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以及合并感染患者菌株类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感染组,体质指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0.74%(11/27)比8.37%(21/251),37.04%(10/27)比42.63%(107/251),59.26%(16/27)比15.94%(40/251),48.15%(13/27)比15.94%(40/25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行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6.32%)、表皮葡萄球菌(21.05%)和粪肠球菌(15.79%);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大肠埃希菌(7.90%)、阴沟肠杆菌(7.90%)和鲍曼不动杆菌(5.26%)。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均较高。
出处 《健康世界》 2021年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3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