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髓源抑制细胞(MDSC)为一群异质细胞的统称,其中包括有处于各种分化状态的未成熟粒细胞、骨髓祖细胞、树突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该细胞具备参与免疫逃逸、免疫耐受以及抑制T细胞应答等功能。调节T细胞(Treg)主要来源是胸腺CD4+细胞亚群,可于移植排斥反应控制以及自身免疫稳态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MDSC Treg 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
  • 简介:由表示CD52CD4T房间的T房间规定看起来操作由二不同并且可能synergistic机制。第一由它从表示那然后绑在由损害T房间受体的phosphorylation稀释受动器T房间激活的酸绑定的像免疫球蛋白的lectins-10(Siglec-10)受体联系了的禁止的sialic的CD52的高水平的CD4T房间的房间表面的版本lck和zap-70。第二机制看起来由由被导致他们的扩大的二原子价的anti-CD52抗体模仿的迄今为止未辩别出的内长的ligand的CD52分子的crosslinkage。

  • 标签: T细胞活化 CD4 免疫调节 T细胞受体 协同机制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e syndrome,MDS)-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及难治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ple dysplasia,RCMD)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表达水平,评估环孢素对MDS患者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5例MDS-RA及RCMD患者(MDS组)和13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标本CD4+CD25+FOXP3+Treg与IL-10表达水平,检测MDS-RA及RCMD患者在应用以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及MDS组治疗有效及无效的CD4+CD25+FOXP3+Treg与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全部25例患者中,13例(52%)有效,12例(48%)无效。MDS组CD4+CD25+FOXP3+ Treg占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37±0.10)%与(0.12±0.06)%,t=2.02,P<0.001]。MDS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16±1.27) μg/L与(2.75±1.06 ) μg/L ,t=2.03,P<0.001]。MDS治疗有效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低于无效组[(0.15±0.06)%与(0.26±0.08)%,t=1.71,P<0.001],有效组IL-10水平低于无效组[(3.22±1.01) μg/L与(4.25±1.22) μg/L ,t=2.06,P= 0.030]。25例MDS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比例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P= 0.02)。结论MDS患者存在CD4+CD25+FOXP3+Treg细胞与IL-10的表达升高,环孢素治疗后降低。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4+CD25+FOXP3+Treg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CD19+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年龄段划分为0~3岁、4~7岁、≥8岁,急性期接受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其中185例MPP患儿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117例MPP普通组和68例MPP重症组,另外选取69例非MPP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患儿外周血DNT、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CD19+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析不同年龄段DNT水平。结果1.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1.527(1.059,2.348)×109/L]、CD4+[0.771(0.559,1.206)×109/L]、CD8+[0.528(0.343,0.773)×109/L]、CD4+/CD8+[1.570(1.130,1.945)]、CD19+ [0.455(0.285,0.771)×109/L]、DNT[0.168(0.095,0.294)×109/L]均低于对照组[2.116(1.506,3.728)×109/L、1.170(0.685,2.114)×109/L、0.696(0.414,1.226)×109/L、1.780(1.230,2.210)、0.694(0.483,1.343)×109/L、0.235(0.134,0.39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MPP普通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1.704(1.215,2.566)×109/L]、CD4+[0.855(0.628,1.267)×109/L]、CD8+[0.582(0.378,0.843)×109/L]、NK[0.269(0.176,0.417)×109/L]、CD19+[0.461(0.317,0.808)×109/L]、DNT[0.180(0.117,0.306)×109/L]均明显高于MPP重症组[1.369(0.831,1.760)×109/L、0.676(0.433,0.924)×109/L、0.495(0.292,0.699)×109/L、0.196(0.112,0.380)×109/L、0.391(0.181,0.730)×109/L、0.143(0.071,0.26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急性期,观察组外周血DNT与相同年龄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0~3岁组外周血DNT[0.230(0.125,0.364)×109/L]高于4~7岁组[0.143(0.085,0.233)×109/L]和≥8岁组[0.144(0.078,0.271)×109/L],且在0~3岁组病情越重,指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期,MPP患儿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显著。外周血DN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降低,且病情越重,指标越低。小年龄患儿DNT绝对计数较高。监测外周血DNT对评估MPP免疫功能状态或病情可能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以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T细胞参与了AIT的发生发展。微量元素硒水平与AIT密切相关,并且可以调控调节T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本文就硒对AIT中调节T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调节T细胞CD4^+CD127^-Treg)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13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尿毒症组和肾移植组CD4^+细胞CD4^+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肾移植组CD4^+CD25^+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反应增强。

