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s-CRP与T2DM微血管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入选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超声、Hs-CRP、肾功能、眼底等检查,并对Hs-CRP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①糖尿病程、Hs-CRP与糖尿血管变呈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血管变患者Hs-CRP明显升高,且是预测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性标志物之一。早期测定Hs-CRP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血管并发症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Hs-CRP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结论运用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效果良好。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因为心血管脑血管血液成分和血管动力学异常改变造成血管壁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及营养密切相关,尤其是营养不平衡导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以后控制饮食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可靠保证,本文就心脑血管疾病在饮食上的预防原则进行概述,目的是教育广大居民如何通过正确的平衡营养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营养 饮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系统护理对糖尿合并心血管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合并心血管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组99.3%和7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促进糖尿合并心血管变的病情控制,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居民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取本地社区年龄在35岁以上居民500例,进行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统计得知,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病史、饮食习惯、血清总胆固醇、血压、糖尿等。结论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且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认知率相对较低,应做好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我社区中心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断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老年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各项因素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居于第一位的。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为积极的预防措施。结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脑小血管变(SVD)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的,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的关系,SVD的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2型糖尿及高血压的患者临床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情况。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有150例2型糖尿者于我院做健康检查,根据其患病类型,将其分作两组并发组(75例)与单一组(75例),比较分析并发组与单一组显现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情况。结果在并发组中,4例患脑出血,25例患脑梗塞,24例患冠心病。在单一组中,1例患脑出血,9例患脑梗塞,10例患冠心病,比较并发组75例与单一组75例显现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差异显著性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一旦合并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出现率将显著增大,高血压是动脉硬化恶化或者加重的一大诱因,属于诱导血管破裂的直接因素,因此务必对糖尿病患者加大临床防治措施。

  • 标签: 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 简介:糖尿是一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据国际糖尿联盟(IDF)估计,目前全球约有超过2亿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化饮食的影响.21世纪2型糖尿将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流行,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对新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探讨对这种疾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诊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这些患者是否存在合并高血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人。并对住院的所有患者进行化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单纯糖尿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脑梗塞,占为20%;10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占25%;5例患者发生冠心病,占12.5%;而糖尿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脑梗塞,占为30%;14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占35%;8例患者发生冠心病,占20%,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心血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偏高,在临床上我们应该积极控制患者血压,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新发脑血管疾病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中药制剂成分繁杂,药代动力学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试论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推动药代动力学发展,供临床用药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病 中药注射剂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此类一般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本文旨在对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做概述。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药物 现状
  • 简介:摘要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运用推拿点穴拍打。治疗98例有效率97.96%。推拿点穴治疗有按摩点穴、针灸、气功、整形的综合作用,它即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又可平衡阴阳,扶正祛邪,醒脑开窍,使脏腑气血调和,促进大脑皮层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恢复偏瘫肢体功能的作用。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后遗症 推拿 点穴 拍打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三大类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位于这三大疾病之首,所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威胁 原因 治疗 方案 预防 食品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50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的早期血管变检测,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和彩超,对心脑血管血管弹性、功能及内部状况的了解,经分析研究各疾病对危害血管的轻重进行排序,引导临床对各疾病动脉硬化的损伤情况,进行及早干预及用药,降低伤残、死亡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日本VP-100动脉硬化检测仪及彩超iU22、DH11,对1200例健康人群和3850例8种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各年龄组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4,P<0.01);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1)。而且,两种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重趋势。5种疾病及肥胖、吸烟之间的PWV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63,P<0.01),其中高血压、糖尿和冠心病的异常程度较为严重;ABI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12.01,P<0.01),其中以糖尿和高血压较为严重。结论无创动脉检测仪结合彩超检查可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早期干预。

  • 标签: 动脉硬化 排序 PWV ABI 可逆性
  • 简介:目的:探讨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磁共振检查显示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常规行T2WI、T1WI、FLAIR及DWI扫描,其中17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30例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均发生在大脑半球,单侧9例,双侧21例;单发7例,多发24例,呈圆形、椭圆形及蜘蛛网状:直径2~2.5mm;MRI不同序列显示扩大间隙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30例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组,其中年龄〈20岁6例,20~60岁13例,〉60岁11例。结论:MRI在显示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位置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均有典型表现,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血管周围间隙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及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心护理和心理安慰。结果调动了患者及家属抗病、保健的积极性,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降低心血管的再发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心血管疾病是生活方式疾病,不但要及时治疗,进行必要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心血管病 护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