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DECT)增强图像的线图预测早期声门型喉癌(EGC)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DECT资料。共入组178例患者,男162例、女16例,年龄44~86(62±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资料,分为复发组(n=32)和无复发组(n=146)。2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和碘图定量参数虚拟平扫CT值、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SIC)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用X-tile软件进行2组间定量资料生存相关截断值的筛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将有差异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分析,绘制预测1、2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线图。用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DECT参数及T分期的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有效性。结果患者随访时间2~6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3个月。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肿瘤T分期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9.21,P=0.002)。X-tile软件获得相关定量参数预后截断值为SIC动脉期=0.28、SIC静脉期=0.8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10.74、15.50、17.97,P=0.001、<0.001、<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SIC动脉期、SIC静脉期为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为2.271、3.552、3.266,P=0.026、<0.001、0.003)。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785,高于单独使用T分期模型的C指数(0.622)。校准曲线显示样本的实际和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线图模型比T分期模型的临床获益高。结论基于术前T分期及DECT碘图定量参数SIC动脉期和SIC静脉期构建的线图可以有效预测EG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

  • 标签: 喉肿瘤 复发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55~65岁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该人群下尿路症状线图模型,协助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人群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方法横断面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798例55~65岁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该人群下尿路症状相关基础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该人群下尿路症状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在798例被调查的55~65岁中老年女性中,下尿路症状患病率为81.08%(647例),尿路感染占比21.48%(139例);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阴道分娩、盆底Ⅱ类纤维肌力、盆腹协调性、心理健康评分为55~65岁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99、2.681、0.895、0.658、1.057,P=0.010、0.030、0.040、0.010、0.038);并利用这5个风险预测指标构建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51,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9%、58.9%,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患病概率基本相同。结论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55~65岁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该人群线图风险模型,经验证该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准确、有效地预测55~65岁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发生的风险,从而协助临床医师筛选高风险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55~65岁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危险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1例41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二甲双胍、格美脲、西格汀和阿卡波糖,因血糖升高调整降糖方案为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并予度拉糖肽1.5 mg皮下注射、1次/周。每次应用度拉糖肽后患者均出现严重厌食,但可耐受,未干预。第1次注射度拉糖肽3 d后加用恩格5 mg、1次/d,次日调整为10 mg、1次/d。第4次注射度拉糖肽次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示血糖20.0 mmol/L、动脉血pH 7.22、尿酮体(+++)、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考虑应用度拉糖肽后严重厌食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与恩格净并用导致DKA。停用2药,并予对症治疗5 d,实验室检查:午餐后血糖10.1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阴性,尿pH 5.5。加用恩格净(5 mg、1次/d),4 d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23.2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尿pH 5.0。患者坚持出院,出院后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恩格净降糖。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DKA相关症状。

  • 标签: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药物协同作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恩格列净 度拉糖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直方图的影像组特征构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预后的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8例LGG患者的DKI资料。经DKE软件处理获得直方图参数特征,并经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最佳影像特征后计算DKI评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LGG预后密切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此建立预测LGG预后的线图。应用Delong检验比较临床变量模型和线图模型差异,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年龄、WHO分级、脑叶位置、肿瘤部位、术后放疗与否、DKI评分是LGG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38(95% CI:0.816~0.860),预测LGG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3,明显大于基于临床变量的模型的0.745(Z=-3.42, P=0.005)。DCA显示线图模型的净收益优于临床变量模型。校准曲线提示在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DKI直方图的线图模型可直观全面地预测LGG患者预后,为临床个性化评估患者生存预后提供有力工具。

  • 标签: 低级别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直方图分析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使用达格净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搜集达格净合并心力衰竭疗效的文献,将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检索中,阅读和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病理特征,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器官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口服给药时如果单一降糖药物的疗效不佳,可应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达格净是近年新上市的一种降糖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常将达格净与其他类降糖药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本文针对达格净与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酮等降糖药物联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综述,为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 标签: 达格列净 联合用药 糖尿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采用瑞格奈加胰岛素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3月初至2021年2月末,对120例2型糖尿病开展治疗,组别分配采用随机方式,常规组使用胰岛素,实验组使用瑞格奈+胰岛素,疗效汇总。结果:患者血糖指标统计,实验组在治疗后指标项数据下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发生率汇总,实验组、常规组基本一致(P>0.05)。结论:瑞格奈、胰岛素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具备显著治疗作用,可使患者血糖保持稳定,抑制疾病并发症发病,效果极佳。

