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金相显微镜、差热分析(DSC)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复合添加0.03%Sc与0.12%Zr及溶处理对Al-9.0Zn-2.8Mg-2.5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添加少量(小于0.1%)的Sc是否能得到高性能铝合金。结果表明:添加0.03%Sc与0.12%Zr可以使Al-9.0Zn-2.8Mg-2.5Cu合金出现“花瓣状”的Al3(Sc,Zr)析出;Al3(Sc,Zr)粒子对位错有强烈的钉扎作用,明显抑制Al-9.0Zn-2.8Mg-2.5Cu合金在均匀化和挤压过程中的再结晶;多级溶明显优于单级溶,可以在添加少量Sc(小于0.1%)时,避免Al-9.0Zn-2.8Mg-2.5Cu发生再结晶:(420°C,3h)+(465°C,2h)为最佳溶条件,此时Al-9.0Zn-2.8Mg-2.5Cu-0.12Zr-0.03Sc合金的抗拉强度为777.29MPa,伸长率为11.84%。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固溶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静压法合成的单晶人造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微粉,就品种,技术条件,包装,杂质检验,抗压强度测定方法,粒度组成等有关问题,已经建立了国家标准。化学气沉积法制取的金刚石膜因出现的时间短还未建立起有关标准。化学气沉积金刚石膜的方法有热丝法,微波法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三类,本文就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沉积的自支撑人造金刚石膜标准的制定中应考虑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 标签: 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膜 标准 制定 静压法
  • 简介:针对在铸件充型过程中,金属液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含有固体颗粒的金属液具有不可压缩非牛顿流的流动特性,而过热金属液具有不可压缩牛顿流的流动特点,采用Projection方法求解气体、过热金属液和含有固体颗粒的金属液的速度场,用Levelset方法来追踪气-液界面边界。为了验证计算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采用16mm摄像机记录充型过程)进行比对,从而证明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更多还原

  • 标签: 有限差分法 充型过程 Projection方法 Level SET方法 两相流
  • 简介:锌合金镀层由于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Zn-Mg合金镀层,其耐腐蚀性能能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气沉积方法制备不同镁含量的Zn-Mg合金镀层,研究Zn-Mg合金镀层中镁含量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3%NaCl溶液中进行浸泡试验、动电位测试和电偶腐蚀试验,研究不同Mg含量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n-Mg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与Mg含量显著相关,镀层的腐蚀电位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腐蚀电流密度却升高,直至15%Mg含量;在Zn-Mg合金镀层中存在钝化区。

  • 标签: 耐腐蚀性能 物理气相沉积 镀层 电化学
  • 简介:一种激光化学气沉积金刚石膜的方法,最低沉积温度为250℃,其特征在于选用波长在308nm的XeCl准分子激光作激光源,过程如下:将欲沉积衬底放在高导热率材料的工作台上,用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衬底欲沉积金刚石膜区,并在预抽真空的反应室中通入能吸收该激光波长的碳氢化合物反应气(含汽化液体或固体)和氢气。

  • 标签: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 工作台 金刚石膜 反应室 沉积温度 衬底
  • 简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团簇类型指数法,对过冷液态和非晶态金属Pb在等温驰豫过程中bcc的形成和演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c的形成和演变密切依赖等温驰豫过程的初始温度和初始结构,在过冷液态区,bcc很容易形成并在模拟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而在非晶态区,bcc先形成并随后部分转变为hcp,当驰豫的初始温度在较低的153K和113K时,hcp和fcc不经历亚稳bcc而直接在非晶态结构中形成;这说明Ostwald的"步进原则"在过冷液态和非晶态Pb等温驰豫过程中是有效的,并且,亚稳bcc起到重要的晶化前驱的作用。

  • 标签: 过冷液态 非晶态Pb 等温驰豫过程 bcc相转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简介:3月4日,由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南大学、西部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高水平的产、学、研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复杂铜基多金属废绿色协同冶炼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长沙召开。

  • 标签: 成套装备 冶炼技术 金川集团 多金属 计划项目 固废
  • 简介:一种包括粘结剂的碳化物基质经制备以便在其上接受切削材料如金刚石层。这种基质浸入电解液中,基质用作阳极,从而形成电解抛光的基质表面。然后腐蚀电解抛光的基质表面以基本除去碳化物基质的粘结剂

  • 标签: 电解抛光 硬质合金 碳化物 切削 表面 金刚石膜
  • 简介:介绍了克拉2气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管网酸洗施工方案,酸洗的具体步骤、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酸洗后的质量验收方法以及酸洗过程中的HSE管理措施。

  • 标签: 克拉2中央气田 集输管网 酸洗 钝化
  • 简介:采访缘起6月,第五届中国再生园区大会在湖北宜昌盛大开幕。会议的主办方之一,《资源再生》杂志同与会代表近400人,共同探讨新常态下,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径。作为一家致力于废破碎和资源再生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创”)也如期到会。在美丽的湖北宜昌市,

