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折裂牙保留治疗的文献报道日趋增多[1,2,3],治疗修复的方法也各具特点.本文作者近10年来治疗修复磨牙折100余例,对随访3年以上资料完整者42例48颗患牙作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9.58%,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共48颗患牙,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选择磨牙近远中向折,折裂后就诊时间为数小时至1月余.松动小于Ⅱ度,X线牙片示根尖周及根分叉病变有可能治愈者.牙髓状况及牙位分布见表1.

  • 标签: 磨牙 纵折 根管治疗 修复术
  • 简介:纯钛金属有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用纯钛金属制作的支架义齿戴用舒适,功能好,有利干余留牙和其它口腔组织的健康。但是由于纯钛金属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给钛的加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形成了设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它的快速普及。

  • 标签: 制作 支架 纯钛 压差式铸造机
  • 简介:窦道是慢性根尖疾病或根裂的一种结果。通常依据常规的临床检查或患者主诉伴随偶尔的溢脓及肿胀等症状对它作出诊断。本文报告一个不常见的病例:上颌尖牙出现多发性的窦道开口。在根管显微镜下去除根管充填物后,确认患牙为根裂。当临床上发现1颗牙齿出现多个窦道时.医师应该考虑到根裂的可能性。

  • 标签: 多发性 窦道 示踪 根纵裂
  • 简介:全口义齿基托折在口腔门诊修复中常见,本文收集的2001-2006年在我院口腔门诊修复的211例全口义齿基托折病例,现就高应力区缓冲在全口义齿上颌基托折修理中的作用进行报道,以提供参考。

  • 标签: 义齿 全口 义齿 全口 上颌 纵折 缓冲
  • 简介:目前,大部分美学部位缺失牙的修复是通过延期外科种植方法来完成的。但不幸的是,这种延期导致了愈合时软、硬组织的缺失,从而需要在种植同期采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锥状种植体的进展促进了预期良好的即刻种植。这种方法能够保护拔牙窝周围的骨结构。个别愈合基台的开发使保护牙槽嵴软组织,包括牙龈乳头,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为改善种植体周围美学效果而采用的软、硬组织保护技术。

  • 标签: 组织保护 理想美学效果 维护 缺失牙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各种表面处理对于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由3种材料:Vitremer、Fuji2LC和Photac-FilAplicap,制成224块样本,每种材料又分为5组共15组。每5组中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样本未做保护,而实验组样本分别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Colorama指甲油封闭剂或玻璃离子制造商建议的表面保护剂进行保护。将处理后的样本分别浸入0.05%的美蓝溶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冲洗,去保护层,研碎,分别放入1ml65%的硝酸中24小时。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料浓度以表示染料摄入情况。结果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在染料摄入方面,3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之间无差异;但是,3种材料的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其阳性对照组。结论3组实验材料都需要表面保护,其中使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获得了最佳表面保护效果。

  • 标签: 表面保护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 光固化粘接剂
  • 简介:金属烤瓷修复体技术,目前已经在口腔修复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如固位力,瓷裂,瓷剥脱及基牙继发病变.本文将重点从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周组织 口腔修复 义齿 临时冠 口腔材料学
  • 简介:目的探讨氟保护漆Duraphat对前牙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并分析120例患者146个前牙唇侧白垩斑病损,分为三组:A组(涂氟保护漆Duraphat+口腔健康教育组,n=52),B组(口腔健康教育组,n=47)和C组(对照组,n=47)。由同一位已经过培训的医生采用牙周探针对白垩斑的直径及龋活动性进行评估,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口腔卫生采用改良菌斑指数进行评估。结果A组在接受2年的涂氟治疗后其白垩斑直径明显缩小,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P〈0.001),初期龋损白垩色斑块活动性龋的比例明显下降(χ^2=42.5,P〈0.001)。结论氟保护漆Duraphat能有效治疗光滑面的初期龋损。

  • 标签: 龋病 氟保护漆 白垩斑
  • 简介:牙龈乳头亦称牙间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龈方的龈外展隙中。种植义齿要获得与天然牙相协调的美观效果,牙龈乳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种植义齿受到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后,牙龈乳头容易低平,形成牙间的"黑三角"影响美观,在前牙区尤为明显。本文就解决种植义齿中"黑三角"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种植 牙龈 乳头 骨重建
  • 简介: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特点是早期转移和预后不良。白细胞介素17F(IL-17F)在许多肿瘤中起保护作用。然而,舌鳞癌组织中的IL-17F表达尚未被研究。方法:使用83个舌鳞状细胞标本和盲法评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17F的表达、位置和分布。根据Ka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保护作用 白介素 细胞外 COX比例风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目的:观察尖牙保护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以经临床和MRI检查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盘前移位的16例患者共26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疗程为3-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张口度评估下颌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复查3.0TMRI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VAS评分平均为2.08±1.65,显著小于治疗前的7.19±1.58(P〈0.001);张口度平均为(36.13±5.97)mm,明显大于治疗前的(25.15±6.02)mm(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21侧关节的MRI表现变化不明显,仅有5侧关节的MRI表现有明显改变,均显示为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其中3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盘回复至基本正常位置,另2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恢复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下颌运动功能,MRI表现不能作为评估咬合板疗效的单一标准。

  • 标签: 咬合板 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对比脉冲Nd:YAG激光和氟保护漆对牙周基础治疗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牙周基础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出现根面牙本质过敏的4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激光组(60颗患牙)Nd:YAG激光照射治疗,涂氟组(60颗患牙)涂布氟保护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1个月)分别记录患牙的疼痛程度,计算总有效率以评价短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激光组为95%,涂氟组为93.33%(P>0.05);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激光组为91.67%,涂氟组为90%(P>0.05);治疗后1个月激光组总有效率为88.33%,涂氟组为78.33%(P<0.05)。结论:Nd:YAG激光和氟保护漆在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引起根面牙本质过敏时,1周内的脱敏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1个月激光疗效更优。

  • 标签: ND:YAG激光 氟保护漆 牙本质过敏症 牙周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