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大法 邵娴 于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070 丁大法现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210000,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070
  • 简介:摘要糖尿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是糖尿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原因。本文结合第57届欧洲糖尿研究协会科学年会相关热点,对DKD流行学现状、目前DKD防治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予以概述,对DKD风险预测模型的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DKD临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疾病 预测 预测模型 EASD年会
  • 简介:摘要糖尿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通常是根据尿白蛋白升高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做出的临床诊断。DKD的临床特征为逐渐进展的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下降,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是糖尿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单一的筛查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存在损伤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临床医生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方法来综合判断。同时应该增强对糖尿患者肾脏损伤的重视程度,规范对糖尿患者肾脏损伤的评估,加强DKD的早期预测与诊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肾脏损伤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糖尿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与非糖尿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2型糖尿合并慢性肾脏患者肾活检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数据库收集2002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肾活检的2型糖尿合并慢性肾脏患者,并根据肾活检结果将其分为DKD组和NDKD组(包括DKD合并NDKD),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KD和NDKD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507例患者,DKD患者114例(22.5%),NDKD患者393例(77.5%)。病理表现:NDKD的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30.0%)和IgA肾病(19.1%),其中有5.6%患者为DKD合并NDKD。临床表现:与NDKD组患者相比,DKD组患者有更长的糖尿史(>1年,76.3%比36.1%,P<0.001),更易发生糖尿视网膜病变(42.1%比4.8%,P<0.001),24 h尿蛋白量更高[3.69(1.70,6.74)g比2.21(0.91,4.97)g,P<0.001],血肌酐更高[117.5(85.8,194.5)μmol/L比89.0(68.0,143.8)μmol/L,P<0.001],血红蛋白更低[(105.07±20.85)g/L比(124.41±25.02)g/L,P=0.002],胆固醇更低[(5.69±1.87)mmol/L比(6.43±2.75)mmol/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史(OR=4.162,95%CI 1.717~10.098,P=0.002)、较高收缩压(每增加1 mmHg,OR=1.028,95%CI 1.011~1.045,P=0.001)、降压药服用史(OR=3.141,95%CI 1.496~6.591,P=0.002)、糖尿视网膜病变(OR=5.561,95%CI 2.361~13.100,P<0.001)、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OR=1.680,95%CI 1.333~2.118,P<0.001)是DKD的相关因素,而血尿(OR=2.781,95%CI 1.334~5.798,P=0.006)和较高血红蛋白(每增加1 g/L,OR=1.022,95%CI 1.008~1.037,P=0.002)则为NDKD的相关因素。结论DKD与NDKD之间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存在差异,糖尿病史、眼底检查、大量蛋白尿、降压药服用史、较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DKD的诊断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血尿和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对NDKD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糖尿合并慢性肾脏患者行肾活检的指征需根据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活组织检查 非糖尿病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 简介:糖尿属於中医消渴的范畴。古代没有‘糖尿’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

  • 标签: 糖尿病 主要症状 身体消瘦 中医学 消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T2DM)患者中正常白蛋白尿合并肾功能受损人群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 56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3例,女性614例,平均年龄(60.9±13.2)岁,平均病程10(4,14)年。根据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分为无慢性肾脏(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且UACR<30 mg/g]、正常白蛋白尿的CKD(NACKD G3)组[eGFR 30~60 ml·min-1·(1.73 m2)-1且UACR<30 mg/g]、白蛋白尿伴肾功能未受损(ALB-CKD G1~2)组[eGFR≥60 ml·min-1·(1.73 m2)-1且UACR≥30 mg/g]和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ALB-CKD G3)组[eGFR 30~60 ml·min-1·(1.73 m2)-1且UACR≥30 mg/g],其中NACKD G3组46例,余各组按年龄、性别与之1∶3匹配138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实验室指标并测定baPWV。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²检验。结果与正常蛋白尿者相比,T2DM患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者和大量白蛋白尿者baPWV显著升高(P<0.01),其中大量白蛋白尿者baPWV又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者(P<0.01)。与无CKD组相比, ALB-CKD G1~2组、ALB-CKD G3组与NACKD G3组的baPWV均显著升高[(1 839.2±458.2)、(2 114.2±695.6)、(1 892.4±551.7)比(1 665.7±391.9)mm/s,P<0.01],其中以ALB-CKD G3大量白蛋白尿亚组升高最为显著。ALB-CKD G3微量白蛋白亚组的baPWV仍明显高于NACKD G3组[(2 013.9±559.7)比(1 884.5±557.4)mm/s,P<0.05]。NACKD G3组的baPWV与ALB-CKD G1~2组大量白蛋白尿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ALB-CKD G1~2微量白蛋白亚组[(1 884.5±557.4)比(1 788.4±351.7)mm/s,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比值比(OR)=1.105,95%可信区间(CI)(1.013~1.605)]、女性(OR=1.198,95%CI 1.021~2.914)、BMI(OR=1.041,95%CI 1.009~1.104)和LDL-C(OR=3.771,95%CI 1.076~20.892)是正常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baPWV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正常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较白蛋白尿不伴肾功能受损者存在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全因死亡风险,年长、女性、肥胖、LDL-C水平升高是其baPWV升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 正常白蛋白尿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糖尿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区的护理问题的探讨,从而让非糖尿病区的护士掌握更多糖尿的知识,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性,也更好地对糖尿患者进行护理。方法从医院选取20名非糖尿病区的联络护士进行关于糖尿知识的专业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的基本常识、操作技能等等,对比培训前后结果。结果培训后的联络护士在糖尿护理的技能操作比分比培训前的提高,糖尿基本知识考核结果上升,糖尿患者知识掌握更好,与培训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专业性培训的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区对病患者的护理取得更好地效果,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和改善了管理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非糖尿病病区 联络护士 护理风险与管理 专业性培训
  • 作者: 刘向阳 郭航 郭俊 于珮 陈莉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监测透析治疗合并糖尿肾脏(DKD)的2型糖尿(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2020年6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合并DKD的T2DM患者。患者佩戴FGM并自我监测指尖血糖,记录患者透析前、中、后4 h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度等指标。应用Parkes误差网格对FGM组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的血糖进行一致性评价。透析前后血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透析日与非透析日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arkes误差网格显示,落入A区血糖值占73.4%(1 420/1 935),落入B区的血糖值占26.4%(510/1 935),落入A区和B区的血糖值合计占99.7%(1 930/1 935),FGM确定为临床准确。患者透析前、后4 h血糖高于非透析日对应时间点血糖,透析期间4 h血糖低于非透析日对应时间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日较非透析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M可以作为透析治疗合并DKD的T2DM患者血糖监测的一种选择,患者透析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大。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脏病 血液透析 自我血糖监测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 简介:系膜细胞是肾脏主要的固有细胞之一,在高血脂、高血糖、高凝状态、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等因素作用下由成熟/静止表型向增殖/分泌表型转化,并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多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加剧了细胞过度增殖或肥大,同时细胞生长周期失控又引起系膜细胞凋亡过度或不足;另外,系膜细胞优势表达基因megsin表达增强,促进了系膜基质合成。以上均参与了肾小球硬化过程,在慢性肾脏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肾脏 系膜细胞 慢性肾脏病
  • 简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我国糖尿患病人群大幅增加。2021年来自国际糖尿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患者人数超1.4亿,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患者,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糖尿患病人数第一位的大国。研究发现,年龄≥40岁,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有糖尿家族史等都是糖尿的高危因素。糖尿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2型糖尿总体患病率已上升至14.92%,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