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近15年来国内作曲创作实践和技术理论形态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现象,使得研究方法在继承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又有了相当的发展.本文以"实证、思辨及逻辑体系化"、"数理逻辑"、"西方现代音乐体系"、"比较研究"、"其它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五类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其目的在于,明晰地了解和思考现代音乐研究和分析的现状及思维方式,促进深化研究,也希望通过理论研究直接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

  • 标签: 作曲技术理论 研究方法 音乐形态
  • 简介: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环境的治理,年轻一代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同全体学校艺术教师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在总结十年教改经验,迎接九十年代的时刻,我们每一位艺术教师当会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光荣责任和使命。艺术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认真负责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

  • 标签: 艺术教师 九十年代 教学工作 文化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 教改经验
  • 简介:前言20世纪20-40年代初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4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的出现将中国歌剧创作和歌剧表演艺术,带向了适合自己独特发展方向的一条金光大道.同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

  • 标签: 中国歌剧 表演艺术 风格特征 创作 主流 《白毛女》
  • 简介:目前所见的中外关于“贝多芬在中国”的研究,毫无例外地都以李叔同1906年在《音乐小杂志》刊登的贝多芬炭画像和他三百余字的《比杜芬传》为始。事实上,早在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租界的西侨乐人已有演奏贝多芬弦乐三重奏之史实。到1870年代,不仅贝多芬的各类室内乐作品已在沪租界的音乐会上和沙龙中频繁上演,他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也不时被来华巡演的西洋乐人和寓居上海的西侨演奏。本文以19世纪最后20年贝多芬音乐在上海西人音乐生活中的呈现为焦点,以编年的方式追溯贝多芬各类作品在晚清中国的演奏史。

  • 标签: 贝多芬 上海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兰心戏院
  • 简介:<正>一"旧剧"的两种含义20世纪以来,戏剧界对"旧剧"指称因主体和场合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与话剧相对的中国传统形式的戏曲(以京剧为主的中国戏曲),一是与只知求新求奇,丧失戏曲精神的低俗戏曲相对的"真正老剧"。

  • 标签: 北平半月剧刊 江湖奇侠传 张厚载 钱玄同 立言画刊 卷第
  • 简介:纽约是全世界的最重要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迷人城市。实际上,最时尚的艺术与文化永远都产生于一些像伦敦、北京、东京、巴黎、米兰等特殊的城市。笔者在文中主要分析了60年代的纽约城中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与一支乐队。60年代的纽约商业艺术与流行文化极度繁荣,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笔者也将在本文尝试讨论音乐是如何刺激纽约的经济,为什么音乐对于纽约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这支乐队会诞生在60年代的纽约城,和当时的文化与创意产业是如何影响纽约这座城市的。

  • 标签: 纽约 安迪.沃霍尔 地下丝绒乐队 60年代
  • 简介:近几年来有的音乐杂志、音乐史教材对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家,多次出现“学院派”、“救亡派”的说法。但这种做法是否得当,还得让历史说话。写历史必须以史为据,而用笔还要慎之又慎。

  • 标签: 20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音乐家 立派 学院派 救亡派
  • 简介:本文论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曲创作名著改编剧目的成果与缺失,通过对、、、以及南戏改编工程等名著改编剧目的具体分析,探讨了当代戏曲名著改编作品在创作上的两大主要要点:还原与重塑.无论是还原抑或重塑,需要尽量展示出戏曲艺术本体的魅力,同时,在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与需要的作品.

