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FSHR基因单核苷多态性(SNPs)与卵巢功能衰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清FSH水平,分为卵巢功能正常组(正常组)8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下降组)77例和卵巢功能衰竭组(衰竭组)34例。应用SNaPshot技术,进行FSHR基因Ser680Asn多态性检测。结果FSHR基因Ser680Asn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48,P=0.0138)。两两分析,正常组和下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86,P=0.0109),正常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86,P=0.0156)。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45,P=0.0056)。两两分析,正常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49,P=0.039),下降组和衰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2,P=0.0497)。且卵巢功能随基因型的变化(Asn/Asn,Asn/Ser和Ser/Ser)呈现降低趋势(χ2=8.5648,P=0.0138)。结论FSHR基因Ser680Asn单核苷多态性对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有影响,与卵巢功能的下降和衰竭相关。

  • 标签: 围绝经期 卵巢功能 SNaPshot技术 FSHR基因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光动力学疗法(ALA-PDL)在预防尿道尖锐湿疣术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电灼治疗)和治疗组(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36%),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56%),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尿道CA的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5-氨基酸酮戊光动力学疗法 尖锐湿疣 术后复发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社区一般人群中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单核苷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的关系。方法2005年,在1431名北京社区人群中进行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检测IL-6基因单核苷多态性(SNP)(rs1800796、rs1524107、rs2066992),同时检测血清IL-6的浓度,测量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脂、血糖,询问吸烟史、饮酒史和疾病史。结果在1431名社区人群中,rs1800796、rs1524107、rs2066992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1800796C/C、C/G和G/G基因型携带者IL-6升高(中位数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1.1%、50.7%和42.6%(p=0.138),调整年龄、性别后,rs1800796G/G基因型(与G/C+C/C相比)OR值(95%可信区间)为0.71(0.50-0.998),内含子区域的rs1524107C/C基因型(与T/T相比)、rs2066992G/G基因型(与T/T相比)携带者OR值均为0.83(0.58-1.19)。单倍体型分析显示,rs1800796、rs1524107、rs2066992位点的CTT单倍体型OR值为1.17(1.003-1.37)。结论社区人群中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及其与rs1524107、rs2066992位点的CTT单倍体型与血清IL-6升高密切相关,提示CTT单倍体型可能是血清IL-6升高的遗传性标记之一。

  • 标签: 血清白介素-6 基因多态 启动子 内含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接受吡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均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各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最高,MMSE评分的变化最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吡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也有一定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联合 吡拉西坦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 简介:<正>《的和甜的》是根据李学中的作品改写的童话故事。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会落在内容理解上,课堂上多是围绕"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而展开教学。笔者以为,理解这个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目的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年

  • 标签: 教学目的 童话故事 李学中 人教版 写话 语言内容
  • 简介:目的:评估唑来膦治疗伴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动力学改变。材料和方法:应用探索性分析,监测唑来膦与安慰剂治疗伴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PSA变化。应用线性与对数模型分析前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SA变化,并对首次骨不良事件、骨病进展以及死亡率进行评估,以PSA=77.3ng/ml作为PSA变化高低的分界点。结果:总共202例患者服用安慰剂,434例患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PSA 唑来膦酸 骨转移 抵抗性 探索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粉联合奥美拉唑、止血芳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8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止血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七粉治疗,其中三七粉采用胃管注入50克糊状物留置胃内,每4小时一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粉联合奥美拉唑、止血芳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七粉 奥美拉唑 止血芳酸 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CDKN2A/2B基因rs2383208的单核苷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妊娠期妇女糖耐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西南地区汉族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耐量正常组495例(59.64%),糖耐量异常组335例(40.36%);糖耐量异常组包括空腹血糖异常及糖耐量受损组279例(33.62%)和妊娠糖尿病组56例(6.74%).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飞行质谱法检测CDKN2A/2B基因rs2383208单核苷位点多态性.结果CDKN2A/2B基因rs2383208的AA、AG、GG3种基因型在所检测妇女的糖耐量正常组与糖耐量异常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南地区妊娠妇女中,未发现CDKN2A/2B基因rs2383208A/G多态性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妊娠糖耐量异常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CDKN2A 2B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异维A、西咪替丁联合维A酸乳膏及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门诊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体重≥65kg者30mg/d,分3次口服;体重<65kg者20mg/d,分2次口服),西咪替丁片200mg/次、3次/d,同时每晚睡前交替使用0.1%维A酸乳膏及5%咪喹莫特乳膏点涂1次。对照组单独使用0.1%维A酸乳膏及5%咪喹莫特乳膏,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0%,对照组有效率52.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维A、西咪替丁联合口服,同时配合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外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确切。

