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含服加雾化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口咽粘膜损伤的疗效。方法从我科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60例鼻咽癌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我院自制漱口液,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程度轻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期间予康复新液含服加雾化治疗,可降低患者口咽粘膜损伤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新液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像引导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胃食管结合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老年胃食管结合癌Ⅲ期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影像引导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吉奥。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影像引导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行老年胃食管结合癌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缩小病灶范围,使老年患者能够进一步耐受手术。

  • 标签: 影像引导放疗 替吉奥 老年胃食管结合部癌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人性化管理”对提高部队机关门诊急诊科护理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参与急诊值班的护士进行几年的“人性化管理”,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护士长运用各种方法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帮助。结果全科同志团结一致,关系融洽和睦,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运用“人性化管理”对提高军队机关门诊急诊科护理服务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军队 机关 门诊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筛选从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28例中全部成活25例,3例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愈合,1例经植皮后愈合。经半年随访,皮瓣无萎缩、破溃,无色素沉着,与受区交界处恢复部分感觉,功能、外观均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质地良好,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手术修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例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应用于胫前及足踝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及排泄指导;术后对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的蒂血管旋转点的掌握,疼痛管理,皮瓣的血供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换药、皮瓣边缘放血后皮瓣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浅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皮瓣静脉回流明显改善。

  • 标签: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三分骨折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8例肱骨近端三分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实施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6.41%,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三分骨折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对食管胃结合腺癌(AEG)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3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AEG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30例行近端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胃癌特异性评价量表(QLQ-STO22)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饮食受限程度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反流、味觉改变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近端胃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治疗AEG,术后均会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实施全胃切除术者味觉及反流得分更低,实施近端胃切除术者饮食受限程度更轻。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癌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导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方法回顾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文献探讨发病机制。结果目前只有Ritcher综合征的报导及发病机制研究,尚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或者二者并存的病例报导及研究。结论目前该患者仍在继续治疗中,需要长期随访其预后。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方法对2011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科采取手术治疗的32例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例为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内固定,16例为钢板内固定。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解剖复位率、半年congstant-mur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维重建钛网组优于钢板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稳定肩胛骨体部骨折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否固定粗隆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随机将43例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不固定粗隆21例,对照组固定粗隆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并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随访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及VSA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输血量少;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VSA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月、3月、6月、12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VSA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粗隆不予固定的手术方式,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且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疗效肯定。

  • 标签: 高领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粗隆部不固定 粗隆部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额眶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动脉起始重度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动脉起始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均将60例患者的支架成功置入,无一例失败,并且支架均置入到了满意位置。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不仅安全有效,同时还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重度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融合术对足踝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足踝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患者。在实际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半年骨性融合率更高(P<0.05),在术后1年后,观察组的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足踝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踝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部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穹窿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Livingstone地区角膜缘型春季角结膜炎(VKC)的疗效。方法角膜缘型VKC病人622人,分两组,一组穹窿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眼20mg;另一组用0.2%地塞米松滴眼液及2%色甘酸钠滴眼液,q4h。两周后观察疗效情况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疗效差异。曲安奈德组的疗效明显好于滴眼液组。结论曲安奈德穹窿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缘型春季角结膜炎的疗效值得肯定,在应用抗过敏滴眼液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法。

  • 标签: 春季角结膜炎角膜缘型 曲安奈德 地塞米松 色甘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修复额眶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对7例嗜酸性肉芽肿术后大面积额眶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钛修复治疗额眶大面积颅骨缺损,有利于更好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钛板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颅骨缺损 额眶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