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G-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以G-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结果。方法:对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的20例患者(研究组)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20例患者(对照组)药敏结果与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革兰阳性占比为25.00%,,革兰阴性占比75.00%;对照组革兰阳性占比为30.00%,革兰阴性占比70.00%。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者的革兰阳性构成比要低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者,其真菌构成比要高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者。与此同时,研究组的革兰阴性对于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噻肟的与革兰阳性对于庆大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结果。方法:调阅我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阳性病原占比最高的为克雷伯氏属、假单胞属和真菌,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属占比32.6%,X2=15.36,P<0.05。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其中克雷伯氏属和假单胞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结核药。

  • 标签: []  肺结核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医院病原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58例病原感染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微生物分析仪对这458例患者的感染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了解感染多重耐药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共计检测出458株细菌,其中有187株多重耐药,标本类型为体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尿液,占比分别为36.46%、12.23%、24.45%、26.86%;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有CREC、CRKP、CRPA、CRAB、MRSA,占比分别为19.43%、10.26%、6.33%、0.87%、3.93%。在革兰氏阴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感染的病菌。这些细菌主要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病原的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尽可能避免多重耐药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尿路感染病原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尿路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病原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3362例病原中革兰阴性2208株(65.7%),革兰阳性813株(24.2%),真菌341株(10.1%)。其中以大肠埃希为主要病原。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高度敏感。革兰阳性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我院尿路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为大肠埃希和屎肠球菌,应动态监测各类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院内病原茵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142株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1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株,占62.68%,以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奇异变形杆菌居多;革兰阳性53株,占37.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特别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对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哌酮耐药率达100%,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肺炎克雷伯茵对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均超过50%;铜绿假单胞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6.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8.3%;奇异变形杆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较低,但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也达到了50%。革兰阳性中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很高,金葡茵为97.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100%、粪肠球菌为7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5%、66.7%、75%;苹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结论细菌多重耐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感染患者病原茵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减少抗茵药物滥用、降低病原茵耐药性、提高患者治愈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医院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病原分布情况,并分析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相关因素,为本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7例肺结核院内感染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对所选标本进行病原培养并进行耐药性测试,分析肺结核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及多重耐药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血液较少。17例肺结核院内感染患者共培养出21珠细菌,其中革兰阴性18株,占85.7%;革兰阳性3株,占14.3%。革兰阴性对氨苄西林(AM)、头孢唑林(CZ)、哇诺酮类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革兰阳性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氨苄西林等产生了多重耐药。基础疾病、年龄大于80岁者、侵入性操作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肺结核院内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感染为主,且不同类型的病原对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性,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肺结核 院内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分布。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以及合并感染患者菌株类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分布。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感染组,体质指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0.74%(11/27)比8.37%(21/251),37.04%(10/27)比42.63%(107/251),59.26%(16/27)比15.94%(40/251),48.15%(13/27)比15.94%(40/25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行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38株,其中革兰阳性中检出率较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6.32%)、表皮葡萄球菌(21.05%)和粪肠球菌(15.79%);革兰阴性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大肠埃希(7.90%)、阴沟肠杆菌(7.90%)和鲍曼不动杆菌(5.26%)。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均较高。

  • 标签: 骨科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病原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4例,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6例,采集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病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34例患者,分离病原43株,其中革兰阴性27株(占62.79%)、革兰阳性13株(占30.23%)、真菌3株(占6.98%)。经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和合并高脂血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1.343、1.236、0.535,均P>0.05);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年龄、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1、5.639、14、854、12.27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为影响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为主,肺部感染受多因素影响,为预防肺部感染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标签: 结核,肺 肺部感染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年龄 糖尿病 侵入性操作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检验科分离出的主要病原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为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全年检验科收检的1502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结果1502例标本中共检出菌株644株,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及真菌的株数分别为156、277、207,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的菌种对于不同的抗生素耐药程度不同。结论本院检验科分离的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病原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耐药性不断升高,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要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用药,降低细菌耐药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检验科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病原分布,为临床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AECOPD患者病原分布情况。结果190株病原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其中90.5%为革兰阴性,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9.47%为革兰阳性,最常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AECOPD患者以革兰阴性感染为主,应综合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住院史、用药史等高危因素,并结合病原分布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AECOPD 病原菌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集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标本,样本标本量为120例,将重复分离的菌株去除,一共收集100株病原,之后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布、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分布及革兰阳性杆菌的耐药率分布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病原分布:本组100株病原中,革兰阴性杆菌共64株,革兰阳性杆菌31株,真菌5株。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在对其干预时需要结合病原培养及药敏实验合理应用抗生素,这样才可以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骨髓炎(DFO)患者病原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可疑DFO患者60例,入院后行骨活检明确病理学诊断,骨培养确定病原及药敏情况。此外,取患者创面基底部组织行细菌培养,与骨培养结果做对比。结果60例患者行骨活检后确诊为DFO。在60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同时行骨培养及基底部组织培养,两者结果一致的共有24例,占53.3%。骨培养阳性率为55.0%,其中,革兰阳性16株,革兰阴性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最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6株)。骨培养阳性组中糖尿病足病程、白蛋白(ALB)、入院前抗生素使用率低于骨培养阴性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骨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肌酐(C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等较敏感;革兰阴性以大肠埃希氏为主,对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等较敏感。结论对可疑DFO患者应及时行骨活检及骨培养明确病原,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规范留取骨组织,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标签: 糖尿病足骨髓炎 骨活检 骨培养 基底部组织培养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分离病原分布。 方法:选取在2018年 2月 -2018年 11月来我院就诊的 6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革兰阳性感染26例,格兰阴性感染 27例,混合感染 9例。 Wagner分级糖尿病足分级越高,患者的单一细菌感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混合感染越来越严重。 结论:不同Wagner分级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分离病原,能够及时的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做好准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不同 Wagner分级 糖尿病足 分离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科分离主要病原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临床检验科受检的1565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主要病原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对1565份标本进行检查后,检出菌株数量为70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做多为502株,革兰阳性杆菌为37株,真菌为168株。不同病原的耐药性各不相同。结论通过检验科分离的主要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耐药性逐渐增高,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提前对细菌的耐药性与药敏性进行分析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科 主要病原菌 耐药性 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中的病原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126例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6例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主要的生殖系统感染疾病为支原体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淋病、梅毒等,引起患者疾病的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光滑念珠、热带念珠、支原体、衣原体等,药敏试验发现,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作用明显、咪康唑、酮康唑对白色念珠效果差,耐药性明显,同样在光滑念珠、热带念珠中均出现了对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等药物的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在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中,主要的生殖系统感染疾病为支原体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主要病原是白色念珠、光滑念珠、支原体、衣原体,病原对咪康唑、酮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医生应提高对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认识,减少群耐药,提高患者治愈率。

  • 标签: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26例慢性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最低抑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326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69株,阳性率为51.8%。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28株,75.7%),其中铜绿假单胞46株(27.2%)、流感嗜血杆菌28株(16.6%)、肺炎克雷伯杆菌20株(1l.8%)、不动杆菌18株(10.7%)、肠杆菌属16株(9.5%)为主要革兰阴性病原。革兰阳性球菌占第2位(29株,17.2%).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8.9%),肺炎链球菌(9株,5.3%),肠球菌(5株,3.0%),真菌占第3位(12株,7.1%),以白色念珠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慢性支气管患者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性较高,经验用药宜选3、4代头孢或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同时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道感染 细菌 药物敏感性