组与C组均明显增高(P<O.05)。B组动物在烧伤后30分钟,PaO2显著降低(P<0.05),并在4h内持续保持低水平,与组与C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O.05)。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是剧烈而复杂的,乌司他丁能够改善麻醉中肺通气的血气指标与肺重指标,对其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重度烧伤 大鼠 麻醉 保护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对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成20%TBSA深Ⅱ度烧伤后,分别接受肝素(100U@kg/-1@d-1)及等渗盐水皮下注射,1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免疫学检测.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P<0.05).结论肝素皮下注射能加速创面愈合,并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但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 标签: 肝素 烧伤 免疫 Ⅱ度烧伤 治疗
  • 简介:摘要大鼠足垫皮肤存在角质层厚、组织层次复杂等特点,给石蜡切片的制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利用大鼠足垫为毛囊诱导的对象,制作了大量的大鼠足垫石蜡切片,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实验,摸索出许多制作大鼠足垫石蜡切片的经验,藉此介绍以期作为相关研究者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LP)所致脓毒症大鼠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CLP诱导SD大鼠脓毒症,术后8、16和48h时检测相关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肺、肾、肝、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12d生存率为30%,发病急且死亡率较高。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内,CLP大鼠8h时出现APTT时间延长(P<0.05),16h时出现PT时间延长(P<0.05),内源凝血途径的XII活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的VII活性出现一过性抑制。TT在48h出现延长(P<0.01)。FIB的含量从16h开始逐渐增多(P<0.001)。与凝血和抗凝功能有关的其他重要指标中PLT数量从8h逐渐下降(P<0.01);vWF:Ag量从8h逐渐增多(P<0.001);D-D量从16h逐渐升高(P<0.05);PS:Ag量直到48h出现明显下降(P<0.001);而AT-III含量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发现肺、肾、肝、脾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未显示明显的静脉血栓和出血特征。结论大鼠脓毒症模型在急性期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但未观察到凝血功能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

  • 标签: 脓毒症 大鼠 凝血功能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全身照射大鼠血浆代谢物变化,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辐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初步验证。筛选研究中,大鼠50只(发现集),用60Co γ射线对大鼠进行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0、1、2、3、5、8 Gy;验证研究中,大鼠25只(验证集),照射剂量为0、0.5、2.5、4、6 Gy。照射后4 h采集外周血液,分离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测定辐射差异代谢物浓度,用代谢物组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特定剂量进行分类。结果共筛选出8个血浆辐射差异代谢物,其中4个(胞嘧啶、己酰基肉碱、十八碳二烯酰基肉碱及棕榈酰基肉碱)在受照后发生上调,变化趋势与验证集一致,区分特定剂量样本曲线下面积(AUC)>0.75。将上述4个代谢物进行组合后,区分0 Gy与>0 Gy、<2 Gy与≥2 Gy、<5 Gy与≥5 Gy样本的AUC值分别为0.96、1和0.94。结论大鼠受到全身照射后4 h,血浆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共鉴定出8个辐射差异代谢物,其中胞嘧啶、己酰基肉碱、十八碳二烯酰基肉碱及棕榈酰基肉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组合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性,有可能成为特定剂量分类的辐射敏感标志物。

  • 标签: 代谢组学 电离辐射 生物标志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代谢通路
  • 简介:实验动物环境是指将动物饲养在人为的有限空间,并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生长、繁殖、实验的一个人工的特定场所。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外的周围环境为外环境,以内为内环境。外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空气或其他方式进入室内,造成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的污染,较强的噪音和震动也可传人室内。

  • 标签: 实验动物 环境因素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大鼠进行饮食诱导性肥胖造模得到DIO(DietInducedObesity)鼠,观察给T-A药28d期间DIO鼠每天体重变化率,饲料消耗率,以及处死大鼠后得到的体脂,肌肉,血清Insulin浓度。结果表明T-A可降低大鼠体重,减少饲料消耗量,降低大鼠腹腔内脂肪,皮下脂肪及总体脂,其中浓度为0.1mg/kg时效果最佳。