  • 标签: 戏曲创作 名著改编 还原 重塑
  • 简介:凯奇早期代表作、仅使用金属打击乐器的《第一结构》(1939),受勋伯格传授的维也纳乐派逻辑性结构思维和动机展开性变奏的影响,在整体和乐句结构层面上运用他自己发明的、按4:3:2:3:4比例划分的"宏观-微观"的节奏结构体系;而对节奏动机的组织则是基于方整性结构框架内非方整性划分的原则,采用二分与三分节奏时值结合、全音符的奇数划分、对称性的节奏音值排列、节奏动机间解构与重组关系四种方式设计动机,运用动机的不定次反复、动机交替的横向对称性连接和纵向对位性叠置、动机陈述跨越与不跨越乐句和音色分层的手法组织动机[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11年第一期]。

  • 标签: 宏观-微观节奏结构 平方根形式 节奏动机 预制钢琴的噪音音色 非正统打击乐器 音色分层
  • 简介:不同城市的音乐文化有自己的独特性,然而,每一座城市的音乐文化都离不开得以展开并为公众分享的空间,公共空间是考察城市里普通民众音乐生活的良好视角。杜里斯(PerryDuis)把城市空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真正“公开”的地方,像街道、路旁、公园等;二是私人所有,像企业财产、私人住房等;三是介于“公”与“私”之间的、可称为“半公共”(semi—public)的地方,

  • 标签: 城市公共空间 音乐活动 30年代 南昌 音乐文化 音乐生活
  • 简介:左翼电影在日常家庭生活的描述中嵌入了相当明显的阶级对立叙事意图。无论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嵌入家庭生活圈落的其他人物,不少左翼电影在设置人物关系时,都显得用心良苦;这种建立在阶级划分基础之上的对立引发了比较强烈的戏剧冲突,通常导致被压迫阶级代表人物的悲剧;叙事者的声音通常会积极主动现身,夹杂在人物声音之中或在人物声音之外形成强有力的对于故事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 标签: 左翼电影 阶级对立 叙事策略
  • 简介:女高师音乐系是萧友梅留德回国后创办的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科系。音乐系从创建初期就注重艺术实践,在她17年的历史中,既形成了定期举行演奏会的传统,又参与了丰富的校外音乐活动。本文通过对音乐系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期末音乐会与社会音乐活动的介绍与分析,展现师生们在北京地区舞台上的风采,也由此展现20世纪20一30年代北京女性音乐会的一方佳影。

  • 标签: 女高师音乐系 女性 音乐会 杨仲子 刘天华
  • 简介: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及创作思维进行述评,以期对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 标签: 20世纪 50年代 留苏作曲家 音乐创作
  • 简介:2011年元宵前夕,“天下第一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推出了青春版《陈三五娘》,由青年演员郑雅思、郭智峰等担纲演绎。首演选在正月十二,公历2月14日,《东南早报》还专门征集10对情侣同温梨园戏爱情经典,热心网友发文说是“2011情人节之夜最美的烛光晚餐”。正月十四又演出一场,剧场依旧热闹。这是十多年后,

  • 标签: 梨园戏 50年代 20世纪 地方戏 “天下第一团” 剧种
  • 简介:<正>剧本作为舞台艺术的文本载体,在保存舞台艺术和承继剧种历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资料室内藏有剧本近三千本,都是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广州地区创作上演的粤剧剧目,当年系因剧目审查需要,由各剧团提交集中于此,其中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剧本居多。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是时候揭开尘封的档案,再现当年粤剧走过的发展之路了,而这批粤剧演出审查本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这批剧本对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二十多年间广州地区粤剧剧目状况有重要价

  • 标签: 剧目审查 舞台艺术 文学艺术创作 马师曾 李门 舞台演出
  • 简介: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音乐形态的理论研究从“基础理论与教学”、“音乐技术形态”,“技术发展史”、“作曲家及作品个案”、“中国传统音乐内涵”五个方面进行了音乐形态研究的梳理,涉及的研究对象非常宽泛,除了基础理论的传统作曲技术外,还对音高体系、。旋律学、节奏学、电子音乐、技术发展史、作曲家个性化技术现象、综合音乐技术分析、中国音乐内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规纳。本文的梳理目的在于了解近15年来国内作曲实践和技术理论形态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启发创作实践和音乐形态的深入研究。

  • 标签: 庄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音乐形态研究》 作曲家 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