  • 标签: 瑞格列奈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针对糖尿病肾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厄贝沙坦以及恩格净,分析两种药物联合进行运用存在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88例病例,所有病例全部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随机进行均分,44例为一组,A组使用厄贝沙坦,B组额外使用恩格净,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存在的效果。  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糖尿病肾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厄贝沙坦和恩格净可以产生良好的血压调节效果。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恩格列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达格净的临床实际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整群纳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共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78例纳入病例予以随机分组。纳390例病人于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纳入39例病人于观察组(予以达格净治疗)。统计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肾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纳入观察组的39例病人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Cr、BUN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更低的数据显示;该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较居更低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病人施以达格净,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肾功能,安全度高,可在临床上给予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达格列净 肾功能
  • 简介:摘要:骨性Ⅰ类或轻度骨性不调伴牙拥挤的成年患者,可以通过拔除智齿后远中移动牙获得空间排齐上下牙,维持原有侧貌。但上下颌磨牙同时远中移动仍是目前矫治的难点。本病例借助微种植体支抗,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微种植支抗钉 无托槽隐形矫治 远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达格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录取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试验样本: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分组:抽签即可;传统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达格净:实验组;对患者临床疗效、血糖变化情况统计。结果:入组前,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无数据比较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例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餐后60分钟血糖评估分数较优,对照组资料的评分数据较差,具有明显的数据比较差异,临床有效率对照组差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达格净对症治疗有效改善其临床有效率,推动患者生存质量上升,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达格列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主要介绍连铸机弧形段排蒸风机的作用及重要性,从生产物流和生产安全角度阐述连铸区域弧形段排蒸风机G29.5米管道漏水所造成的影响,分析漏水原因并将其改善。

  • 标签:   连铸机 弧形段 风机结构 排蒸风机 漏水 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究达格净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针对观察组实施达格净联合用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通过达格净联合用药模式,这样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这种联合用药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达格列净联合用药 糖尿病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格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阿卡波糖)和干预组(50例,使用沙格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进行药物治疗时,使用沙格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格汀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提供甘精胰岛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药物阿卡波糖,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药物西格汀,对比三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后,三组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低于研究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高于对照组(3.1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研究组(21.88%);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结论:西格汀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西格列汀 老年糖尿病 应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T1JP靶向微小RNA(miR)-18a-5p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细胞生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MT1JP和miR-18a-5p表达水平。采用对照慢病毒和lncRNA MT1JP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建立lncRNA组和MT1JP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采用划痕实验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 MT1JP的靶基因。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lncRNA MT1JP表达水平(1.00±0.17)明显高于肺癌组织lncRNA MT1JP表达水平(0.37±0.18),差异有统计意义(t=21.330,P<0.05)。癌旁组织miR-18a-5p表达水平 (1.08±0.18)明显低于肺癌组织lncRNA MT1JP表达水平(2.23±0.20),差异有统计意义(t=36.040,P<0.05)。lncRNA组细胞活力(1.67±0.09)和细胞EdU染色阳性率[(61.83±4.88)%]明显高于MT1JP组细胞活力(1.10±0.05)和细胞EdU染色阳性率[(33.17±3.31)%],差异有统计意义(t=12.940、10.760,P<0.05)。miR-NC组细胞活力(1.63±0.06)和EdU染色阳性率[(61.33±4.46)%]明显高于miR-18a-5p沉默组细胞活力(1.14±0.09)和和EdU染色阳性率[(33.00±4.73)%],差异有统计意义(t=10.760、10.680,P<0.05)。lncRN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70.22±3.41)%]和侵袭数量[(111.83±10.09)个]明显高于MT1JP组[(35.42±3.82)%]和侵袭数量[(64.17±7.81)个],差异有统计意义(t=16.620、9.153,P<0.05)。miR-NC组划痕愈合率[(73.72±3.82)%]和侵袭数量[(117.33±7.79)个]明显高于miR-18a-5p沉默组[(43.40±4.70)%]和侵袭数量[(56.67±10.29)个],差异有统计意义(t=10.540、11.520,P<0.05)。结论lncRNA MT1J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通过靶向miR-18a-5p,进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过程。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MT1JP 微小RNA-18a-5p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体现在师生间的良好交互,是要将学生主体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深度融贯。而这一点,与“学案导”教学模式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课堂主动权的“回归”,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阐明学案导的教学优势,利用学案导带动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构建路径提出一点建议。

  • 标签: 初中数学 学案导学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