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构建法治社会取得全民共识的情况下,政府依法行政的脚步却相对缓慢。本文使用法社会的实践调查方法对两个经济水平不同地区的行政执法(安监行政执法)做了定量比较、分析。发现两地区行政执法因经济水平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地方政府并未严格依法行政。然而,法律经济的分析却表明这是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本文的初步研究表明我们对转型时期法治社会的构建与经济发展的认识显然是粗浅和不足的。

  • 标签: 行政执法 悖论 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
  • 简介:监狱的功能不旨在让犯罪人接受惩治并将其同社会隔离开来,而在于感化和矫正监狱中的囚犯并使得其能够重返社会。国家在监狱法规思想中应坚持正确对待监狱的刑罚和矫正功能,完善监狱内部运行程序和工作机制,给予囚犯基本的人权保障待遇。在监狱发展方向上一方面让囚犯屈服于法律的权威,防止囚犯之间相互影响,提高监狱监视监督机制,一方面要提高监狱官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水准素养,保障囚犯正常生活水平并完善囚犯救济和感化制度,幕成囚犯勤勉上进的自新意识。

  • 标签: 监狱学 小河滋次郎 感化 矫正 囚犯待遇
  • 简介:从证据角度,对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划分。同时,为了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理顺法医学的学科定位,尝试澄清了"证据科学"与"法(庭)科学"、"应用医学"与"特种医学"等相关上下位学科和平行学科的概念。

  • 标签: 法医学 证据医学 法科学 证据科学 应用医学 特种医学
  • 简介:本文回顾张五常教授《经济解释》与其他著作中与法律经济方法论有关之部分,除了摘述其核心思想,本文并提出意见不同处。本文对制度费用之界定更宽,并先定义信息成本之范畴。外部性观念对法律经济学者仍有正面帮助,因为对法律经济学者,法令是可以改变的局限条件,而降低外部性也不需仰赖政府直接介入。制度费用高者,租值消散高;而不同制度所隐含的租值高低,正可以用有效率与无效率来描述。效率概念仍应保留作为制度改革良窳之量尺。产权的概念是制度经济与法律经济的共同核心,但定义方式始终不同。本文认为,后者的产权概念,较诸前者,能有效与法律体系接轨,并考虑更多制度细节,并能清楚界定。

  • 标签: 外部性 效率 租值 制度费用 交易成本 财产权
  • 简介:对"赔命价"的现有研究多是局限在现行刑事司法与地方习惯法的宏观冲突层面,很少关注"赔命价"的作用机理与效能分析。文章基于法律经济视角,对"赔命价"的成本、效率及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赔命价"能够最小化侦查起诉和审判执行成本,有利于"命价"赔偿双方当事人,并且带来外部收益;具有灵活性及高效性,能够促进司法资源的配置更加具有效率;同时,在犯罪威慑方面具有独特的机制与效能,是一种柔性化的"命案"解决方式,符合藏区民众的宗教信仰及对正义的理解与追求,能够增进地区民族团结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当然,作为一种私力救济的民间和解方式,"赔命价"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为"赔命价"与现代刑事司法相互配合提供了空间,并可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最优的犯罪威慑手段与刑罚组合。此举不仅为现代刑事司法顺利进入边缘地区打开了一条可行进路,同时也为现代刑事和解制度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有助于恢复性司法的构建与推行。

  • 标签: 中国藏区 赔命价 法律经济学 最佳资源配置 恢复性司法
  • 简介:目次一、市民社会与民法的关系:社会功能领域区分替代"公/私"区分二、私法必须阻止经济理性破坏职业标准三、法律合同的文化优势四、相互竞争的"契约的世界":合同的三种维度五、法律刺激:关于法律继受的"结构耦合论"六、网络契约理论:从双务合同到合同结合七、作为社会制度的鉴定:第三人的契约内部化八、私法的社会启蒙:是"思想实验"还是一场"革命"

