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向临床医学的广泛渗透,临床实验室在工作内容、方式及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正起着深刻的变化。由于这一学科在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和变革,学科的定位,领域和性质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的规范和队伍结构方面也正在发生历史的变化。本文试从国际上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景,结合国情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检验医学学科 专业队伍 国际化 临床医学 人才培训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的抽取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微生物标本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回顾性分析、总结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微生物送检标本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对培养基的购置、储存、制备、性能测试、使用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重视开展微生物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成效。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微生物在抵抗致病微生物,维持正常的机体免疫及功能、改善药物作用等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COPD、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微生物稳态的改变、以及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患者康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微生物被认为可作为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微生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治疗过程中所受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微生物 呼吸道疾病 临床用药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引发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资料,收集患儿粪便标本并做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婴幼儿腹泻主要致病菌、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及腹泻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30例患儿中,共计19例检测出病原微生物阳性,阳性率为63.33%。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比较其阳性率,各个阶段患儿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例数7例,比例为36.8%,轮状病毒感染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比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需要在实验室检验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患儿的年龄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婴幼儿 病原微生物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细胞生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方法 。方法:选择 67例子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 1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观察 2组(开腹手术子宫切除术)各 35例、 32例,选择同期子宫肌瘤手术患者 30例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观察组 1组术后宫颈癌细胞凋亡率高于术前( P<0.05);观察 1组宫颈癌细胞凋亡诱导基因 Trail、转移抑制基因 NM23水平术后高于术前( P<0.05),凋亡抑制基因 Bcl2、转移促进基因 MAT1水平术后低于术前( P<0.05)。观察 2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并不增加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

  • 标签: [ ] 腹腔镜手术 子宫切除术 子宫颈癌 生物行为
  • 简介:摘要在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作为其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质量,因而有效管理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对于我国基层疾控中心而言,其在管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检验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检验环境不符合相关标准,检验人员配置不足以及检验设备较为落后等等。鉴于此,本文对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临床检验质量。

  • 标签: 基层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常见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民市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水质检验标准结合该市实际情况对市民生活饮用水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城市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7.2%,农村地区为88.4%,城市较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含量少(P<0.05);春冬季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5.3%,而夏秋季度仅为81.3%,春冬季度较夏秋季度居民饮用水微生物含量高(P<0.05);菌落总数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3%,城市地区为92.7%,总合格率为88.6%;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6%,城市地区为94.8%,总合格率为89.7%;耐热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90.4%,城市地区为98.3%,总合格率为93.9%;菌落总数农村与城市地区差别无意义(χ2=2.797,P>0.05),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检查指标均低于城市地区(χ2=5.854,χ2=4.788,P<0.05)。结论我们对居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进行检查,农村地区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城市居民的低,且饮用水中微生物在夏秋季生长繁殖较多。

  • 标签: 水污染 水质 生活饮用水 调查分析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以及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的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本医院开展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临床样本、尿液临床样本、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各100份,统计以上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52.00%)相比尿液临床样本、呼吸道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21.00%、12.00%、6.00%)显著更高,P<0.05,体现出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检验方法,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临床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要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该院临床上分离出的200株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革兰阳性球菌125株,病菌株共有200株,革兰阴性杆菌75株。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它们的耐药性和药敏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根据致病菌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对各个科室送检的微生物进行检查,并检测细菌的耐药性以便及时发现耐药菌株,以此减少医院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率。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分析
  • 简介: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调节和控制多种正常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形态发生、代谢、内环境的稳定、平衡暗视觉和生殖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衍生物,N-(4-弪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4HPR)作为一种维甲酸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调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该文主要就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的代谢和对疾病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维生素A 类维生素A N-(4-经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 衍生物 4-HPR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在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效。方法明确工作思路,确定人员结构,制定工作职责,利用多学科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优势,以患者为核心,通过联络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患者三者相互协同,参与到高血糖的教育和管理。结果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行为,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节省医疗资源。结论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在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以健康教育为利器,动态反应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三者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修正偏差,达到优化血糖管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缓解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糖尿病各类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的目标。

  • 标签: 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 护理服务 应用 效果
  • 简介: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血液免疫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等检验,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医学检验科还可以从实验室的角度为临床科室提供咨询性服务,包括实验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从此定义来看,医学检验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科室,又与临床各学科密切相关.

  • 标签: 培养 检验医师 质量检验
  • 简介:针对目前供生物技术专业所使用的免疫学教材的不足,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免疫学教材内容应有别于医学免疫学,教材编写应以免疫系统为主线、免疫应答为中心、以服务生物产业为导向,从五个方面对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材的编写,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为编写有生物技术专业特色的其他教材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技术专业 免疫学 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胡索生物的碱类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同时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围绕延胡索所展开的研究,就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规律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生物碱类是延胡索中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在延胡索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热回流法、高速逆流色谱法以及超声提取法均是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同时单指标质控以及指纹图谱法也是在质量评价中较为常见的方法。

  • 标签: 延胡索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细菌培养的检测方法,研究组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取患者1h内新鲜粪便,经医院一次性吸管采集样本3-5ml,送至检验。结果检测前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出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共检出15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8.5%;研究组检出22例微生物,检出率56.4%,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上微生物检测中准确率高、速度快、简便易于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效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胶体金技术 微生物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纤维素生物敷料在小儿面部烧烫伤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小儿面部烧烫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56例面部烧烫伤患儿经补液、抗炎、抗休克、抗感染等临床治疗措施下,创面早期应用细菌纤维素生物敷料,经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在精心护理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面部烧烫伤患儿,应用细菌纤维素生物敷料,患儿恢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缩短,创面愈合较好。

  • 标签: 小儿 面部 烧伤 细菌纤维素 生物敷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探讨大肠埃希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52例作为样本,准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acA培养基,组织52例患者采集痰液、尿液及切口组织等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验大肠埃希菌。结果52例样本中,共10例检出大肠埃希菌,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阴性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0。大肠埃希菌大小平均为1.52μm、周身鞭毛、可运动、无芽。MacA平板上呈桃红色,为圆形,表面光滑。结论临床应将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应用到大肠埃希菌的检验中,提高检出率,为感染的防治,以及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微生物检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应用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检验结果呈阳性26例,阴性14例,阳性率65.0%(26/40);观察组患者中检验结果呈阳性28例,阴性12例,阳性率为70.0%(28/40),两组研究对象检测出阳性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利用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从效果中看出凝集法和培养法的效果均均有一定的优势,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微生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快速微生物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实际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微生物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