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区获得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006年本科诊治支气管扩张并CAP患者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获得肺炎病人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探讨社区获得肺炎病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2~12月90例急诊社区获得肺炎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一肺炎诊断18例,有基础病或并发症72例;患者治愈率60.0%,好转率27.8%,病死率12.2%。检出病原体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50.4%,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19.7%,肺炎支原体占7.6%,真菌占15.4%,巨细胞病毒占6.9%;共培养出致病微生物17种,包括78株细菌和12株真菌,其中G+球菌23株(19.7%),G-杆菌59株(50.4%)。结论社区获得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肺炎支原体、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对传统第一线抗生素耐药多,敏感的多为合成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莫西沙星和泰能显示较高的药物敏感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有效、合理地用药,尽早明确致病微生物,一旦致病微生物明确,马上针对性药物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社区获得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社区获得肺炎住院病人3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85例,对照组175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经验性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速度30~60滴/分,每天一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7%,对照组有效率83.4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肺炎效果确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院的7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和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中,患者对两者的耐受较好,安全性相当。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82例CAP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2例,莫西沙西0.4g/d,对照组40例,五水头孢唑啉2.0bid/d,联合左氧氟沙星0.2/d,疗程为7-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87.5%,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1.8,3.6天,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50%)分别为7.1,11.2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发生率均别为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社区获得肺炎疾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采取莫西沙星对于该疾病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中患有社区获得肺炎的 100 名病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将病人按照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有 50 人。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这 100 名病人中的对照自病人采取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盐酸左氧氟沙星,另外的研究组病人则采取的是在常规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结合 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78% ,而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2% 。结论,针对于临床上治疗 社区获得肺炎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在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结合 莫西沙星,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及时的恢复病人的身体体征,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社区获得肺炎的 CT 影像特点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46 例 85 岁以上社区获得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分布、密度、范围等 CT 表现多种多样,多合并胸腔积液,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多数能吸收好转。结论 肺CT检查是诊断高龄老人社区获得肺炎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龄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X 线计算机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炎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2年4月选取社会获得肺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更快,相比对照组有极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PCT以及WBC炎性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均得到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获得肺炎患者实施莫西沙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性指标,因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多病原检测在社区获得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参与本次研究的社区儿童为研究对象120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病原检测,为所有儿童实施多病原检测,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及单一感染患儿细菌、病毒及真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单一病原体感染患儿3.92%,以细菌及病毒感染率占比最高(P<0.05),混合感染患儿占比为1.92%,以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细菌混合感染占比最高(P<0.05)。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细胞菌为主要检出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要病毒,真菌包括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细菌及病毒为社区获得肺炎儿童主要检出病原,其中,肺炎支原体占据重要地位。

  • 标签: 病原菌检测 社区获得性肺炎 单一病原体感染 混合病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月—12月之间我院门诊治疗的CAP患者80例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在其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0例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均治疗7d。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更高一些,可达95.0%,对照组较低,为77.5%,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大,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AP患者进行治疗时,左氧氟沙星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符合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成人社区获得肺炎(CAP)处理指南推荐标准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COVID-19)和重症社区获得肺炎(sCA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三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6例sCOVID-19患者和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收治的135例sCAP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诊断及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及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预后及结局。比较sCOVID-19与sCAP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二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sCOVID-19与sCAP患者的28 d病死率分别为50.9%(59/116)和37.0%(50/135);sCOVID-19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250 mmHg(1 mmHg≈0.133 kPa)的比例显著高于sCAP患者〔62.1%(72/116)比34.8%(47/135),P<0.01〕,可能的原因是sCOVID-19患者双肺多发肺叶浸润的比例明显高于sCAP患者〔94.0%(109/116)比40.0%(54/135),P<0.01〕,但sCOVID-19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却低于sCAP患者〔45.7%(53/116)比60.0%(81/135),P<0.05〕。进一步分析与患者死亡相关的临床指标发现,对于sCOVID-19患者,PaO2/FiO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比例(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Ca2+、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接受机械通气、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及液体复苏的比例也较存活组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需要机械通气、NLR>10、TBil>10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250 U/L是sCOVID-19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sCAP患者,年龄、BUN、ALB、血糖(GLU)、Ca2+及D-二聚体等指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方面未见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7.14 mmol/L,ALB<30 g/L是sCAP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sCOVID-19患者的氧合功能较sCAP患者更差,可能是由于病变累及双肺的比例高导致。sCOVID-19和sCAP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存在差别的指标相类似,提示两种疾病对肾功能、营养状态以及凝血功能等影响具有相似性;但两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仍存在差异,考虑sCOVID-19对肺的氧合功能、炎症瀑布反应、肝功能影响更大,而sCAP对肾功能、营养状态影响更大。

  • 标签: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序贯疗法结合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肺炎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社区获得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疗法结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肺炎老年患者采用序贯法结合莫西沙星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关键词社区获得肺炎;序贯疗法;莫西沙星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0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在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收治的80例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莫西沙星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在社区获得肺炎(communityacguiredpneumonia,CAP)老年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8例老年CA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并选取老年健康人群1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PCT浓度,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C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CAP患者血清中PCT随着CAP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老年CA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老年CAP的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 降钙素原 社区获得性肺炎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社区获得肺炎采用维生素D进行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社区获得肺炎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使用骨化三醇进行辅助治疗实验组(n=40),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前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维生素D辅助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维生素D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