  • 标签: 市民社会 社会系统 自省法
  • 简介:圆柱形金属管属圆柱形棍棒类,用其形成的损伤具有圆柱形金属棍棒损伤的普遍特点。其横断面形态、打击的方式(杵击)决定它致人体损伤的个体形态特征。1当圆柱形金属管挥击人体时(如头部),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头皮挫裂创,创缘镶边状挫伤带十分明显;骨折程度也比木质棍棒所致严重等,其损伤特点与圆柱形金属棍棒损伤无明显区别。

  • 标签: 人体损伤 圆柱形 损伤特点 形态特征 皮下出血 断面形态
  • 简介:在波斯纳法官的法经济体系中,财富最大化原则和成本一收益分析是其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本文基于但不限于波斯纳法官的这一演讲文本,以一种语境论的视野和尽量进入普通法司法实践的精神,分别从法经济和法律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财富最大化”原则的内在困境何在、单向度的法律经济是否存在理论局限性以及中国法官是否需要远离实践性的和实用主义考量这四个看似独立但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切入,深入探讨法律经济中的一些重要学理问题。基于此,就解释复杂多变的中国问题而言,“拿来主义”式的理论移植效果肯定不佳。我们更需要一种从人与人、人与制度、制度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出发,以个体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基础,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为工具并以促进社会合作为目标的新法经济

  • 标签: 财富最大化 成本-收益分析 单向度法经济学
  • 简介:法,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制度,须兼顾各方的利益,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合理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着手。在立法中,须考虑到法律的实际效用问题,即制定出来的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的遵守。在司法中,冲突的双方权利是相互的,所以得掂量双方权利孰轻孰重,保护重要权利,趋利避害从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 标签: 法律经济学 效益 最大化
  • 简介:通常的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方法是法教义学,即强调先在的规范系统的逻辑论证和价值大小的位阶顺序。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过于强调逻辑和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忽视了真实世界中资源稀缺的约束条件;将权利视为一种实体化的存在;以及当出现新的事实时,不是面向未来决策,而是诉诸过去。波斯纳在《并非自杀契约》一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进路。他探讨了因"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是如何通过采取具体措施来调整个人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他认为,法律必须以某种方式调整因紧急状态而发生的这种窘困;《美国宪法》若不能弯曲,就会折断。这种方法是经济的、实用主义和后果考量的。

  • 标签: 权利 冲突 变化 调整
  • 简介: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分析框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正在经历着从"本身违法"向"合理原则"的转变。日本在2015年修订《流通交易习惯指南》的过程中顺应了这一国际潮流,并确立了转售价格维持应当适用"合理原则"进行分析的原则。不过该《指南》仅仅将避免搭便车作为转售价格维持的唯一合理事由,而未对其他的合理事由进行明确。本文认为转售价格维持涉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具有促进竞争的效果,因此应当对于其合理事由的范围进行扩张。从经济效应的角度而言,其他合理事由应当包含特许经营中的转售价格维持,以及为了降低销售风险而实施的转售价格维持。此外,限定最高转售价格的行为也应当在原则上被认定为具有促进竞争的效果。

  • 标签: 转售价格维持 本身违法原则 合理原则
  • 简介:通过对A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田野调查,亦即研究者对司法审判工作的亲历和反思,可以发现审判裁量的话语空间充满矛盾冲突,既有当事人双方的对立主张和复数立论,又有法官对道德说教与法言法语的混杂使用。法官往往相信自己是公正的,但其对正义的理解是一种“半洞察”可能有失偏颇却不自知。究其根源,在于反思不足;而反思不足的原因,一是法官能力素养不足,二是商谈议论不够。法官一定意义上不乏商谈议论的机会,但潜在的议论规则不一定是客观公正导向的,不论是面对诉状时法官内心的、还是合议时法官之间的、或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议论,都还缺乏真正被实践的程序公正与科学论证。总之,司法裁量客观公正之可能性前提在于商谈与议论,但其前提之前提乃法律议论场域的良性建构。在这点上,国家司法改革也当有所重视。