  • 标签: 扁平疣 异维A酸软胶囊 西咪替丁片 0.1%维A酸乳膏 5%咪喹莫特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采用热毒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钾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5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钾片给予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0.9%、73.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热毒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钾片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热毒宁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 简介: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异柠檬脱氢酶1(IDHl)基因突变对替莫唑胺(TMZ)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U87胶质瘤细胞分组转染含空载体(空载体组)、野生型IDHl基因(野生组)和R132H突变型IDHl基因(突变组;IDHl第132位的精氨酸被组氨酸所取代)质粒,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2-羟基戊二(2-HG)水平、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含三种不同质粒的U87细胞接种大鼠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鼠经TMZ治疗后60d存活率。结果与空载体组和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细胞上清液中2-HG水平、细胞caspase3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TMZ治疗后60d,突变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O.05);空载体组和野生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DHlR132H基因能够增加TMZ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提高其治疗荷瘤大鼠的存活率。

  • 标签: 胶质瘤 U87胶质瘤细胞 异柠檬酸脱氢酶1 基因突变 替莫唑胺
  • 简介:目的探讨以低分子量凝胶M2和交联透明质(Hyaluronicacid,HA)作为可注射性支架材料,在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常规分离、体外单层培养新生猪耳软骨细胞,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以50×10^6cells/mL和100×10^6cells/mL的浓度分别与M2凝胶混合,以100×10^6cells/mL的浓度与交联HA混合,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并于8周后取材。以单纯M2凝胶及单纯HA作为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化学检查、湿重测定、力学检测、蛋白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测定,判断低分子量凝胶M2及交联透明质在体内形成软骨的能力。结果实验组3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其中,M2+高浓度细胞组体积最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软骨细胞位于成熟的陷窝中;M2+低浓度细胞组形成与高浓度细胞组质地相似的组织块,但体积相对较小;HA组形成不成熟的组织块,硬度差,含有的细胞数和分泌的基质最少。同时,实验组3组的力学和GAG含量结果也证实M2+高浓度细胞形成的软骨更加成熟。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个对照组未有类软骨组织形成。结论低分子凝胶M2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优于交联HA,更适合作为可注射性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

  • 标签: 低分子凝胶 交联透明质酸 可注射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化软骨
  • 简介:目的:评估不同浓度马来噻吗洛尔凝胶,用于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的单中心研究。自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选取1~6月龄患有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患儿,利用随机量表,分发不同药物浓度的马来噻吗洛尔凝胶,进行为期3~6个月的外用药物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同时,分析临床疗效与患儿的年龄、性别、瘤体部位、瘤体厚度、药物浓度、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使用马来噻吗洛尔凝胶治疗后的平均VAS值为30.94±32.97,总治疗有效率62.3%,VAS值与治疗次数、使用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2.9%患儿出现局部皮肤症状,0.97%出现轻度气急现象。结论马来噻吗洛尔外用凝胶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药物浓度并非是提高药效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 婴幼儿血管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氨甲环氯化钠注射、注射用头孢匹胺、配伍禁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脂肪、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共106例,依据24h尿mALB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50)和早期DN组(n=56),并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2),测定3组病人的Cysc、Hcy、NEFA、24UmALB水平,分析Cysc、Hcy、NEFA在早期D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的Cysc、Hcy、NEFA、24UmAL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早期DN组的Cysc、Hcy、NEFA、24UmALB值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Cysc、Hcy、NEFA与24UmALB呈现正相关(t=0.912,P<0.05;t=0.871,P<0.05;t=0.890,P<0.05);早期DN组的Cysc、Hcy和NEFA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4.6%、92.9%、96.4%,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0.0%、2.0%、6.0%(P<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NEFA水平和糖尿病肾病紧密相关,可以作为诊断和监测早期糖尿病病程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α-酮对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复方α-酮片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C、ALB、Hb、TF、PA及TG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20周TC、TG均显著降低,ALB、PA、Hb、TF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20周实验组TC、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PA、Hb、T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α-酮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复方&alpha -酮酸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药性。方法将13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使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69例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片,治疗组69例加用酒石美托洛尔片,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美托洛尔片联用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减少消心痛的耐药性,医疗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硝酸异山梨醇酯片 心绞痛 疗效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游离脂肪(NEFA)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量(mALB)将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Hcy、及NEFA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24h尿mALB水平增加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监测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游离脂肪酸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选取中山市中医院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患者,选取新型早期生物标记心肌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探讨其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观察APE早期H-FABP水平,比较其与心脏血清标记物脑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相关性,评估H-FABP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危险分层的意义,结果本研究表明,APE组H-FABP、BNP较对照组分别有明显差异性(P<0.01)及有差异性(P<0.05),而APE组中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FABP、BNP呈显著递增趋势,且H-FABP阳性组在不良发生事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发生率增加。结论提示H-FABP是APE患者右室损伤和功能不良的早期标记物,是可用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生化指标。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危险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