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碳酸二(DMC)是一种具有多种反应功能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及聚碳酸等的生产,在国外被誉为绿色化学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要求的日趋严格,硫酸二、光气、氯甲酸、氯甲烷等化学品将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淘汰。DMC化学结构中含有甲基、羧基和氧羰基,在化学合成反应中可以起到上述化学品的功能,仅代替上述产品的市场份额就已相当可观。而且DMC通过了非毒性化学器的注册登记,这为DMC在医药、光电子材料以及其它特殊应用领域打开了通道。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生产 市场分析 酯交换法 甲醇碳化氧化法
  • 简介: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当今化学工业的主要方向。碳酸二作为一种绿色无毒环保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综述了碳酸二的非光气法合成工艺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尿素醇解法和CO2直接法4种工艺的原理、特点,并对各合成工艺的优缺点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生产工艺 酯交换法 氧化羰基化 尿素醇解 CO2直接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应用卡前列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静脉注射催产素,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结束时给予1mg的卡前列栓,于舌下含服。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第三产程以及产后的2小时之内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7%,同期对照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栓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中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能显著减少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同时改善产后不良症状,因此该预防措施适合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产妇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栓对预防和降低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本院在2017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中选取30名,按照分娩顺序的不同完成分组,对照组的前15名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使用宫缩素,观察组的后15名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栓,对比分析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h、24h内的出血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热、胃肠道反应、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未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产妇中有6名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结论:当前阶段在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栓能够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预防,同时也能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分娩 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油酸属于一种高级不饱和脂肪,实际应用当中,其对各类产品自身使用性能及其安全技术各项指标均有着一定提高作用;还可作为生物柴油当中重要组分,促使柴油发动机降低对于石化产品所产生依赖,对资源优化所起到作用较为突出。伴随油酸需求量不断增加,为高质量地制备油酸,本文主要探讨油酸的合成反应当中热力学基本性质,仅供业内参考。

  • 标签: []油酸甲酯 热力学 合成反应 性质
  • 简介:目的建立藏药螃蟹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的HPLC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控制螃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94),HAe调pH=4.50,流速0.8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34nm。结果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浓度在0.787~14.7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21%(RSO=1.68%)。螃蟹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平均含量为(0.62±0.19)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螃蟹药材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螃蟹甲 HPLC 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张某,男,45岁,工人,因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住市级某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内服吡磺环已脲(Glipiidu,商品名:灭糖尿片),银可络,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片,服药第三日患者觉咽痒不适,继之刺激性干咳,以夜间为甚。查,患者无发热,盗汗,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腺无肿大,双肺听诊及胸透正常,

  • 标签: 卡托普利 巯甲丙 刺激性 倍他乐克片 过敏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比较了3种丙烯/丙烯共聚物的分散性,发现丙烯(BA)/丙烯(AA)共聚物的分散性能最好。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丙烯/丙烯共聚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合成的共聚物的最佳使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BA与从质量比为0.6:1、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用量(质量分数)均为3%、反应温度70℃的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最佳分散性能。丙烯/丙烯共聚物在乙醇中的分散性优于在水中的分散性,在乙醇和水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和1.4%时,可获得最佳分散效果。

  • 标签: 分散剂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 分散介质 粉体
  • 简介:在一硫酸氢钠催化下由柠檬和正丁醇合成了柠檬正丁。当柠檬、正丁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25:11:1,在150℃温度下,回流4h时,酯化率达93.3%。

  • 标签: 硫酸氢钠 柠酸正丁酸 催化 合成 酯化率 测定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藻钠(PSS)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病例49例为治疗组,给予藻钠治疗;选择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主治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藻钠治疗脑梗死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藻钠治疗脑梗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

  • 标签: 藻酸双酯钠 治疗 脑梗死
  • 简介:以芋艿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以辛烯基琥珀淀粉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芋艿淀粉浓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辛烯基琥珀淀粉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淀粉质量分数40%、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2.0%芋艿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辛烯基琥珀芋艿淀粉颗粒结构发生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82.15℃。红外光谱图中1710~1740cm-1,1550~1610cm-1区间分别出现羰基(C=0)伸缩振动吸收和RC00-特征吸收.可断定辛烯基琥珀与淀粉酯化生成辛烯基琥珀淀粉

  • 标签: 芋艿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正交试验 特性
  • 简介:邻苯二甲酸(phthalateesters,PAEs)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类增塑剂,用以增加高聚物的可塑性。PAEs通过范德华力同高聚物结合,易逸出基体,其具有致畸和致突变性,故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AEs污染已引起公众特别关注,多种关于PAEs环境行为和毒理性研究为控制其污染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毒性 环境行为
  • 简介:摘要诺福韦(tenofovirDF)是一种替诺福韦的口服前药,是一种核酸类似物,对HIV-1、HIV-2和乙肝病毒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替诺福韦被吸收后将很快地转化为替诺福韦,在细胞内很快地合成替诺福韦二磷酸代谢物,而竞争性地抑制HIV-1逆转录酶,从而阻止了病毒DNA链的合成。

  • 标签: 替诺福韦酯 HIV-1 HIV-2 HIV-1逆转录酶
  • 简介:辐射输运研究是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类实验中需要研究辐射输运沿柱腔内填充的聚合物泡沫材料的传输问题。多元丙烯聚合物泡沫适用于ICF柱腔靶填充泡沫,并且可以直接在柱腔或各种形状的靶中成型,无须后续的精密加工过程,消除了泡沫柱与柱腔之间的装配误差。

  • 标签: 辐射输运 惯性约束聚变 聚合物泡沫材料 丙烯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