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荀子·性恶》篇是苟学派作品,未必是荀子作。该篇提出“性恶”说,可是在政教问题论述中,却相信人易于教化,愿意向善,与儒家主流人性观一致。“性恶”其实只是立说.并非思想。《性恶》篇来源,有墨家《尚同》篇到秦法家初始人性判断,儒家传统教化乐观主义,以及荀子、为相分说和情欲界定人性说,在诸子人性思想脉络流变中,可看出“性恶”说特点。《性恶》篇是古代唯一“性恶”论,却不是对人性恶真有认知学说。墨、法、道、儒诸家对人性之内在问题和危险各有洞见。

  • 标签: 性恶 荀子 墨子 法家 庄子 幽暗意识
  • 简介:【导语】“时间”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到近代莱布尼茨、康德哲学中“时间”问题,无不代表着哲学家对这一问题探究。传统哲学在认识论维度上通过对“时间”问题研究进而探讨人之心智如何认识问题。现代哲学批判传统哲学“时间观”,对“时间”讨论呈现出不同样态:“时间”或是可以“直观”之“意识”,或是“人”存在之维度,或是“生命”之“流动”。2013年国内学界对“时间”问题讨论方兴未艾,这里选取几篇文章有助于我们管窥目前国内关于“时间”研究之现状。

  • 标签: “时间” 现代哲学 康德哲学 时间观 认识论维度 创新
  • 简介:王弼易学有三个特点,即条例义理化、形上本体化、具有内在.朱熹在少年时用数年时间研习立于官学王弼易学,从而受到了王弼易学思想深刻影响.王弼太极学说是朱熹太极本体论思想渊源.

  • 标签: 易学 王弼 朱熹 太极
  • 简介:<正>朝鲜是中国以外孔子思想传入时间最早、传播领域最广、接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国家。孔子思想传入朝鲜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为推崇孔子,表彰儒学,显示崇儒重道,历代封建王朝陆续修建奉祀孔子庙宇,使朝鲜成为中国以外建有孔庙最多国家。孔子庙发展社会背景

  • 标签: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 深远影响 儒学教育 思想影响 孔庙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数学知识,重点讨论了中数学与传承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源"与"流"关系.

  • 标签: 管子 数学 九章算术
  • 简介:先民信奉术数有天启与人为之别。天启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天垂象,示吉凶”,人为则是以卜筮“决嫌疑,定犹豫”。龟卜繁难,筮占简易。殷人尚卜与周人用筮,实为不同民族稽疑习惯。周人受封于商,殷周始有文化往来,而周人迁岐之后,殷人之龟卜乃行于周邦,但周人仍以筮占为主。周朝开国立基,依其传统稽疑之法编纂筮书,称之为《易》,其命名之朔,正是着眼于龟卜繁难与筮占简易。而《周易》卦爻辞乃旧有之象占、星占及筮占甚至龟卜之辞鸠合与改编,具有相当程度加工与润色。六十四卦卦画符号原初功能就是“纪数”与“检索”。内“贞”外“悔”爻辞顺序,也是针对六十四卦卦画绝大多数皆可“表里视之,遂成两卦”所作规定。因此,《易》之所以名“易”,一是相对龟卜而言,筮占简单容易;二是筮书编成之后,卦画符号具有方便检索功能。而各种不同筮法,皆可视为筮书不同检索方式。

  • 标签: 《周易》 卦画 卜辞 筮法
  • 简介: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创造和人文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现代转型,人本身能动、创造、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问题。

  • 标签: 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工业 创意工业 设计哲学 整合
  • 简介:<正>王守仁(1472—1528)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研究对象,有关他心学思想,中外学者已多有论述。然而,对王氏推行乡约模式及与其与心学思想关系,学界似未予应有之注意,实则,南赣乡约既体现了王氏在主张“知行合一”过程中,修养和践履、道义与事功统一,也是其感叹“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之时,为安靖地方,防止山民为“贼”,在“心即理”说指导下,所倡行治乡方略与实践,是王氏心学思想与其政治实践相结合产物。

  • 标签: 王守仁 南赣乡约 心学 “知行合一”说 心即理 明中后期
  • 简介: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论证了社会是人与自然完成了本质统一,阐述了“现实个人”是唯物史观考察社会历史出发点和前提,揭示了人实践活动物质动因是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统一过程。

