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8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为标准随机分成两组,各 4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性的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比 参照组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Fugl-Meyer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DL )比参照组高, 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神经功能,增强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57例,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0例(共97例)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期间引导所有人员接受肌电图检测。收集两组肌电图检测结果后,对比肌电图指标数据差异。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股神经、胫神经检查所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可在监测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变化特征后,实现对其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诊断、评估,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9 月 ~2017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 108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108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神经外科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 FCA 评分和 Barthe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综合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对比具有差异,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为神经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从而具有预防压疮的功能,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综合功能和生活功能,改善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神经外科 压疮预防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9年 5月到 2020年 5月时间段内,在我院神经内科患者 120例。利用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普通管理模式),观察组(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组:(1.67%);对照组:( 11.67%),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方面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组( 96.67%),对照组( 7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果表示有明显的差别( P< 0.05)。 结论:采用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神经内科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在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其重要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 2019年 1—12月期间该院接诊治疗的 5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每组 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护理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综合护理水平、护理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总体护理水平,还大大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88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 4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余 4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西医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CNS评分分别为( 12.13±2.46)分、( 17.64±3.8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 92.2±10.8)分、( 71.3±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8%,对照组为 75.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中医 神经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 78例颅内肿瘤患者, 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 2组。 对照组 3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 组 39例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 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 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并评估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和病残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 (P<0。 05)。 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致死率和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较,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对患者的颅内肿瘤疗效更佳, 而且还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量,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颅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ICU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护理干预策略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48例均为神经外科ICU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实验组,n=74)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74)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环节神经外科ICU患者焦虑和疼痛情况,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 标签: 神经外科ICU 舒适护理 疼痛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相应对策,总结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自 2016年 6月~ 2018年 9月来某院 进行治疗的 192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一般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则通过改良后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病人住院阶段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利用改良护理措施后, 96例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情况,和对照组对比, p< 0.05,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外科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及问题的发生,从根本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问题 对策 .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实验对象共计70人。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一个月后实施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入院一周后实施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细致的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无突出差异,(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数据相比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且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的早晚有着直接的联系,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 标签: 危重颅脑外伤 高压氧治疗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疾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从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概念入手,对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要广泛推广宿舍护理干预措施的结论。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康复效果 舒适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肌电图和高频超声两种方法诊断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5月间选取 30例疑似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肌电图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同时再选取同时期内的健康志愿者 30例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可知,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25.00%( 1/4)、 92.31%( 24/26);高频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50.00%( 2/4)、 88.46%( 23/26);经对比,并无明显差异, 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更加清楚的判断腕管处正中神经的形态和功能,在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

  • 标签: 肌电图 高频超声 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 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手术,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调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患者并均分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予以B组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神经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传统治疗(包括针灸、理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骨伤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缓解明显(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手法 疼痛评分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寻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的治疗途径及效果。方法:优先从我院近年收治的癫痫病患者中选择88例参与研究,将其均分为A、B两组,A组实施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拉莫三嗪 ,结合心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的各项评分,包括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等,研究最终成功。结果:待治疗结束后可知,B组患者的总体情况明显优于A组,实验的进行有意义。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而言,联合应用拉莫三嗪及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症,提升满意度、幸福感。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病 临床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之间的临床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目标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各12人。结果:观察组带教效果、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带教 目标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BL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2016年 4月 -2018年 5月在本教学医院的 112名实习生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56)和观察组( n=56)。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 PBL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和学生考试成绩。结果:教学前两组学生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经过教学后观察组学生评价较高,说明 PBL教学法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 P<0.05),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 P<0.05),经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 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学生掌握效果较好,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提高学生思考动手能力,学生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医学生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翻转课堂在线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其与网络授课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口腔专业、麻醉专业、康复专业见习班学生做为研究对象。选取《疼痛诊疗学》、《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儿童口腔医学》中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学习效果较好。结论 空中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见习班学生学习中有较好的反响,值得推广。

  • 标签: 疫情 翻转课堂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