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运用不同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方法:以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自愿参与研究为患者筛选要求,共录入60例患者,最早2019.5入院,最晚2022.5入院,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安排患者完成两项影像学检查,第一项是核磁共振,第二项是CT。结果:参与比较的是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比较指标是不同类型颅脑损伤诊断结果、不同程度血肿厚度诊断结果,均是前者诊断准确率更大(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入院后,应将核磁共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诊断准确率更大。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筛选要求 影像学检查 不同类型 血肿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抽选院内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2019年6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诊断价值分析与对比。结果:15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132例;MSCT诊断准确率84.00%(126/150),特异度40.00%(6/15),灵敏度88.89%(120/135);MRI诊断准确率79.33%(119/150),特异度26.67%(4/15),灵敏度85.19%(115/135);MSCT+MRI诊断准确率88.67%(133/150),特异度53.33%(8/15),灵敏度92.59%(125/135);MSCT+MRI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检测价值(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MSCT、MR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检测,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诊断方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5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其分别实施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诊断的检出率是98.11%,CT诊断的检出率是84.91%,MRI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MRI诊断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的准确率均相对较高,与CT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均为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但是核磁共振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分型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临床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腕关节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NMRI)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20.1-2021.1被我院收治,对其开展NMRI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腕关节损伤情况对比中,联合诊断(100.00%)检出率比NMRI与多层螺旋(70.00%、78.00%)高,P<0.05。结论 对腕关节损伤患者开展NMRI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运用与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 腕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关节损伤采取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方法:遴选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研究,均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入院就诊,对所有病例均采取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单一螺旋CT/核磁共振及联合检查结果。结果:在关节脱位及骨折、隐匿性骨折检出方面,联合检查检出率高于单一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核磁、多层螺旋CT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腕关节损伤采取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有益于提高诊断精准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坚实基础,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腕关节损伤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 作者: 刘雅文 牛海军 尹红霞 郑作锋 任鹏玲 张婷婷 赵鹏飞 吕晗 王振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定量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合成MRI对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定量计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针对3.0 T MRI设备,使用灰质、白质、脑脊液模体分别进行合成MRI序列和传统定量成像扫描,共进行四次重复采集。对传统定量图像,通过拟合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T1、T2值;对合成MRI图像,使用专用后处理软件计算T1、T2值。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定量值进行差值计算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合成MRI和传统定量方法计算的T1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3,P=0.7537),并且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3,P=0.4968);同样地,两种方法计算的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737),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2,P=0.3498)。结论合成MRI对T1、T2弛豫定量测定结果准确,可应用于临床中的定量研究。

  • 标签: 定量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模体验证 脑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评估早产儿脑部图像质量,以评估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在早产儿脑部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分别在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进行颅脑成像扫描,采集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并对两组T2加权成像序列进行主观评分,对3D T1加权成像序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进行测量。结果主观评分显示,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质量与3.0 T全身磁共振评分相当,达到临床诊断需求。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的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灰质和白质,中脑,小脑SNR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相当或优于全身磁共振;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C值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早产儿颅脑图像的主观评分、SNR与3.0 T全身磁共振无差异,CNR相当或优于3.0 T全身磁共振,表明该新设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儿科专用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序列错配征是常规MRI中易于识别的影像学征象,表现为胶质瘤瘤体在T2WI序列上呈均匀高信号,且能被FLAIR序列部分抑制。大量研究表明,该征象能有效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尤其是对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突变伴1p/19q未联合缺失型较低级别胶质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T2-FLAIR错配征因其无创性、高特异性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就T2-FLAIR错配征的定义、病理—影像相关机制以及该征象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T2-FLAIR错配征 较低级别胶质瘤 分子分型
  • 作者: 王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肝硬化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肝内结节和癌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同时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均做磁共振检查,比较两者的表观弥散系数,总结肝硬化患者的结节和癌变检出情况,总结癌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在本文肝硬化患者中,检出结节146个,其中46个是癌变、18个是发育不良结节、82个是肝硬化再生结节。在46个癌变中,多发结节型10个、门脉癌栓8个、巨块型16个、小肝癌12个。其中,小肝癌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的信号都比较差,结节周围具有假包膜;多发结节型肿块呈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结论:在早期诊断肝硬化患者的肝内结节和癌变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较高,能够区分结节的性质。

  • 标签: 肝硬化 肝内结节 癌变 核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疼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完成核磁共振检查,比较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后期临床病理验证结果。结果:经后期临床病理验证84例膝关节样疼痛患者有80例确诊膝骨关节炎,其中有12例为韧带损伤,有22例为韧带断裂,有8例为骨挫伤,有38例为半月板裂痕性损伤,膝骨关节炎核磁共振检出率(97.50%)略低于后期临床病理检出率,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骨关节炎 诊断价值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的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7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4月到2022.4月,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两者联合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自动分为CT组,磁共振成像组以及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与多层螺旋CT组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度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相比,疾病检出率更高,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腕关节损伤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检查以及核磁共振影像在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常规组采用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联合128层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医护人员统计各组病患使用不同方法下的诊断效能,并对病患诊查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各组病患诊断效能对比,观察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52、93.27、96.39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髁突骨折 核磁共振 CT 下颌骨 三维重建 128层CT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在产科前置胎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现象之一。凶险性前置胎盘好发于剖腹产分娩患者,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引起脉搏微弱增快、出血、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目的探讨超声与核磁共振及两者联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168例疑似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剖宫产手术结果为“金标准”,168例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和核磁共振(MRI)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与MRI及两者联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结果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阳性139例,阴性29例。超声检查、MRI检查及联合检查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联合MRI检查诊断鉴别,得到联合诊断敏灵敏度为97.12%,特异度为82.76%,阳性预测值为96.43%,阴性预测值为85.71%,联合诊断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890)比超声检查的AUC值(0.770)、MRI检查的AUC值(0.790)均高(P<0.05)。结论超声与MRI两者联用检查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较高,均高于超声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与核磁共振。两者联用。凶险性前置胎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应用在股骨头坏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检出率。方法:筛选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开展核磁共振检查的7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分析样本,以检查方式的差异划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样本38例以CT开展检查,观察组样本38例以核磁共振开展检查,分析组别间的检出效果。结果:观察组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分期结果较参照组偏优(P

  • 标签: 核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及MRS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院内行前列腺疾病检查患者75例为观察对象,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患者25例,前列腺增生50例,均行DCE-MRI及MR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观察诊断精准度。结果:DCE-MRI检查中,分别在2min、1min、21s时对比,前列腺癌患者信号值均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MRS检查中,前列腺癌组患者的(Cho+Cr)/Cit、Cho/Cit值均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以病理结果为标准,75例患者中25例阳性,50例阴性,经DCE-MRI检出阳性19例,精准度76.00%,经MRS检出阳性18例,精准度72.00%,经DCE-MRI+MRS检出阳性24例,精准度96.00%,联合检验精准度高于分别检验(P<0.05)。结论:DCE-MRI与MRS对于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相似,将两者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精准度。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 DCE-MRI MR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普成像脑部临床应用。方法:本文以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为例,进行研究探讨磁共振波普成像的脑部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脑部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构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学分析、体积容量分析等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分析法、 脑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