  • 标签: 尿毒症 肾移植 CD4^+CD127^-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移植疗法可有效恢复胰岛功能,但存在术后排异等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调节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移植治疗后的免疫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调节T细胞为干预靶点的疗法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1型糖尿病中减轻(消除)自身免疫,以延缓疾病进展或逆转疾病进程;应用于1型糖尿病移植治疗后,则可缓解乃至消除术后的排异反应。该策略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缓解开辟了新的思路。

  • 标签: 1型糖尿病 调节性T细胞 防治 逆转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对调节T细胞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住院治疗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反映术后恢复情况的各项指标及调节T细胞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CD4+、CD4+/CD8+水平术后3d、术后7d较术后1d逐渐升高,术后7d接近术前水平,而对照组CD4+、CD4+/CD8+术后3d、术后7d与术后1d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变化,且分别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时间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5.0%vs30.0%,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通过对患者调节T细胞的检测,证实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调节性T细胞 并发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调节T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56例(肺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对照组),均抽取外周血液样本及胸腔积液样本,分析其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TNMI+II期外周血CD4+/CD8+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0.05);肺癌组III期及IV期外周血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肺癌TNMI+II期、III期及IV期CD25+CD4/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肺癌组(合并胸腔积液)外周血及胸腔积液CD3+、CD4+、CD4+/CD8+、CD4+CD25+/CD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CD4+CD25+/CD4+细胞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病情进展有关。

  • 标签: 肺癌 外周血 胸腔积液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中PD-L1表达和调节T细胞浸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52例肺癌患者。抽取标本后,放入中性福尔马林浸泡,低温石蜡包埋,6um厚度连续切片,放入PD-L1抗体和Foxp3,放置到正确环境中进行保存。结果NSCLC组织中PD-L1表达强度与Foxp3+Treg细胞浸润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肿瘤组织中PD-L1的强度越高,Foxp3+Treg浸润数量越多。结论肺癌微环境中PD-L1表达和Treg浸润有所联系,肺癌患者根据PD-L1信号阴道Treg数量升高,这可能是肺癌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

  • 标签: PD-L1表达 肺癌 调节性T细胞浸润
  • 简介: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功能状态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为揭示外伤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面神经轴切损伤模型小鼠,分别于损伤后3天、2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lymphnode,MLN)、术侧颈部引流淋巴结(cervicaldraininglymphnode,CDLN)细胞,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后3天,面神经损伤组颈部引流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相应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P=0.0457);而神经损伤组、手术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差异无显著(P值分别为0.2817、0.2724)。面神经轴切损伤后2周,神经损伤组CD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神经损伤组M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出现上调,与相应对照组及术后3天时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P值分别为0.0082、0.0133)。结论面神经轴切损伤3天、2周时,颈部引流淋巴结存在T细胞活化并上调;在2周时。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低水平的T细胞活化。提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伴随着一个局部免疫应答向全身免疫应答转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协调控制免疫应答的规模与方向。

  • 标签: 面神经 T细胞 CD69 损伤 神经免疫
  • 简介:目的寻找能调节T细胞功能的相关分子,进行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方法从BALB/c小鼠骨髓中收集树突状细胞,免疫Wistar大鼠,进行细胞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系。筛选得到很多株能调节T细胞功能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一株最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其目标分子是CD45,同时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该抗体能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结论抗CD45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有望将本抗体用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预防及治疗中。

  • 标签: CD45 单克隆抗体 抑制 T细胞增殖 树突状细胞 小鼠
  • 简介:摘要:牛膝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根据产地不同,分为怀牛膝和川牛膝,怀牛膝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等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等功效。ABPS是从牛膝中分离提取出的一种小分子水溶性多糖化合物,根据提取物结构的不同,分为怀牛膝多糖和川牛膝多糖,且两种提取物的作用并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分子量小、可注射用药、药源广泛等优点。本文围绕牛膝多糖对CD4~+T细胞的诱导和分化作用展开研究。

  • 标签: 牛膝多糖 CD4~+T细胞 诱导和分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县疾控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573名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3名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最大值为1468个/ul,最低值为8/ul,平均值为298.42±171.85个/ul;其中,不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了解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HIV CD4+T淋巴细胞 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2毒素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细胞因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44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 ~ 2日龄SPF级Wistar乳鼠2只制备原代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进行软骨细胞鉴定,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T-2毒素(0、2、4、6、10、12、20 ng/ml)染毒24、48、72 h对软骨细胞的毒性作用,根据细胞存活率确定终浓度为0(对照)、2、4、6、8 ng/ml的T-2毒素作用48 h为后续实验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D44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相同作用时间下,不同剂量组间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30.759、258.250、123.337,P均< 0.01)。作用48 h,不同剂量T-2毒素组软骨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TNF-α、CD44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0.613、4.805、2.943、12.395,P < 0.01或< 0.05)。其中,2、4、6、8 ng/ml组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6、8 ng/ml组IL-1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2 ng/ml组,且6 ng/ml组明显高于4 ng/ml组(P均< 0.05);6、8 ng/ml组TN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2、4、6、8 ng/ml组CD4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作用48 h,不同剂量T-2毒素组软骨细胞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4.635、4.376,P均< 0.05)。其中,6、8 ng/ml组整合素α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整合素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T-2毒素可能通过上调IL-6、IL-1β和整合素β1的表达,同时下调TNF-α、CD44和整合素α5的表达,破坏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平衡,造成软骨细胞损伤。