  • 标签: 马克思 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 个人全面发展
  • 简介:梁漱溟从文化比较角度,以不同于启蒙理性新思路,分析了现代传统、现代化多元倾向和从民族传统中挖掘现代资源重要。他以传统儒学为基础,用佛学和西方哲学对儒学经典进行了现代诠释,讨论了儒家传统资源在现代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可能有的意义。他乡村建设实验试图重建农村礼俗机制并导入科学技术,以造成儒学复兴社会基础,把寻求传统文化价值空间,从书斋引向社会,把传统儒学道德实践转化为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社会整体实践,从而扩大了儒学实践

  • 标签: 梁漱溟 文化比较 转化 乡村建设
  • 简介: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在历史上曾写下辉煌篇章。管子思想受到历代学者关注,也发挥着重大作用。1909年,清政府和立宪派忙于“预备立宪,维新国政”,著名学者梁启超把目光投向管子,为管子重新作传。梁启超从史学家责任和精神出发,认为管子在先秦时就已经初步主张在中国实行立宪政治,从而将管子爱国精神、民族主义置于近代民族危亡环境下进行解读。

  • 标签: 梁启超 《管子传》 缘由
  • 简介:心态史兴起,为我们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与路径。心态史研究,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研究,获得更加接近于历史时代和事实研究结果。在心态史视野下,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与发展繁荣根本性前提是,在12—18世纪西欧发生了一场社会心态革命。这场革命为资本主义实际存在构建了一种新“爱恨秩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活中价值优先或后置规则(伦理),规定“资本主义人”世界观和世界认知结构与内涵,为资本主义提供了道德上合法与行动上可行

  • 标签: 心态史 西欧 资本主义兴起 道德合法性 行动可行性
  • 简介:“偏言”与“专言”话题源自程颐所说“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重点在如何看待仁在整个德性体系中地位,并涉及仁是作为至善整体还是特定德目等多方面的问题。程颐通过对《易传》“乾元”和“元亨利贞”阐释,以“生”为纽带,将四德五常联系为一个整体。以生论仁,既关联存在论性理,也含摄宇宙论生理,力求从仁“偏言”与“专言”入手揭示出仁特色和性质。朱熹讨论仁“偏言”与“专言”。通常是将其纳入到“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框架之中。基于生气流行,“心之德”可以是“爱之理”,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仁至善整体与流行实施中德目最终相互发明。

  • 标签: 四德 五常 偏言 专言
  • 简介:本文通过对沃尔玛公司工会与另一家外企工会案例分析,阐述了当前中国工会与企业之间关系主题。本文认为,劳动关系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工会与企业在工会组建与运行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企业“依法”组建工会并使工会在形式上运转起来。但企业“守法”前提条件是企业工会不至于影响到它在经营与管理上垄断权,而对企业方“守法”行为让步,上级工会则不会去追究与监督企业“守法”行为是否能够真正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所以在当前,围绕“守法”这个界限,双方形成了一种默契局面,即企业形式上“守法”,而上级工会则形式上“维权”。一旦双方有一方突破这一界限,则会引发冲突,企业可以用不合作方式阻挠工会运转,而上级工会则可以用“维权”名义进行干预。这里“维权”我们可以把其理解成促使企业在形式上“遵守”国家劳工政策。

  • 标签: 工会 外资企业 工会组建 工会运行
  • 简介:“战”之词义,主要有两解:一曰交战,一曰交媾。本文认为“战”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斗争与相合统一,相合是其本质,“交战”义则违背了“生生之谓易”之至理;征之帛书《周易》和《焦氏易林》.认为“战”确有“交媾”义,怛“交媾”未能传达《易》“战”形神兼备之神韵:“战”既勃发着流宕不羁野性,又凸现至情至睦之质;既充满情感,又饱含形象,它是远古时代情蕴写照。对于这样一个浓缩了《周易》精神词汇,我们应该从哲学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它。而不应该简单化、机械化地观照它。

  • 标签: 两解 《易》理 神韵 形神兼备 文化透视
  • 简介:《毛诗序》有相对一致解释思路,十五国《风》、大小《雅》各部分《序》表现出一定系统,相邻《序》文也往往有一定关联度,则其很可能成型于一人之手。三家《诗》本无序、四家《诗》解说有不少歧异,说明《毛诗序》非出于诗人、国史、周之乐官、孔子、子夏。先秦时期虽也有以政治教化、伦理道德解《诗》趋向,但尚未成为普遍原则。《毛诗序》与三家《诗》皆以政治教化、伦理道德解《诗》,洗明它们是同一时代选择。而《毛诗序》比三家《诗》有更浓厚政治教化意味,则《毛诗序》晚于三家《诗》创立。三家《诗》创立在高后至文帝时,结合《序》《传》关系、《序》资料来源,可以断定《毛诗序》成型在景帝前元二年至中元五年间。

  • 标签: 四家《诗》 异同 《毛诗序》 成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