  • 标签: 司法实践 审判裁量程序正义 合议 话语
  • 简介:在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体系确立前,诸多新式学校是传播法学知识的主要机构,它们选择教育模式及其生员学习西方法学知识的过程,展现出了法学教育启蒙时期的探索。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在萌芽时期的具体教学形态的阐述实际并不清楚。在这一时期,南洋公特班的法学教育尤其值得注意,从其师生日记可见,特班借鉴传统书院制教学的同时糅合了中西之学,其教育内容不再囿于“交涉公法”,体现出的比较法学教育的精神、西方公法知识的输入等现象,也是这一时期新式学校法学教育的共同特征。

  • 标签: 法学教育 比较法 南洋公学 蔡元培
  • 简介:TheDAO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法律与代码的关系思考,代码世界不可以脱离法律的规制,法律治理应当与技术治理有机结合,法律治理优先于技术治理,且技术治理不可突破法律治理的框架.作为域外兴起的新领域计算法律,其发展经历了计量法学、旧计算法律和新计算法律三个阶段,正伴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未来的计算法律从架构上应当优先选择私有区块链,并进一步强化智能合约法律化.计算法律核心难点在于法律本体的代码化,具体表现为法律条文的语义处理、合同文本的代码化、法律推理分析等多个内容.中国的计算法律,需要落实到中国法律本体问题的研究上.

  • 标签: 计算法律学 区块链 智能合约 技术治理 法律本体
  • 简介:“闯黄灯”被罚款一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对黄灯通行条款的复数解释,对此应运用法解释方法得出唯一结论。判断系争法条是出现了法律漏洞,因此“法无明文禁止公民即有自由”,还是立法者为立法语言简洁之需要而有意保持沉默,可使用反面解释的方法进行探究。反面解释如能成立,意味着法律漏洞不存在,交警的行政处罚有法律依据。反面解释是否成立无法依靠形式逻辑自身来判断,需要借助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及社会解释等其他方法综合探求。各种方法解释的结果均可确认黄灯通行条款的规范内涵是:“当且仅当‘黄灯亮时车辆已过停止线’,‘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 标签: 闯黄灯 法律保留 法律漏洞 反面解释
  • 简介:以法社会的角度看,梁丽案可以划分为权力场域与权利场域两个亚场域,在权力场域中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而推动权利场域话语表达的则是一种弱势情结。无论是路径依赖还是弱势情结,都是追求案件公正性过程的干扰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为了还原案件真实,应当努力摒弃这两种不良倾向。

  • 标签: 刑法社会学 盗窃罪 话语 亚场域
  • 简介:在天的视野下,中国古人头顶的天空不仅成了“作为文化资源的天空”,而且更是成了“作为法律资源的天空”。古人通过对天象的细致观测,不仅从这个天空中获取了立法、司法等诸多具体的法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法律资源的天空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表达了对于君主权力之制约和法律秩序之构建的重大法律意义。

  • 标签: 天学 “作为法律资源的天空” 君权制约 秩序构建
  • 简介:医疗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因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以东南沿海两个规模与发展水平相当的中等城市—浙江绍兴与福建泉州从1996年到2006年这十年之间司法机关查获的发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共计65件作为研究样本,从犯罪的角度切入,发现和揭示东南沿海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更尝试用默顿的紧张理论阐释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泛滥背后的深层根源。

  • 标签: 医疗领域商业贿赂 犯罪学 紧张理论 实证研究
  • 简介:在法律进化论和民主主义的思想革命中形成的日本法社会是领导战后日本法学的主要法学思潮之一.日本法社会从诞生起,深受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欧洲和美国法社会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影响,迅速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科学,为日本法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标签: 日本 法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法学 法哲学
  • 简介: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治疗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利用MSCT与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虚拟解剖,因为具有非破坏性、可显示特殊部位损伤形态、分析快速且便捷、便于证据保存和出示等特点在法医学尸体解剖中日益凸显优势.在法医损伤研究及实践鉴定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利用MSCT与三维重建技术在锐器伤、钝器伤、高坠伤、交通伤等实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实践检案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探讨多层螺旋CT与三维重建技术在法医学损伤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法医损伤学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