  • 标签: 软骨细胞 T-2毒素 炎性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44 整合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蛋白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在AIT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及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39例AITL患者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诊断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及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患者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00、ICOS、CD10、程序死亡受体1(PD-1)、bcl-6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D200、ICOS蛋白与AIT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二者在AITL与PTCL-NOS、CH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39例AITL患者中CD200、ICO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9%(28/39)、61.54%(24/39);10例CHL患者中CD200弱至中等阳性7例,ICOS蛋白均为阴性;10例PTCL-NOS患者中,CD200阳性4例,ICOS蛋白阳性1例;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ICOS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CD200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11;χ2=3.551,P=0.06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4分的AITL患者CD200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IPI评分0~2分患者(均P<0.05);LDH升高及PD-1阳性AITL患者ICOS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PD-1阴性患者(均P<0.05)。CD200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总生存(OS)率(4.2%比66.7%)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5.3%比77.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OS蛋白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OS率(15.3%比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间3年PFS率(18.6%比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200(HR=0.076,95% CI 1.555~79.497,P=0.001)、结外是否受累(HR=11.117,95% CI 1.555~79.497,P=0.016)、LDH(HR=2.147,95% CI 0.844~5.459,P=0.109)是AITL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CD200(HR=0.075,95% CI 0.016~0.357,P=0.001)、LDH(HR=2.335,95% CI 0.929~5.870,P=0.071)是AITL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D200和ICOS可以作为AITL辅助诊断的指标,ICOS蛋白有助于AITL与CHL、PTCL-NOS的鉴别。CD200可以作为判断AITL患者预后和病情恶化的指标。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抗原,CD200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预后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死亡因子-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D3+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53例和行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非恶性肺部疾病患者28例。描述分析NSCLC患者一般特征,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淋巴结组织CD3+T细胞中PD-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癌灶病理特征的相关。结果鳞癌和腺癌患者CD3+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分别为19.23%±5.12%、19.58%±5.24%,高于非恶性肺部疾病患者的7.53%±3.42%,P<0.05。53例NSCLC患者中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者CD3+T细胞中PD-1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3+T细胞中PD-1表达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947、1.025、1.214,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CD3+T细胞表面PD-1呈高表达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PD-1可作为NSCLC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指标。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因子-1 非小细胞肺癌 CD3+T细胞 病理特征 流式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CD3+T细胞浸润的情况,分析两者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分析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结果C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0%(28/40),正常皮肤组织中Livin无表达。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3+T细胞数量较少,为8.70±2.25,40例CSCC中为21.87±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ivin蛋白表达和CD3+T细胞的数量均与CSCC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二者之间无相关(r=0.015,P=0.926)。结论Livin蛋白可以作为判断CS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CD3+T细胞亦可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和生物学行为,并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LIVIN CD3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辅助T细胞17(Th17)、调节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相关。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120例(胆囊炎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HMGB1、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Th17和Treg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胆囊炎组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胆囊炎组HMGB1和Th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9.84 ± 0.82)μg/L比(4.12 ± 0.75)μg/L、(4.02 ± 0.31)%比(1.53 ± 0.24)%、(3.16 ± 0.65)%比(6.17 ± 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炎组IL-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37.46 ± 4.73)ng/L比(18.52 ± 4.32)ng/L、(4.32 ± 0.64)μg/L比(6.84 ± 0.6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Th17(r=0.564)、IL-17(r=0.602)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Treg(r=- 0.518)、TGF-β(r=- 0.563)水平呈负相关(P<0.01)。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治疗后HMGB1、Th17、IL-17水平降低,Treg、TGF-β水平升高[(4.76 ± 0.75)μg/L比(9.84 ± 0.82)μg/L、(1.82 ± 0.24)%比(4.02 ± 0.31)%、(16.27 ± 4.28)ng/L比(37.46 ± 4.73)ng/L、(5.58 ± 0.73)%比(3.16 ± 0.65)%、(5.23 ± 0.55)μg/L比(4.32 ± 0.6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升高,Th17/Treg平衡失调,检测HMGB1、Th17和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胆囊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