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感防控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简称MDRO)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于[1]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ICU患者相关数据[2],随机抽选9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控,实验组给予院感防控,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防控效果。结果:在感染情况方面,实验组总感染率6.66%,对照组总感染率26.66%,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实施院感防控,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感防控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其防控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914例ICU病房住院患者资料,将其住院期间是否接受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防控分为A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432例,未接受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防控)、B组(2021年1月至12月,482例,接受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防控),统计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B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19%,较A组8.80%低(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22年1月~ 2022 年12月我儿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0例患者,其中经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合多重耐药菌感染诊断标准确诊4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与40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依据临床实践经验列出影响多重耐药菌感染单因素,对比两组单因素并对影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PICU入住天数≥30天、留置尿管、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2种、存在入侵性操作、行肠外营养支持、提供机械通气、再次插管为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而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PICU入住天数≥30天、使用激素治疗、使用抗菌药物≥2种、提供机械通气、再次插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依据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患儿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类常见多发病,疾病多由沙门氏杆菌引发,常常表现为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严重危害鸡群健康,此外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鸡沙门氏菌病能垂直传播,具有极高的传染率。鸡白痢杆菌病通常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简称鸡白痢,鸡伤寒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副伤寒是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世界各地均有沙门氏杆菌病的存在,严重威胁禽类健康。

  • 标签: 鸡沙门氏菌 分离株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在ICU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T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模式;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2月本院T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 ICU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肺结核也称肺痨,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在我国,肺结核属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类疾病中,肺结核发病和死亡数均排在第二位,我国2020年肺结核发病例数为670538例,2021年结核病发病例数为639548例,而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每天咯血量为100ml以下,属于小量咯血,100ml-300ml之间属于中量咯血,300ml以上属于大咯血,梅毒与肺结核同属我国法律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梅毒发病例数为480020例,其发病和死亡数均排在乙类传染病第三位。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耐药 治疗依从性差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ICU就诊的患者5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护理,对比管理效果以及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理效果以及感染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院感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采集痰液展开细菌培养,并对所获菌株展开药敏试验。结果:本组68例患者分离出致病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比74.36%;革兰阳性菌20株,占比25.64%。占比较高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这几种常见致病菌对部分常用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结论: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中,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敏感药物,从而提升疗效。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致病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呼吸内科所收治的70例患者,且选择同期的400张有效处方,进行本次研究,分析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耐药性。结果 经分析,半合成青霉素类的使用率为 42%,氟喹诺酮类为30%, 大环内酯类为25%, 其他抗生素应用率为17.08%;70例患者中,单一用药率为45.71%、二联用药率为40%、三联用药率为14.29%,且耐药性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半合成青霉素类应用次数较多,一般不会进行三联用药,部分患者在长时间的用药中,会出现耐药性,一般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共60例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60例奶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痰液标本占比最高,其次为血液标本。60例奶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ICU科室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呼吸科。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高,达到96.67%、80.00%,其次为氨曲南,耐药率为51.67%。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氨曲南,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大多在40%以下,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尽量使用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胸膜的慢性传染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威胁性感染性疾病,是由单病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疾病。

  • 标签: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在ICU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本院T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模式;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本院T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应用于ICU环境清洁消毒中,可有效预防并减少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独立清洁单元消毒模式 ICU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耐药性皮肤病与性病的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耐药性的出现对皮肤病和性病的治疗提出了挑战,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目前用于治疗耐药性皮肤病和性病的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抗菌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基因治疗等。

  • 标签: 耐药性 皮肤病 性病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征,为控制医院感染提高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接收2326例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均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药敏试验。结果:2326例医院感染者中检出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占4.30%;耐药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0.72%;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占62.00%;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占32.00%。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医院感染分布广泛,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应当加强监测,强化预防控制,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风险。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院感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粪肠球菌的毒力基因,分析其耐药性,以期为粪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痰液、血液及尿液标本,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出的非重复的粪肠球菌进行鉴定;制备细菌DNA模板并设计出引物,利用PCR使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扩增;使用K-B对粪肠球菌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在消化内科粪肠球菌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了8种毒力基因,分别是cylA基因(327bp)、cylM基因(742bp)、cylB基因(843bp)、cylL1基因(624bp)、ace基因(335bp)、efaA基因(180bp)、gelE基因(1200bp)、esp基因(933bp),大小与理论值符合;8种毒力基因是cylA、cylM、cylB、cylL1、ace、efaA、gelE及esp基因阳性的检出率分别是55.71%、47.86%、45.00%、52.86%、15.00%、70.00%、63.57%、57.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是77.86%、80.00%、36.43%、78.57%、56.43%、3.57%、17.86%,针对替考拉宁药物没有产生耐药性。结论:我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粪肠球菌有8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5.00%~70.00%,细菌对替考拉宁无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等其他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可供参考。

  • 标签: 消化内科 粪肠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推行强化ICU的感染预防控制和护理干预后,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得到较高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开展价值突出。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医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之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PL+TLRH)治疗方式的患者是观察组,使用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是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配合LPL+TL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等,同时也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同时,运用放松训练产生的综合作用,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供新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中观察对象为4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均与2022年1月-2023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按照奇偶数法,以20例为一组进行均分,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放松训练进行配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心理状况(SAS、SDS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以对照组作为参照,观察组患者负性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护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期间,应用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能够有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满足其基本的康复护理要求,值得持续研究推广。

  • 标签: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 心理护理 放松训练 心理状态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间开展本次对比实验。纳入实验样本均是在我院进行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手术患者(共计60例),所有参与者进行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纳入30例患者,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观察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0.05)实验数据有价值体现。结论: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术后患者中的有效实施,其效果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