  • 标签: 设备制造 固废处理 总工程师 经济发展 服务循环 股份
  • 简介:研究一种铸造镍基合金(IN617B合金)在溶处理和长期时效处理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和拉伸性能。在铸态的组织中,Ti(C,N)、M6C和M23C6为主要析出,而经过溶处理后,除少量Ti(C,N)残余外,绝大部分碳化物溶到基体中。在700°C长期时效过程中,合金中的析出行为主要包括3个方面:(1)晶界处M23C6碳化物的形貌由膜状转变成颗粒状,同时由于界面能的降低和元素向晶界的扩散,颗粒碳化物逐渐粗化;(2)晶内棒状M23C6碳化物具有择优生长方向[110],并与基体γ之间存在共格关系;(3)γ?颗粒可以通过限制碳化物形成元素的扩散来阻碍晶内M23C6碳化物粗化。在时效5000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明显增加,而合金的塑性明显下降。该合金具有稳定的显微组织,从而保证其在长期时效过程中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相析出 碳化物 γ'相 拉伸性能
  • 简介:采用感应熔炼和热处理的方法制备La0.7Ce0.3Ni3.75Mn0.35Al0.15Cu0.75-xFex(x=0-0.20)合金,并研究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全部合金均为单一的具有CaCu5结构的LaNi5,LaNi5的晶格常数a和晶胞体积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放电容量随着x值的增加从319.0mA.h/g(x=0)降低到291.9mA?h/g(x=0.20)。在1200mA/g的电流密度下HRD值从53.1%(x=0)降低到44.2%(x=0.20)。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强,这主要归因于合金抗粉化能力的增强。

  • 标签: 储氢合金 AB5型储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动力学 镍氢电池
  • 简介: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MgCu2,Mg2Ca和MgZn2的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计算所得晶格参数与实验值和文献值相吻合。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的计算结果表明,MgCu2具有最强的合金形成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计算了MgCu2,Mg2Ca和MgZn2的弹性常数,推导了体模量、剪切模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结果表明,MgCu2、Mg2Ca和MgZn2均为延性相,MgCu2的刚度最大,MgZn2的塑性最好。通过对结合能和弹性常数的计算,预测了MgCu2、Mg2Ca和MgZn2的熔点。通过对态密度(DOS)、Mulliken布居数、电子占据数和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分析了MgCu2、Mg2Ca和MgZn2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机制。最后,计算和讨论了3种金属间化合物的Debye温度。

  • 标签: 镁合金 MgCu2 Mg2Ca MgZn2 LAVES相 电子结构
  • 简介:销-盘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表明:TiNi60合金在PAO油润滑下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稳定阶段的平均摩擦系数由干摩擦的0.6降低到油润滑下的0.1,而且非常稳定。从SEM磨损形貌图可知:油润滑下TiNi60合金的磨损表面光滑,粘着磨损明显减弱。在实际研究中,仿真计算是获得高速滚动轴承在油气润滑下各项工作性能数据的有效方法。采用FLUENT数值计算了油-气两流在水平管子内的流型分布,得到了最佳油、气的进口速度,为高速滚动轴承用TiNi60合金在油气润滑下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空气速度为10m/s和油速度为0.05m/s时,可以得到最佳的环状流型分布。更多还原

  • 标签: 钛镍60合金 润滑性能 油气润滑 数值计算 两相流
  • 简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具有WC+β(β为钴基粘结)两结构的WC-11Co-0.71Cr3C2-0.06RE(RE为含La、Ce、Pr、Nd的混合稀土)硬质合金烧结体表面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合金中的La、Ce、Pr、Nd通过定向迁移与烧结炉内气氛中的S、O等杂质元素结合,在合金烧结体表面形成RE2S3(主)和RE2O2S(少量)弥散。从合金中Cr3C2的热力学稳定性、Cr在Co中的溶解度特性以及稀土原子激发等3个方面,对稀土迁移活性的激发机制和稀土原子的定向迁移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

  • 标签: RE2S3 硬质合金 烧结 稀土定向迁移 原子极化 RE2S3
  • 简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Al-Ca-Sn合金中主要强化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与实验值及文献值吻合。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l2Ca具有最强的合金形成能力及结构稳定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态密度、Mulliken电子占据数、金属性和差分电荷密度计算分析了其结构稳定性的机制。通过计算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弹性常数,推导出了各的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Al2Ca和Mg2Sn的Gibbs自由能低于Mg17Al12,即Al2Ca,Mg2Sn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优于Mg17Al12。因此,通过添加Ca和Sn元素可以提高Mg-Al系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更多还原

  • 标签: Mg-Al系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