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程胎儿监护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我院接收的 100例孕妇,采取随机分组法将 10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胎动、胎心监测;观察组进行远程胎儿监护,观察两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胎动异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NST 异常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技术可更好对孕妇及胎儿情况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胎动异常,孕妇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技术 产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射频消融术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15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记录全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同时统计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结果: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共出现 82 次,危险 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其中 利器刺伤占比 6.1% ,紫外线占比 4.87% 。噪音占比 35.37% 。烫伤 21.96% ,血液污染 15.85% 。化学消毒剂 15.85% ,最为常见因素为噪音与烫伤,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危害后均可及时进行处理。 结论: 针对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来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发生几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龄离休老干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单位2020年1月-12月居住的64例离休老干部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心里状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离休老干部 护理措施 人文关怀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近一年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护理安全隐患采取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呼吸内科护理隐患主要包括跌倒、坠床、误吸、管道脱落、二氧化碳潴留等,经过对比,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防范性护理措施,患者较少发生意外事件,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安全保障。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护理在 ICU 中存在的隐患和防范措施。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 ICU 收治的患者 200 例,将 20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0 例实验组与 100 例对照组,观察 ICU 中存在的隐患,并提供护理防范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干预后护理记录单书写不规范、非计划性拔管、压伤、给药错误、院内感染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护理记录单书写不规范、非计划性拔管、压伤、给药错误、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ICU 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应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重症护理方案,以此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护理 ICU 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程胎儿监护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我院接收的 100例孕妇,采取随机分组法将 10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胎动、胎心监测;观察组进行远程胎儿监护,观察两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胎动异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NST 异常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技术可更好对孕妇及胎儿情况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胎动异常,孕妇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技术 产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 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 防范措施。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 本院肿瘤内科收入院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患者 73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出现风险事件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出现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结果:通过对我院肿瘤内科发生风险事件的 73 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包括:感染患者 34 例,占比 46.57% , 跌倒坠床患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152例,对这些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此总结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实际护理情况提出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科室管理方面和护理人员方面,为此在预防措施中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来制定。结论:为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让患者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护理治疗,当前应注意在护理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输液室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现状,为预防控制针刺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生、护士和检验师等3组对象,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针刺伤情况及相关原因。结果 共有效调查260名护理人员,在过去1年内共发生针刺伤95人(共100例次),发生率为38.5%。护士和检验师针刺伤发生率均为55.0%,医生为19.2%;最常见的致伤锐器具为输液针(31.0%)、真空采血针(30.0%)和注射器针头(23.0%),主要发生环节为拔针(26.0%)、处理针头(25.0%)和缝合(13.0%),医生、护士和检验师致伤锐器具和致伤高危环节均不相同。针刺伤后报告率为32.0%;针刺伤局部伤口处理正确率为89.0%。结论 本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应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高危器具以及高危环节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职业伤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血压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3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加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生活质量。结果:和观察组舒张压(93.58±4.36)mmHg、收缩压(136.84±10.09)mmHg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让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本院呼吸内科抽选86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8月我院收治的 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规范化癌痛护理 ;肿瘤晚期放化疗 ;焦虑抑郁 ;生存质量    人们普遍认为癌症很可怕,其实晚期癌症的主要痛苦来自于癌痛。癌痛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伴随病症,可能来自于癌症本身,也可能是因癌症转移而导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1]。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主要采用生理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其目的不仅在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重点强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规范化癌痛护理是一种有效的癌痛控制护理方法,通过评估癌痛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2]。本研究针对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8月我院收治的 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中,男 24例,女 20例 ;年龄 30~ 74岁,平均( 51.02±5.65)岁 ;疾病类型:胃癌 12例,肝癌 9例,直肠癌 11例,乳腺癌 10例,其他 2例 ;学历:初中 15例,高中及大专 18例,本科及以上 11例。观察组中,男 28例,女 16例 ;年龄 32~ 76岁,平均( 51.00±5.59)岁 ;疾病类型:胃癌 10例,肝癌 12例,直肠癌 13例,乳腺癌 7例,其他 2例 ;学历:初中文化 12例,高中及大专 15例,本科及以上 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 [3];②生存时间超过 3个月患者 ;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痴呆性疾病和原发性精神障碍者 ;②不能自觉配合本次治疗与护理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展开探究,分析对其应用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接诊的病人中进行随机抽选,共计找到200位符合要求的病例,依照随机性的原则展开分组探究。常规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综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的表现,以此作为衡量护理有效性的标准。结果:从疾病的控制率方面比较,实验组的统计数值要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可作为有效参考标准。除此之外,在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等方面的比较中,实验组同样占据绝对性优势。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疾病时,可以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辅助治疗,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改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实践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在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 88 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4 ),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由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癌 肝硬化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医护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小儿重型秋季腹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秋季腹泻的儿童患者,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常规医护措施;观察组则使用常规医护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症状消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者症状消除情况相比较,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常规医护措施 小儿 重型秋季腹泻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探究。 方法 : 我院选取 80 例在 2017 年 7 月到 2018 年 7 月急诊内科治疗的快速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结果 : 对照组的窦性心率复率比例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收缩压水平高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 P<0.05 )。对照组的舒张压的水平高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 P<0.05 )。实验组中有 38 例患者表示满意,有 2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对照组中有 33 例患者表示满意,有 7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两组护理满意率差别较大( P<0.05 )。 结论 : 在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患者中使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舒张压,收缩压,减少窦性心率复率比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内科 快速型心房颤动 中医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大池引流合并颅内感染的风险和护理对策 。方法: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本科接诊且行腰大池引流治疗的病患 110 例,随机均分成 2 组。 A 组接受精心护理, B 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颅内感染发生率,总结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A 组并发症发生率 5.54% ,比 B 组 50.91% 低, P < 0.05 。 110 例病患中, 20 例发生颅内感染,占总比例的 18.18% 。 置管次数、置管前 GCS 评分、引流口脑脊液漏与置管时间等都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P < 0.05 。 结论:导致腰大池引流病患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有许多,需要在围术期中予以患者精心的护理,方可有效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

  • 标签: 护理对策 腰大池引流 风险因素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