  • 标签: T-A DIO 西布曲明
  • 简介:在脊髓损伤后大鼠血清AKP明显增高(P<0.05),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表2 脊髓损伤后骨矿改变(n=6) (±s),表1 脊髓损伤后血Ca、P、AKP含量(±s)

  • 标签: 大鼠骨质 损伤大鼠 脊髓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卵泡方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方法:卵泡方大鼠灌胃给药6g·kg^-1后,应用HPLC测定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肝、心、脾、肺、肾中的含量,色谱柱: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B)0.5%冰醋酸水溶液(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276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30℃。结果:建立了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肝、心、脾、肺、肾中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法成功应用于卵泡方单剂量大鼠灌胃给药后,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 标签: 中药 卵泡方 HPLC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h和3、5、7、14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 标签: OSTERIX 牙移动 牙周膜 大鼠
  • 简介:检测胰腺组织mRNA的表达已经成为研究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胰腺组织富含RNase,抽提胰腺总R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难点之一。为此,本实验旨在探讨提取胰腺总RN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胰腺组织 总RNA 提取 分子生物学实验 大鼠 RNASE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后谵妄大鼠血脑脊液屏障的变化。方法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147只,3月龄,体重24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49):对照组(C组)、单纯麻醉组(A组)和术后谵妄组(P组)。C组大鼠不接受麻醉和手术处理,A组大鼠接受1.4%异氟烷麻醉2 h处理,P组大鼠在1.4%异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于术前24 h、术后6、9和24 h时测试大鼠行为学(埋藏食物实验、旷场实验及Y迷宫实验);术后6、9和24 h于大鼠尾静脉注射荧光素钠(NaFI)后取大鼠双侧侧脑室脉络丛(CP)及脑脊液(CSF),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P ZO-1、occludin、claudin1、E-cadherin和VE-cadherin表达;术后6 h时大鼠尾静脉注射10、40和70 kDa FITC-dextran后取CSF,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SF NaFI,10、40和70 kDa FITC-dextran的浓度;取CP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双侧CP上皮细胞(CPECs)形态。结果与C组和A组比较,P组大鼠术后食用麦片潜伏期延长,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进入新异臂次数百分比及新异臂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僵直时间缩短,大鼠CP ZO-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下调,CSF NaFI浓度、10及40 kDa FITC-dextran浓度增加(P<0.05或0.01),CPECs排列紊乱疏松,微绒毛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局部模糊不清,间隙增宽。结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血脑脊液屏障的变化有关。

  • 标签: 脑脊液 脉络丛组织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一次性大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一般情况观察:大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明显。体重:实验组在1、2、4、8、12周和对照组同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内1、2、4、8、12周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尾静脉血糖:实验组在1、2、4、8、12周和对照组同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诱导前与1、2、4、8、12周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腹腔一次大剂量注射STZ(55mg/kg)可以严重损伤胰岛,引起与Ⅰ型糖尿病相似的症状。

  • 标签: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深低温停循环复苏模型.方法采用体外插管法建立大鼠闭胸式深低温停循环复苏模型,并在深低温停循环时,用冷脑保护液间断给予脑组织灌流.结果用大鼠建立深低温停循环复苏模型:呼吸的自主恢复率为80%,心跳恢复率为100%.结论大鼠深低温停循环复苏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脑组织低温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和临床应用低温进行脑保护提供了基本条件.

  • 标签: 深低温停循环 大鼠 复苏 临床应用 脑组织 脑保护液
  • 简介:为评价泽泻的安全性,采用大鼠60d喂养的方法,动物经口灌胃给予泽泻水煎液,以研究其亚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泽泻水煎液的低、中、高3个给药组(剂量分别为8.3、16.7和33.3g/kgBW,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100和200倍)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和食物利用率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尿素氮(BUN)有升高的趋势,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中、高剂量组大鼠尿γ-谷氨转移酶(γ-GT)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无与所给受试物相关的异常变化;高剂量组大鼠肝/体比值和肾/体比值高于对照组,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大鼠肝脏、肾脏、脾和睾丸均无明显的病理性损伤.以上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泽泻中、高剂量组大鼠尿γ-GT指标有异常改变,但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性损伤.

  • 标签: 泽泻 安全性评价 慢性毒性 中药材 动物实验 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