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主动脉夹层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排CTA在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12与之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诊断的70例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256排CTA检测,观察CTA检测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256排CTA检查能够较好的显示颈部动脉夹层情况,256排螺旋CTA能够较为显示出髂动脉的扭曲状况,在手术之后,支架腔的结构显示良好。结论256排CTA扫描方式能够准确的显示出颈部动脉夹层情况,对主动脉与重要分支血流状况进行仔细评估,以及患者器官受累的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256排CTA 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05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03例患者和对照组102例患者,分别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将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应用于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本科室40例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2013年5月到2018年6月间确诊)进行研究,产前均实施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将产前检查与产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产前检查的结果。结果产前检查时3例胎儿出现漏诊,包括肺动脉闭锁1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1例,漏诊率为7.50%。出现误诊4例,其中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1例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右室双出口,1例法洛四联症误诊为共同动脉干,误诊率为10.00%。结论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误诊和漏诊状况,未来需采取多切面检查,并依据各类型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提升诊断结果。

  • 标签: 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 超声心动图 漏误诊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中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治疗,分别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标记物水平,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TBA),瘙痒评分的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用药一周后,肝功及胆汁酸水平均有所改善,瘙痒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产妇的健康及胎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对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熊去氧胆酸胶囊、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腺苷蛋氨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AL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酒精性损伤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组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检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以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检出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确诊25例患者出现纤维化,超声检出22例,CT检出1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患者超声检查敏感度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个体患者门静脉内径、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以及静脉频谱变化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纤维化临床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复杂性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54例复杂性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7例。传统组仅行开腹手术治疗,联合组则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1例(3.70%)显著低于传统组7例(25.93%),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性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符合当前快速康复理念。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 并发症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性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性脑病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因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TBIL、ALB、Cr、PT等数值的升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性脑病分期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性脑病的反复发生与患者的肾功能、诱因、凝血功能以及性脑病的分期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于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控。

  • 标签: 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生化检验运用于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伴损伤以及心肌损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伴有损伤、心肌损伤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6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生化检验对两组儿童的血沉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相关的肝功能以及心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血沉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中患儿的肝功能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健康儿童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在支原体肺炎伴损伤、心肌损伤患儿中实施生化检验能够明确获得有效的诊断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损伤 心肌损伤 支原体肺炎 儿童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病患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9例。实验组联用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单用扶正化瘀胶囊。分析两组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况,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A、LN与PC-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卡韦与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促进其纤维化症状缓解,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65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预后效果。结果经随访,GOS结果Ⅰ级18例,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9例,Ⅴ级28例,预后良好率56.9%,病死率27.7%;32例早期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率、病死率为59.4%、28.1%,33例晚期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率、病死率为48.5%、33.3%,对比早期与中晚期治疗的预后良好率、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6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并发症4例。结论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栓塞早期治疗,可减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发生,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5例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5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在研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探讨研究的65例患者中,通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方式以及治疗后,一共有43例患者完全治愈,有12例患者得到了有效好转,还有3例患者死亡,最后的7例患者因为经济原因自动表示出院。结论在治疗脑动脉瘤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患者再次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口服麦全冬定片、前列地尔静治疗,观察组使用麦全冬定片、前列地尔另加活血通脉方剂治疗,均为50例患者,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0%(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腘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以及峰值流速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本科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另择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予以两组彩色超声检查,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超声可明确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能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测 相关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Orem自理理论对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癌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肝癌知识评分、出院时的自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肝癌知识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术后应用Orem自理理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肝癌知识,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标签: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术 Orem自理理论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以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统计,把就诊过程加以记录,并对所有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4例患者在短时间内疾病被确诊,有8例患者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出现了误诊的情况,误诊率为33.33%;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无法承受疼痛,医师实施镇痛处理。治疗过程中,20例患者病情达到稳定状态,治疗20-30天左右出院,对8例患者治疗病情加重,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病情明显好转,有4例患者治疗时并发一系列并发症,使病情快速加重,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加强检查谨慎性,从而降低误诊率,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 标签: 急诊诊治特征 主动脉夹层 误诊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对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观察组ADL评分与SF-36评分经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脑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给予高压氧临床疗效较佳,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脑瘤 脑动脉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EP水平对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BNP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三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A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3cmH2O,观察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5cmH2O,对照B组的PEEP水平为7cmH2O,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肺动脉压、BNP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结论BNP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在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随着PEEP增高,BNP降低,PEEP在7cmH2O以后对BNP影响不大。

  • 标签: COPD 机械通气 PEEP BNP 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