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地球自转的长期减速原因一般归结为日-月潮汐摩擦,而非潮汐因素会引起地球自转的加速。本文计算了由太阳引起的地球磁层力矩的上限值,其量级为2.56×10^22cmsec^-2。结果表明:估算非潮汐加速度的量级为·/Ω=0.33×10^22cmsec^-2,它比推算出的·/ΩNT=1.6×10^22cmsec^-2要小。由于造成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因素是一个经典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由太阳引起的地球磁层的力矩作为非潮汐变化的机制是模棱两可的,但它表明:太阳风力矩可通过太阳舆到地球并渗透到地核响应地核运动,因此它可以作为本文计算的几千年时间尺度的地磁场向西漂移的最可能原因之一。

  • 标签: 太阳风 地震自转 日-月潮汐摩擦 地球磁层力矩 地核
  • 简介:运用在砖墙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膜模型计算了1+1和2+1动态时空中的黑洞的熵。结果表明在低动态时空中,黑洞熵仍满足Bekenstein—Hawking熵与面积的关系。

  • 标签: 黑洞 低维时空 膜模型
  • 简介:GPS无线掩星技术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电离层和中性层大气剖面。它具有全天候、低费用、无系统长期漂移等优点。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首次GPS/MET试验的成功显示了GPS掩星技术对监测全球大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当前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叙述了无线掩星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美国UCAR的掩星数据处理系统CDAAC的概况,可作为我国开展无线掩星计划有关工作的借鉴。

  • 标签: 地球大气 无线电掩星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 简介:在2弦论黑洞背景时空中求解了具有'tHooft的边界条件和“准周期”边界条件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玻色子熵和费米子熵,发现它们具有同一发散形式,两者仅相差一个系数。

  • 标签: 二维黑洞 费米子熵 玻色子熵 热力学熵 二维弦论
  • 简介:探讨了1+1均匀各向同性闭宇宙模型的完全量子化问题,论证了1+1量子虫洞能够带有Hilbert空间结构,内积可由微超空间度规导出,我们的研究表明物理的Hilbert空间是可分的,这可由虫洞解的离散正交基构造。

  • 标签: 量子虫洞 HILBERT空间 宇宙模型 量子宇宙学 引力理论
  • 简介: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1)高Reissner-Nordstroem黑洞的非热辐射,发现非热辐射中径向有效势及粒子能量均依赖于时空数D。(2)高Schwarzschild黑洞的粒子轨道运动,发现光子圆轨道半径随着数的增大而减小;当数大于4时,不存在有粒子速缚轨道,也不存在最小稳定轨道半径。

  • 标签: 黑洞 非热辐射 粒子束缚轨道 轨道半径 径向有效势
  • 简介:本文探讨了荷的BTZ黑洞的热辐射与非热辐射,给出了Hawking辐射谱及相应的温度表达式,并给出了非热辐射的有效势和粒子的能量公式。

  • 标签: 黑洞 HAWKING辐射 非热辐射 有效势 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